天呐小说网 > 皇后不能移 > 1.第一章

1.第一章


  “各位看官且听来——”

  随着一声熟悉的开场白,热烈的掌声呼声传来,熙熙攘攘的大街都静了一瞬。

  来来往往的行人下意识的放缓了脚步,嬉闹的孩童互相拉扯着衣角跑到了窗下,坐在门前哼着小曲儿的老人也渐渐止了声,就连街上叫卖的摊贩都压低了声音。

  那是位于花桥街中央的茶楼,高大的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泼墨大字——泼茶香。

  自从一年前茶楼来了位说书人之后,花桥街就比以往更热闹了,不说茶楼内常常座无虚席,就连街边的店铺小摊都更红火了。

  这位新来的说书人是位老先生,言辞风趣幽默,哪怕是那些引经据典的古板文章,都能被他说的通俗易懂,让人拍手叫好。

  老人虽已年过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站在二楼的大堂中央,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味。

  此时醒木一拍,看众人齐齐向他看去,这才满意的笑笑,捋了把花白的长胡子,娓娓道来。

  “今日咱不谈古,只论今,却说前几日,京城发生了件大事,”说到这里,老人一摇折扇,卖起了关子,“什么大事呢?诸位且慢慢听来。”

  众人皆翘首以盼,巴巴的等着老人的下文,只有窗边坐着的小姑娘半趴在桌上,一手托腮,一手把玩着茶盏,不时地瞄一眼窗外五花八门的小摊,神情几分慵懒。

  说书的老人看了眼小姑娘,微微提高了声音:“却说前几日,京城的集文楼中传出一事,惹得陛下震怒,百姓惶然。”

  小姑娘举到唇边的茶盏微顿,慢慢坐直了身,老人笑意加深,继续道:“原是有人说当初先帝驾崩时,曾留下一份遗旨……”

  “啪——”

  小姑娘手一抖,茶盏落了地,她顾不上鲜亮裙摆上的茶渍,颤巍巍地向老人看过去。

  老人依旧不紧不慢:“这遗旨朝中无人得见,此人便怀疑,陛下是否是遵先帝旨意登上的皇位……”

  底下一片哗然,小姑娘攥着裙摆的手,紧了又紧。

  “不过——”老人拉长了调,捋一捋胡子,豪情万丈,“咱们陛下英明神武,当场言明,找到遗旨后,当昭告天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在茶楼的一片欢呼声中,小姑娘提着裙摆飞奔下楼,急慌慌的在人群中穿梭而过,惹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哎!小姐?”正在小摊前挑挑捡捡的小丫头连忙丢下手中香囊,急急追了上去。

  身后的小贩来不及拉住她,扯着嗓子喊:“钟姑娘!这香囊你还要不要?”

  热闹的人流中,隐隐传来钟灵微喘气的声音:“要!你先帮我留着!”

  “哎!好嘞!”小贩将做工精细的香囊妥帖收好,继续提声叫卖着。

  楼上的说书人还在继续,抑扬顿挫的夸赞着当今年轻有为的天子,听的人热血沸腾,不绝于耳的欢呼声传出茶楼,与热闹的花桥街相融……

  那是离花桥街不远的一条小巷,却是与花桥街完全不同的静谧。

  宁潼气喘吁吁的跑进巷子,推开自家院门,拿起石桌上的水壶就往嘴里灌,咕嘟咕嘟浇灭了胸腔里火辣辣的热意。

  凉茶顺着嘴角流下,很快打湿了一小片衣襟,她甚至顾不上擦一下,便喘着气风风火火的冲进祖父房里,手忙脚乱的开始翻上翻下,嘴里不住的喃喃:“阿潼要完了,祖父,遗旨到底藏在哪里啊……”

  说到遗旨,就要从她祖父宁修珏说起了。

  当年,宁修珏未曾及冠便在科举中得了一甲头名,御赐状元。

  遂凭着惊人的学识和谦和的为人得了先帝的赏识,自此后犹如蛟龙得水,在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仕途青云直上,至不惑而官拜内阁首辅。

  四皇子顾承尧五岁那年,先帝赐字恒之,封为太子,正式入上书房,宁修珏兼太子太傅。

  自此后,人人尊称一声宁太傅,集才名清名于一身,名望之高,犹如高山名士也,引得天下学子竞相效仿,带起了一股清流风。

  直至先帝病逝,太子登基,宁太傅辅佐新帝。

  一晃三年而过,朝堂渐稳,宁太傅便请旨致仕,解散了府中为数不多的下人,带着孙女儿来了老家锦州城,将这破败的小院子修葺一新,每日对酒而歌,品月赏花,过得悠闲自在。

  于宁潼而言,这样轻松的日子犹如天堂。

  她自幼失去双亲,由祖父抚养长大,故此十分粘着宁太傅。

  奈何作为太子太傅,祖父时常入宫,甚少陪她。

  然而如今这方小院子里,她日日都能看到祖父,简直欢喜极了。

  不曾想一年以后,祖父突然病倒,再也没能起来。

  当初祖父离京,深得帝心的内阁次辅俞阁老替了祖父的位置,加上俞阁老是祖父的至交好友,遂奉旨来操办祖父的后事。

  俞阁老在祖父灵前哀痛不已,泣不成声,拉着精神恍惚的她连连赌愿发誓,说一定会替祖父照顾好她。

  宁潼悲不自胜,强撑到祖父出殡后便昏迷不醒,迷迷糊糊转醒之际,看到床边守着的老人,下意识的便攥紧了老人的衣袖,哑着嗓子唤道:“祖父……”

  来不及为小丫头的清醒而高兴,俞老大人就被这沙哑的两个字砸的心酸至极,他刷的别过脸,半晌才哽着嗓子应了一声。

  宁潼虽不甚清醒,却还是认出了俞老大人,她攥着俞老大人的袖子呜呜咽咽的哭出声。

  俞老大人看得心疼不已,轻拍着宁潼的肩哄道:“潼丫头不哭,俞爷爷在,俞爷爷在……”

  这声音慈爱中夹杂着心疼与担忧,宁潼撑着愈发沉重的眼皮。

  恍惚中,仿佛看到幼时的她蹒跚学步,祖父蹲在长廊的另一头,手中拿着她最爱的布老虎,她热切的扑过去,跌跌撞撞的摔倒在不远处,撇着嘴就要哭出来。

  “阿潼乖,祖父在这里,阿潼若是哭了,祖父就带着布老虎走了。”

  隔着长长的廊道,祖父晃着布老虎,就是这样的语气。

  她努力把眼泪憋回去,自己爬起来,扶着廊道旁红漆的横栏,踉踉跄跄的走过去。

  可这廊道似乎太长了,她那么着急,总也走不到祖父身前,眼睁睁看着祖父的身影愈来愈小,她怕极了。

  “祖父!祖父不要走!”

  宁潼的呼吸陡然间急促起来,准备去拿药的俞老大人一惊,快步折回来,就见小丫头原本苍白的小脸满是红晕,一双眸子却出奇的清亮,喘着气紧紧盯着他,如同魔怔了一样。

  俞老大人顾不上什么了,压下心里的骇然,半扶起宁潼,急急唤道:“潼丫头!潼丫头醒醒!”

  焦急的声音响在耳边,宁潼猛然回神,没有了那长长的廊道,只有苍老的面容在眼前虚晃着。

  一时之间,她竟是恍惚的分不清到底是俞老大人还是祖父,只觉得累极了,再也撑不住,渐渐闭上了眼。

  可手中却紧紧攥住了眼前人的袖子,嘴里低低溢出一句:“祖父不要走,阿潼不哭……”眼角流出的一滴泪,很快没入了鬓发里。

  钟灵坐在床前给小姐喂药,眼睁睁看着那褐色的药汁染污了帛枕,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俞老大人,小姐不肯咽啊!”

  宁潼不知道俞老大人和钟灵的心惊胆战,她只是做了一个不算太长的梦。

  她终于扑到了祖父怀里,祖父笑着将布老虎给她。

  “阿潼真乖,祖父下次给阿潼带糖葫芦!”祖父笑着牵起她,进了书房。

  “祖父,她们都说阿潼没有爹娘,很可怜。”她掂着脚尖努力够着书案,想将书案上的东西通通推远,这样,它们便不会和她抢祖父了。

  书案前的人微微一怔,俯身抱起她放在膝上,“谁说阿潼没有爹娘,我们阿潼自然是有爹娘的,只是我们看不到他们罢了。”

  “为什么其他人的爹娘就可以看到?”她一边问着,一边好奇的玩着手中的狼毫笔,对着案上的宣纸跃跃欲试。

  “等阿潼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顿了顿,宁太傅摸着小孙女儿的脑袋,微微一笑,道:“总有一天,阿潼也会同样看不到祖父,但是阿潼要记得,祖父和你爹娘一样,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看你长大成人,欢喜一生。”

  “不!阿潼要每天都看到祖父!阿潼不要布老虎,不要糖葫芦,只要祖父!”

  她转身想要抱紧祖父,可回过头,只有她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太师椅上,而面前的书案上,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祖父!祖父不要走!不要丢下阿潼!”她爬下椅子,急急往门外跑。

  “阿潼,答应祖父,要过得欢喜……”

  床榻上,宁潼脸颊上的红晕渐退,钟灵终于将药从宁潼松开的牙关里灌了进去。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怕是宁潼这很少生病的,这一躺,也躺了半月之久。

  俞老大人靠在门前的躺椅上,心里着实松了口气,他悠悠叹道:“哎呦!可怜老夫这把老骨头哎!可要散架喽!”

  宁潼蹭蹭几步跑到俞老大人身后,又是捏肩又是捶背,笑嘻嘻道:“俞爷爷辛苦了!”

  “哼!你知道就好!”俞老大人毫不客气的受了这句话,顿了顿,似是想起了什么,朝着周围看了看,犹犹豫豫的压低了声音,“你祖父……可曾跟你提到过遗旨的事情?”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654/3033666.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