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工读生的逆袭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朱塞皮一人当仨 女车手英姿飒爽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朱塞皮一人当仨 女车手英姿飒爽


  纳萨尼一行和李炳添一行都走了,于百川和翻译也走了。杨厂长不让江一帆马上走,说道:“小江、老穆,你们先别走,咱们把明天怎么样跟意大利人谈核计一下。和外国人做商业谈判,我们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心里面总有些不踏实。”

  “是呀,小江,直到现在我都是按照你教给我的说。你跟外国人的交道打得多,也给杨厂长做做指导。”常开晟说。

  “外国人也是人,”江一帆说,“他们多数还是讲道理的。不过也不要太轻信他们,有的时候,特别是在付钱的问题上,他们也会耍赖。我估计他们要和您谈的,就是付款方式。他们是想尽量先少付一点,然后拖时间,再分期付。这方面您别太客气,尽量先多要一些。什么保证质量的尾款之类,尽量留少一点,小心他赖账,收不到尾款。

  “还有,明天还是让锦环姐来给小常当翻译,芳姐来给杨厂长当翻译。我派尼桑车来,先拉着她们姐儿俩,再接小常和杨厂长去凯悦酒店和意大利人开会。尼桑车你们用一天,后天有什么安排再说。随时电话联系,我不是在工地就在宿舍,电话都找得到我。”

  杨厂长留江一帆、穆悟诚和谭锦环、陆芳静姐儿俩在食堂吃了一餐饭,尼桑车把他们送回工地,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各自安歇。

  第二天吃过早饭,江一帆听说穆奇公司来的意大利人,叫做朱塞皮的,干活儿特别麻利,便走到安装窑炉的现场来看看究竟。

  在安装窑炉的现场,两台安装公司的叉车,轰隆隆地来回从集装箱里叉着一节一节的窑炉炉身,放在朱塞皮画好线的位置。朱塞皮一会儿指挥这台叉车,一会儿指挥那台叉车,钟灵凤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把他的话翻译给叉车司机和中国工人听。

  朱塞皮四十多岁了,卷头发,络腮胡,上身穿一件花衬衣,下身一条牛仔裤,像个猴子一样,在集装箱上下跳来跳去,不时大声嚷着什么。亏得钟灵凤是运动员出身,不怕爬高落地,跳上跳下,跟得上他的节奏。

  整个安装现场,就这儿最热闹。江一帆想,如果各个安装点都像朱塞皮这样工作,那进度至少提高百分之五十。

  江一帆接着在安装现场转悠,在安装液压机的地点看见穆悟诚,说道:“老穆,安装窑炉那儿你去看过没有,那个朱塞皮像是个孙悟空,跳上跳下。钟灵凤跟着,累得够呛。

  而且他还很善于用别人,有些本来是应该他干的活儿,他却指挥打杂的中国工人干,他只是提出要求,检查结果。他一个人干活的速度,就和三个安装工人同时干差不多,你盯着点儿,不要出现什么质量问题。”

  穆悟诚说:“我在吃早饭的时候,也听别人说起,这个朱塞皮干活的方法和别的意大利人不同,特别快。我正要去看呢。”

  他们又到了窑炉安装的现场,就在江一帆转了一圈的一个多钟头的时间里,安装好的窑炉的长度就增加了快十米。看了一会儿朱塞皮的工作方式,穆悟诚说:“这个意大利人太聪明,太会巧使唤人了。他不是一个人在安装,简直就是指挥着一个小组在安装。那安装的速度还不快?”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钟灵凤对朱塞皮说,让他回宾馆吃饭,有汽车来接他。他摆摆手,从随身带来的一个拉杆的工具箱里,拿出两罐啤酒,两罐咖啡,还有几个罐头,纸巾什么的,放在一个大箱子上,有找来两个小箱子坐凳子,邀请钟灵凤和他一起,就地午餐。

  钟灵凤觉得有意思,便坐下来,用纸巾擦了手,吃他带来的食物,还喝啤酒和咖啡。吃喝完了,朱塞皮把罐头盒、饮料瓶之类的包装物和擦手的废纸装进他的工具箱。收拾完了,他上了一台叉车,让钟灵凤去开另外一台叉车,两个人就开始从集装箱中卸下窑炉构件。

  因为没有人指点准确的安装位置,他们把构件放在离正确安装位置最近的地方。中国工人们来了之后,构件很快就能够移动到正确位置,节省了很多时间。

  朱塞皮从箱子里拿出罐头和饮料,被正在离开现场准备回食堂吃饭的江一帆和穆悟诚看见了。江一帆说:“老穆,这个朱塞皮这样的工作方式,我们以前是想不到的。你看,人的积极性要是给充分发动起来,那真是不得了,什么奇迹创造不出来?”

  下午三点钟左右,尼桑车载着常开晟,还有谭锦环和陆芳静回到工地,他们进了江一帆的办公工棚。常开晟把两份纳萨尼已经签了字的英文合同递给江一帆说:“小江,这是我们和意大利人签的合同,杨厂长还没有签字,他对意大利人说要给我们的律师看看。哪儿有律师?就是有也不懂英文。杨厂长想总公司一定有负责和外国人签合同的人,请他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姜是老的辣,还是杨厂长想得周到,”江一帆说,“谈判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还是真让你给说准了,”常开晟说,“那个纳萨尼不好缠,就是不愿意好好给钱。最后是十六万美元分三次,先交五万美元动工改造,安装试车验收成功再交五万美元。运行半年以后丰盛公司不投诉,把尾款付清。”

  江一帆念叨着:“要是把尾款在压缩少一点,就更好了。”

  “杨厂长这就欢喜得了不得,五万块美元就是人民币三十多万哪,除了买材料的钱之外,还能剩出些钱来付工人医药费的一部分报销钱,还有不能不付的欠款。杨厂长开始琢磨怎么用这笔横财了——不过都想要,怎么分配,还得走些心思呢。”常开晟说。

  江一帆感慨万千,含着眼泪说:“我们的工人多可爱啊,多聪明啊,多勤劳啊。改革开放以后,应该好日子就会来了。”


  (https://www.tiannaxs.com/tnw159473/844869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