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工读生的逆袭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检测线被判死刑 窑炉安装连轴转

第一百九十四章 检测线被判死刑 窑炉安装连轴转


  下班以后,于百川来到战总经理的办公室,说了江一帆来向他汇报的事情。战秉勇说:

  “老于,你的看法呢?”

  “江一帆不是外行,喜欢研究技术,”于百川说,“他特地跑来说那萨尼公司设备的问题,不会是小题大做。那萨尼的将近一百万美元的设备不能运转,不是个小事。”

  “确实不是小事,”战秉勇说,“作为董事长,你们公司的一笔重大采购,供应方供应的设备不能用,你们应该怎么办?”

  于百川说:“原则上是:退货,要回全部货款。因此造成的运输、安装上的工时损失,和耽误工期的损失,都应该由供应方来赔。”

  “如果最后落实的结果是像小江讲的那样,这批设备没得救了,你就按照董事长和中方股东的代表人的身份去处理吧。”战秉勇一点都不把什么把柄留在别人手里。

  得,这个烫手山芋又回到我自己的手上了。于百川想。

  江一帆回到工地,小野告诉他,纳萨尼有打电话给他,说纳萨尼公司已经派工场长雷烈诺和销售经理里奇一起到丰盛公司来了解和处理自动检测线不能工作的问题。明天他们二人将坐飞机从香港到达北河市。

  第二天下午江一帆和小野都到北河市飞机场,接雷烈诺和里奇。这两个人他们都认识,算是老朋友。钟灵凤和穆悟诚也到飞机场迎接他们。

  出了机场,到酒店安顿下来以后,他们就立刻赶往工地。工地上纳萨尼工人的安装人员卢米科和他的助手都在现场等着他们。

  雷烈诺让卢米科开动生产线,试测了几十个样品砖,又对每块砖的运行状态和路线,做了细致的观察。他让卢米科把生产线停了,用意大利语和里奇交谈起来。而且意大利人容易激动,声音越来越大。

  因为他们和小野及其他中国人沟通的时候都用的英语,他们以为这些人都听不懂意大利语。就无所顾忌地大声争论起来。

  他们不知道江一帆因为要和意大利人打交道,阅读意大利文的技术资料,从准备去意大利时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自修意大利语。在意大利又经过实地学习,渐渐懂了一些意大利语。

  雷烈诺和里奇的讲话,他差不多听出个七七八八。

  原来雷烈诺说的是,这三条生产线,设计就有问题。不可能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他还说,这些生产线不是他们工厂设计制造的,他当初就不赞成纳萨尼老板把这些生产线外包给根本没有做过陶瓷设备的工厂去做。最后他的结论是,这些生产线都应该报废,重新设计重新制造新的生产线,才可能达到丰盛公司的生产要求。

  从现场回来,里奇对小野说,晚上他们回到酒店,还要再商量一下,打电话到米兰向纳萨尼汇报。明天到丰盛公司的市里办事处再和小野、江一帆开会,商量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里奇和雷烈诺坐车回酒店。他们走了以后,江一帆把他听到的雷烈诺对问题的描述告诉了小野。小野的面色立刻凝重起来。他说他要回宾馆,马上给李老板打电话,报告这个情况。

  江一帆也打电话给于百川。可是那边电话没人接,是已经下班,于百川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江一帆坐尼桑车,去北港宾馆接了小野去市里的丰盛公司办事处。奔驰车去酒店接里奇和雷烈诺。到了办事处,江一帆给董事长于百川打了一个电话,把昨天里奇和雷烈诺现场调查,他听到的雷烈诺对里奇说的自动检测线的质量问题都对于百川说了。他问于百川要不要见两位意大利人,于百川说不必了。把他们会议的结果告诉他就行。

  里奇和雷烈诺来了。这个会议开得很短,里奇对小野和江一帆说,昨天晚上他们给老板罗伯托·纳萨尼打了电话。老板说,这个事情挺复杂,在电话里面说不清楚。要他们立即返回米兰,当面向老板汇报。这个问题如何处理,老板会自己告诉李炳添老板。

  问题已经上升到三位老板:罗伯托·纳萨尼、李炳添和中方投资人代表于百川的层面。小野、江一帆和里奇们之后听老板们的决策执行,每个人都感觉到心里轻松一些。

  奔驰车送二位意大利人回酒店,小野和江一帆同车回工地。在车上,小野对江一帆说:“让他们三位老板谈去吧,江经理,我们就听董事会的决定就好了。让有关的人员安装窑炉去好了。安装窑炉的意大利人昨天不是来北河市了吗?”

  “是的,窑炉的安装工作,今天已经开始进行了。”江一帆说。

  把小野送回宾馆之后,回到工地赶上了吃午饭的时间。吃午饭的时候,穆悟诚对江一帆说:

  “今天有碰见个奇怪事儿。穆奇公司来的这个安装人员,叫做朱塞皮,他说他一天要工作十六个小时,从早八点到晚上十点。要配备两台叉车,包括叉车司机和五到六名工人,陪着他加班。”

  “哦,这个意大利人干活这么不要命啊。这还真是有点新鲜。”江一帆觉得有点儿奇怪。

  “我后来让小陆替我这么一问,你猜怎么着?”穆悟诚说。

  “怎么着?”

  “敢情这个朱塞皮根本不是穆奇公司的员工,他是专门替各家窑炉公司包安装的。穆奇公司和他签了合同,安装一条窑炉,包括调试合格,穆奇公司给他多少钱。两天安装一条窑炉给这些钱,两周安装一条窑炉也给这些钱。他可不是就玩儿命加班了呗。”穆悟诚说。

  “没听说过,”旁边的唐桂强听见穆悟诚说的话,插话道,“不过人家意大利公司和人的关系还是真活。这种安排,公司省事儿省工钱,个人又能短时间多收入,两全其美。那效率是最高的了。要是这政策搁中国人手里,那比意大利人还能干,收入还多得多。”

  “要不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呢,我现在明白多了。”穆悟诚说。


  (https://www.tiannaxs.com/tnw159473/844381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