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至尊保安 > 第163章兄弟反目

第163章兄弟反目


  大汉建武元年,刘秀采用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先祖。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可是天子在祭祀领域好不容易确立的至尊权威,被董卓老贼给破坏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董卓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干什么呢?


  盗墓!


  就是挖皇家的陵墓!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玩得太大了。


  因为皇家陵墓里有很多金银财宝,董卓就冲着这一点,鼓励将士们盗墓。


  军饷紧张,没关系,弟兄们,去挖皇家祖坟,挖到了,军饷就有了。


  如此一来,董卓军将士除了在洛阳一带烧杀抢掠,还挖洛阳附近大汉陵墓,无所顾忌到了极点。


  这样的行为,无不让人痛恨。好似一个大户人家被盗,连同大户人家的祖坟也给刨了。


  得一时之利,留万世之患。董卓的愚昧行为,为自己的独裁专制,敲响了丧钟。


  而关陇军的残暴粗卤,在天下人心里,成了热点话题,高山上倒马桶,臭名远扬。


  尤其是汉家子弟,像刘协、刘虞、刘表、刘焉、刘备等人,视董卓为豺狼虎豹,恨不得生啖其肉。


  董卓至死没有明白,靠武力建立起来的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


  那些饱读诗书的臣子看似孱弱,其实他们的内心,比武人强大得多。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蓝图,知道怎样治理国家,怎样使社稷光芒万丈。


  可董卓恶劣的德性,注定不可能和王允、杨彪等能臣进行有效合作,也就注定了武人政权的短寿。


  袁术得到玉玺后,天下震动。关东群雄表面上还是合作的,反董联盟形式上依然存在。


  袁术命令孙坚整饬部队,分兵出新安、渑池间,进击董卓。


  董卓此时慌了神,为防止孙坚再来进击,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山东群雄,自己则退往长安。


  孙坚趁机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大得人心,引兵回到鲁阳。


  至此,讨董战役告一段落,无果而终。


  因为光靠袁术、曹操和董卓打,是不可能彻底清除董卓势力的。


  孙坚的主力在残酷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虽然牺牲了不少将士,但因为得到了人心,不断得到了补充,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反董联盟解散了,群雄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


  袁绍致书袁术,请袁术拥立新帝刘虞,袁术不同意。


  因为袁术心里,已有称帝之心。他认为刘家天子不行,应该换上咱们袁家的。而袁家的天子,非他莫属。


  一句话,只有我袁术做皇帝,这天下才能安定。


  其实袁绍想把刘虞扶上台面,有他的算计。刘虞成为天子后,天下诸侯里,袁绍得到的政治利益最大。刘虞在幽州,和河北的袁绍接触多,感情自然深,袁绍肯定会成为太师、丞相一类的高官,从而位极人臣。


  作为袁术,他认为自己是袁氏嫡出,而袁绍是庶出,这点在古代宗法制社会里,非常重要。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袁绍的母亲,是其父的婢女,身份低贱。袁绍在袁氏家族里,地位比袁术低得多。


  按照现在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古代宗法制社会,绝对不平等。


  可袁绍这小子争气呀,在河北玩得风生水起,不少人才跑到袁绍帐下,为他效力。


  这可急坏了袁术,这次诸侯讨董,袁绍被选为盟主,袁术实则是副盟主,矮袁绍一头,袁术自然不服气。


  有枪就是草头王,天下诸侯里,除了董卓,实力最强的,当数袁绍了。


  其实平心而论,论军政才能,袁术不比袁绍差,在气度、文才、谶纬之学等方面,袁术甚至超过袁绍。


  当年宦官专政,何进被宦官所杀,惟有虎贲中郎将袁术登高一呼,火烧宫门,杀尽宦官,终结了大汉宦官专政。直到唐朝中期,宦官才开始抬头,有了活气。这中间的数百年,宦官始终被皇室、外戚势力所打压,从这方面来讲,袁术居功至伟。


  要知道,火烧宫门,那是具有非凡胆略之人才能做出来的,因为那是欺君之罪,即杀头之罪,要满门抄斩。


  可是袁术袁公路不惧,他说“弟兄们,烧宫门!有事我来承担!“,将士们就火烧了大汉宫门!


  如今董卓拥立刘协,袁绍拥立刘虞,袁术都不承认。


  袁术太固执太自信了,因为他想称帝,可袁绍、刘表、曹操等诸侯不服他!


  在当时大汉政权里,能够看得着的刘姓宗室里,也就这个刘虞有当皇帝的样,而且此前他当过三公之首的太尉,如今是比太尉职位更高的大司马。在190年刘虞又被董卓加封为太傅,确实是当皇帝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袁绍和董卓曾经合作过,可董卓短视,为了专权,杀了汝南袁家留在京城的所有人。袁绍立即报复,让王匡杀了董卓派过来议和的所有人。


  袁绍反对董卓废刘辩立刘协,跑到关东造反。关东群雄反对董卓打的旗号,是董卓废立皇帝。可袁绍原来支持的刘辩,在他们一起兵就被董卓杀掉了。这个年幼的刘协要是一直待在皇位上,对我袁绍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从袁绍的处境看,只要刘协还在皇帝位置上,自己就是不安全的。袁绍必须另找出路,因此提出了另立皇帝的想法。


  袁绍此时踌躇满志,饱蘸笔墨,给后将军袁术写信,大意如下:弟弟,刘协不是刘宏亲生儿子,大哥我打算依照周勃、灌婴当年诛杀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拥立大司马刘虞为帝。


  袁术接到袁绍的信件后,很不痛快,因为袁绍说刘协不是刘宏的嫡子,这不是造谣吗?我袁术做事堂堂正正,而大哥喜欢造谣,我袁术当然不同意另立新君了。


  从这方面解读,袁术一开始做得没错,错的是袁绍。


  袁绍接到袁术以君臣大义为中心思想的信后,感到十分棘手,因为先前曹操、公孙瓒等诸侯反对另立新君,如今咱的亲弟弟袁术也反对了,这事就有点不妙了。


  于是,袁绍再次写信,这次是劝说袁术改变主意,支持立刘虞为新君,信的内容大意是:董卓专政,不得人心。我们派兵扼守险要,拥立刘虞做新君,咱们就有好日子过。弟弟呀弟弟,咱们在京城的袁氏全家被杀,咱们应该像当年的伍子胥那样,为父兄报仇,为什么还要向西边那帮人称臣呢?


  这封劝告信,的确情真意切,想用亲情打动袁术,可袁术依然不鸟袁绍,因为在袁术看来,袁绍居心叵测。你袁绍想做啥,我还不知道?


  袁术马上回复了,强调他依然辅佐刘协,杀咱们袁家的人,是董卓,而不是刘协,咱只清除董卓,不愿意换皇帝!


  袁绍收到袁术回信后,勃然大怒,擅自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曾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


  袁术立即起兵,把周昂军赶走,依然让孙坚做豫州刺史。


  袁绍、袁术这对同父异母兄弟,从此成了仇家。兄弟不和,外人得利。汉家江山,再次陷入无穷无尽的灾难之中……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903/696034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