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一个刀客的成长史 > 第001章: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第001章: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古有十八种兵器之说,事实上兵器远不止十八种。

  兵器不会争,用兵器的人,却总要争个上下高低;争斗的结果,刀成为了兵中霸王。这也是天下、武林,千百年的共识。

  河北,沧州

  赵家的府邸,挂着天下第一刀的招牌,这牌子已挂了三十余年;这是沧州的荣耀,更是赵家的荣耀。

  这荣耀来源于赵家的家主——赵鲲鹏。赵鲲鹏身长九尺、虎背熊腰,有拔山之力,有撼海之勇;江湖绰号神力千斤,拳脚双绝打遍南七、北六,十三省。

  俗话说,拳脚再好,一刀撂倒;可见行走江湖,总离不开好的兵刃。

  赵鲲鹏同样有着天下第一刀的美名,他的刀——烈焰狂刀,四尺余的单刀,由天外陨石所铸,十分厚重,一把单刀足有三十七斤重。

  赵鲲鹏成就了烈焰狂刀,烈焰狂刀也成就了赵鲲鹏。如今的赵鲲鹏虽已五十八岁,依旧是倪匡天下的北地豪雄,整个武林无人敢触其锋。

  赵家有虎威镖局,赵家的镖局遍布天下。沧州——武术之乡,这个武术之乡,大多数武人都对赵家唯命是从。

  赵鲲鹏又有妻妾八人,九子十三孙。按说,名利双收、妻妾成群、儿孙满堂的赵鲲鹏,早到了不问世事、颐养天年的年龄。

  此时,赵鲲鹏却为一事揪心不已。赵鲲鹏的小女儿——赵媛,赵媛的母亲在生下这个小女儿后,被正室妻子虐待致死。

  这个陪着受罪的小女儿,捡回一条命,却在婴儿时期就落下了寒症的病根。

  赵鲲鹏没有苛责妻子,糟糠之妻不下堂,男人总会对陪他共过患难的结发之妻,过分的容忍。

  赵鲲鹏把一切,归咎于是自己发达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女人,才把结发之妻逼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也是自此以后,赵鲲鹏再也没有纳妾。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自己这个自幼失去母亲、身体又最是让人担心的小女儿赵媛身上。

  此时的赵媛,正在学堂里读书,学堂上皆是赵氏的子弟;她是唯一的女孩子。

  先生叫李寒,是个二十五六的高大年青人,李寒正摇头晃脑地讲着《论语》: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谁来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童站起来,说道:“先生,我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御民之道——老百姓认可上位者,就该按着上位者制定的规则生活;敢于质疑上位者的人,上位者就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刺头,别让他们闹出乱子。”

  这男童是赵鲲鹏四子的二儿子。

  李寒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耐心问道:“你说说,你如此解读这句话,根椐是什么?”

  男童嗤笑道:“老百姓都是被剥削者,让他们知道的太多,岂不是都要造反,天下还不乱套了?”

  “……”李寒愣了一下,他有听说过这种注解;不过,这话却不适合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直白的说出来。

  李寒平静道:“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必竟你是最踊跃的一个,请坐下——”

  他让男童坐下,看向众学生,耐心说道:“孔夫子有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社会的分工不同;劳力者若总是胡思乱想,势必浪费精力,反而会做不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我想,用这话解释刚刚那位学生的见解,却要更恰当一些,你们说是不是?”

  “……”

  另一个年龄大一些的男学生举手道:“先生,我有不同的见解。”

  他是赵鲲鹏次子的长子,也是赵鲲鹏的次孙。

  李寒的脸色好了些,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讲——”

  男学生站起身道:“孔夫子明明是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解释明明是,百姓认可,就由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

  他的断句明显与前面一人不同,解释也完全是两个意思。

  “啪啪啪——”李寒脸色好看不少,不由鼓起了掌。

  “我反对——”说话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正是赵鲲鹏的小女儿——赵媛。赵媛说着,直接站了起来。

  满堂的男孩子都是撇嘴,显得很是无奈;赵媛是他们的小姑姑,总是不给他们留情面。

  “那你来说,你为什么反对?”李寒笑道,赵媛看待问题,总是有不同的见解;也总会给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赵媛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她的断句与前面两人又是不同。

  “接着说,”李寒欣慰点头道,这又是一种,与前面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

  赵媛抿了下嘴,“‘民可,使由之;’百姓认可,上位者依旧应该,把涉及百姓利益的政策详细说明,尽量避免实施时有漏洞产生;‘不可使,知之;’百姓不认可,上位者要反思自己,知道自身的症结所在,争取再次获得百姓认同。”

  “李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愣了一下,不由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想?”

  赵媛道:“孟子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在国家层面上,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上位者施政,必须时刻反省自身,事事考虑老百姓的立场、得失。”

  赵鲲鹏四子家的长子嘟嚷道,“小姑,这是讲论语,孔子和孟子也是两回事儿。”

  赵媛环视众人,笑了下,这才说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话是孔夫子说的总没错;可见,孔夫子的观点,亦是以天下百姓为重;那咱们解读孔夫子的话,是不是要从百姓的角度和立场来考量呢?”

  “……”下来传来嗡嗡的议论声。

  李寒拍了下桌子,称赞道:“本章,对于论语的解释,赵媛小姐做的最好。”

  ……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900/625176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