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枭雄之路 > 第七十八章 合肥乱局

第七十八章 合肥乱局


  西曲阳西面三十里处有一片丘陵,当地人称之为九龙岗,此时漫天雪花从天飘落,在阴沉的天气下,山岗上一片朦胧,安静而诡异。

  张俊站在不远处的一座丘陵上远眺,脸上忧色尽显,一路小心走来,到了这里,张俊知道或许该来的都会来到。

  “大人,若是不从此地而行,便只能南下了。”韩浩也忧心忡忡的说道。

  南下不是不可以,但如此天气,加上粮草怕是没办法撑到徐州,再者说自军调头南下,曹军也可尾随而至,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这时徐盛说道:“大人,若是不行,末将愿领兵在此驻营吸引敌军,大人可带兵趁夜离去。”

  这个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张俊在沂水被于禁伏击后,张俊已不愿意这样做了。

  “报,启禀大人,身后曹军已撤离。”一名斥候策马奔上山岗大声喊道。

  众人一听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张俊赶紧问道:“可查探清楚,确是撤离?”

  “正是,小人跟踪曹军十里远,曹军行军很急,往寿春方向撤离而去。”

  张俊一听,这莫不是诱敌之计?还是曹军另有打算?众人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又有一名斥候冲上山来说道:“启禀大人,西曲阳城门大开,陈登率军往东而去。”

  “报,启禀主公,北岸曹军已不再跟随我军,过淮水后往寿春方向而去。”又有一名斥候说道。

  这下大家似乎有些明白了,要么是曹操良心发现放了自己,要么是寿春出事了。想到这里,张俊也顾不得许多,赶紧下令说道:“传令下去,我军不再往东,过淮水北上徐州。”

  “诺”

  寿春,府衙内曹操站在厅堂上来回走动,合肥突然的变故使他措手不及,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本欲除去张俊,怎奈合肥危在旦夕,他不得不放弃张俊而调集兵力对付刘勋。

  曹操越想越生气,蔡瑁这个废物,为了些许粮草便和孙策翻脸,难道不会向自己禀告吗?还有孙策,合肥城中屯粮近八万石,分给蔡瑁一些又如何,唉!

  “报,启禀主公,已探查清楚,刘勋部三万人,其中一万精锐士卒,一万人则是新近招募,军师为周瑜,参军为鲁肃。六安留守一万新兵,由刘晔统率。”一名侍卫进来说道。

  曹操听后静下心来想了想,转头看向郭嘉问道:“奉孝可听得此二人?”

  郭嘉点头说道:“周瑜、鲁肃皆为大才,周瑜字公瑾,主公当听过周瑜之父,其父于初平二年之时为丹阳太守,孙策起兵东便得其父相助。”

  “那为何周瑜反而事刘勋?”曹操问道。

  郭嘉摇头说道:“这臣便不知了。”

  “鲁肃又是何人?”曹操接着问道。

  “鲁肃字子敬此人乐善好施,在江淮一带颇有名望,袁术曾召其为东城长,鲁肃辞而不就。”郭嘉说道。

  曹操听后点头说道:“军师有心了。”

  “不敢”郭嘉施礼说道。

  曹操之意郭嘉能把江淮一带的事情打听的如此清楚,看来一定是下了很多功夫,而在郭嘉看来这是自己身为一个军事、谋士所必须要做的事情,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军师。

  “尚有刘晔,字子扬,便是寿春人,其父刘普,祖上乃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此人亦是大才,昔汝南许子将曾言‘晔有佐世之才’。”郭嘉说道。

  曹操爱才,听了郭嘉的话后赶紧问道:“军师以为吾可得三人否?”

  郭嘉摇头说道:“三人太难,吾保荐刘晔,周瑜与孙策有旧,不可得,鲁肃其人不甚了解,主公可以一试。”

  曹操听后大喜,便是招来一人也行了,想到这里曹操疑惑的问道:“既周瑜与孙策有旧,为何此次要攻打合肥?”

  “臣亦是想不明白,若是刘勋执意攻打合肥,或早就屯兵静待时机,那便无话可说,怕的是周瑜献计如此,那其中之事便有些复杂。”郭嘉说道。

  “报,启禀主公,程尚书、乐将军皆已率军撤回。”

  曹操听后对郭嘉说道:“不论刘勋是何意,吾只能出兵,辛苦奉孝一趟如何,奉孝可去六安..”

  “臣亦有此意。”说着,郭嘉和曹操两人相视而笑。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十二月十六,曹操留李率军一万降卒驻守寿春,曹操亲领两万士卒南下合肥。

  合肥城,孙策看着军师张昭说道:“军师,曹操来信令我坚守合肥,今刘勋已至城西,蔡瑁率军驻扎城南,我军当如何应对?”

  张昭有些生气,气孙策当日不该意气用事,为了些许粮草与蔡瑁翻脸,继而两军在合肥城外大战,两军互有损伤,致使刘勋兵临城下。

  “今曹操领兵前来,必为刘勋,主公此时不可再与蔡瑁激战,以防合肥有失,若如此主公便无法与曹操解释。”张昭劝道。

  孙策冷哼一声说道:“吾不愿与之冲突,若不是蔡瑁苦苦相逼吾又怎会如此。我军水战不如蔡瑁,然陆战吾还未将蔡瑁放于心上,若不是担忧合肥有失,当日便灭掉蔡瑁。”

  张昭叹了口气,孙策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冲动,说好了一点是冲动,说难听一点有些呈匹夫之勇,看不清楚形势,容易头脑发热。张昭又劝道:“主公,事已至此,便守住合肥,等曹操前来再做打算吧。”

  孙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报,启禀主公,有书信送至。”

  巢湖之上,三百艘战船在湖中心停靠,一艘大船上旗帜随风飘扬,旗帜上一个斗大的蔡字,船舱内蔡瑁与张允相对而坐。

  蔡瑁年约三十余岁,其姑母乃是大汉前太尉张温之妻,长姐嫁与黄承彦为妻,二姐嫁与刘表为妻,蔡家、黄家、张家、邓家、蒯家乃是荆襄五大世家,其中尤以蔡、黄、蒯三家在荆州势力最大,邓家在南阳,而张家则是在荆南,蔡家与黄家乃是联姻,这种士族大家之间的联姻颇为常见。

  蔡瑁之姐因生有刘表二子刘琮而被刘表所喜,蔡瑁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在荆州军中只有黄祖可与其匹敌。

  “今曹操率众前来,我军当如何?”蔡瑁端着酒碗看着张允说道。

  张允与蔡瑁年龄相差无几,因张允在水战方面颇有才华而被蔡瑁赏识、拉拢,伸手蔡瑁信任。张允说道:“曹操前来正好,我军出兵前来,若一无所获,如何回去向主公解释,正可使曹操为我等主持公道。”

  蔡瑁想了想说道:“便是讨来封赏,我军亦无法返回,只能等明年春暖再返回襄阳了。”

  “正是,需让曹操让出一地供我军驻扎。”

  这时蔡瑁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若是我军联合刘勋攻打合肥如何?”

  张允大吃一惊,赶紧劝道:“将军不可,便是占了合肥,刘勋亦容不得我军,再者曹操岂是好想与之辈,本来我军有功,若到那时我军反而无功,主公亦不会饶了我等,得不偿失啊!”

  蔡瑁猛地喝了一碗酒,将酒碗重重磕在案几上说道:“吾只是咽不下胸中这口恶气,孙策小儿欺人太甚。”

  张允喝了一口酒,小心说道:“将军莫急,待明年春暖之时,我军返回襄阳时可突袭历阳。”

  蔡瑁听后,想了半天摇头说道:“罢了,吾不愿节外生枝,平安回得襄阳便是。”

  张允听后却不这么想,他已看到蔡瑁刚才眼中放出的光芒,知道蔡瑁动心了,看来到时候要想办法再劝劝蔡瑁。

  合肥城西,刘勋大营。

  刘勋本是琅琊人,后投奔袁术被封为庐江太守,但其在庐江站稳之后便渐渐脱离了袁术,只是表面是听命于袁术。

  “主公,今曹操已率军前来,我军当连夜攻打合肥,待曹军赶至,我军便三面被围。”坐下一年轻公子说道。这便是周瑜,年二十二岁,长相英俊,文武全才,人称‘美周郎’。

  “公瑾,我军若是攻不下合肥,到时损兵折将,岂不一败涂地?”刘勋说道,刘勋听闻曹操率兵前来,便已胆怯,准备撤兵返回六安。

  “主公,今孙策与蔡瑁不和,蔡瑁被困巢湖,孙策兵力只有一万余人,我军不趁此机会攻打合肥,待曹军前来,便再无机会。”周瑜劝道。

  刘勋来回走了一会儿,摆了摆手说道:“公瑾先退下吧,事关重大,待吾细想之后再做打算。”

  周瑜看刘勋犹豫不决的样子,便不再多言,起身施礼后走出了营帐。周瑜刚走了十几步便看到鲁肃在一座营帐边向自己摆手,周瑜左右看过之后便快步走了过去。

  进入营帐,鲁肃看着周瑜问道:“刘勋怎么说?”

  周瑜笑着说道:“还能怎样,其已决心撤兵了。”

  鲁肃想了想问道:“若是如此,你我当如何行事?”

  “唉!非是你我如何,乃是伯符无占领合肥之意。”周瑜叹声说道。

  鲁肃皱眉说道:“莫非其不知合肥重要?”

  周瑜摇头说道:“非是不知,怕是张子布进言,退兵以求江东安稳,再者便是害怕得罪曹操吧。”

  “公瑾之计甚妙,两军配合可图曹军,既伯符不愿图谋合肥,又为何依公瑾之计与蔡瑁相拼?”鲁肃很是不解。

  周瑜摇了摇头,也不知道孙策到底是何意思,为了引曹军南下合肥,不惜与蔡瑁翻脸动手,损失了一两千士卒后,孙策却又不想要合肥了,这让周瑜很难接受。

  想了好大一会儿,周瑜才说道:“如此不行,吾再书信一封劝伯符,机不可失,若是以后再图谋合肥,怕是要废更大的心力。”

  鲁肃也赶紧说道:“正是如此,公瑾可告之孙将军,如今已万事俱备,只等曹军南下而来了。”

  周瑜点点头,快步走出了营帐。《三国之枭雄之路》


  (https://www.tiannaxs.com/tnw8544/120809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