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枭雄之路 > 第七十六章 寿春之行

第七十六章 寿春之行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十二月初十,此时离旦日已不远了,张俊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旦日来临之前赶回徐州,也许,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个问题。-\小说书友上传/-看最新更新章节

  天地之间灰蒙蒙一片,北风夹裹着雪粒,让人极为难受,也许这场雪来的很及时,为了那些死去的灵魂。张俊骑在马上拉了拉肩上的披风,扭头看了看朱勇,朱勇骑在马上全神贯注得望着前方,手中紧紧握着长刀。

  张俊不禁笑了笑,自己已看开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还不如去从容面对,倒是朱勇显得很是紧张,这也让张俊非常感动,朱勇已彻底成了自己的贴身侍卫。

  这时张俊才注意到旷野里似乎有绿油油的东西,走近一看却是一片麦田,稀稀拉拉的麦苗迎着寒风不屈不挠的舞动,张俊轻叹了口气,淮南本是富庶之地,但过几次战争后,已彻底变得人烟罕至了,刚才路过一个村庄张俊竟没看到一个人。战争,到底何时才会结束?

  巳时不到张俊便赶到了寿春东门,寿春四门只有北门是水门,但其他三门皆有近两丈宽的护城河,像一条玉链一样装点着寿春冰冷的城墙。

  寿春尚未解禁,城门紧闭,此时城上已换成了曹军的旗帜,旗帜在寒风中吹得猎猎作响。城上守军看到了张俊和朱勇,顿时举起弓箭瞄准两人。

  “来者何人?”城上一名士兵喊道。

  朱勇打马上前说道:“我家公子乃是下邳太守,来见你家主公。”

  朱勇提起曹操就是一肚子恨意,他忘不了恒阳的惨死,若不是尚未翻脸,只怕朱勇直接就喊曹贼了。

  “可有印信?”城上士兵喊道。

  朱勇刚要发怒,张俊轻轻拉了拉朱勇,而后拿出自己的官印给了朱勇,朱勇气呼呼下马走了几步放进了城上吊下来的篮子里。

  不一会儿,城门‘吱呀吱呀’的慢慢打开,张俊和朱勇打马上前,一名士兵小心说道:“大人勿要怪罪,只因寿春尚未解禁,因此查验较严。”说着,赶紧将张俊的官印递了过来。

  张俊笑着说道:“无妨,尔等亦是职责所在。”张俊说着接过了官印。

  “多谢大人体谅,大人请。”

  张俊和朱勇进入城中这才发现,原来寿春竟然还有内城,这让张俊大为惊讶,若是如此,袁术自杀什么,最起码也可以撑一段时间,不过结果怕是差不多吧。若是自己呢,自己会不会自尽?

  想着张俊摇了摇头,自己又不登基称帝。进入内城,街道上仍然是一队队士兵在来回巡逻,张俊一路走来看到曹军士兵列队整齐,尽管天气寒冷,可没有一个士兵在偷懒,一个个精神抖擞,走起路来也是铿锵有力。

  张俊暗自对比了一下,也就是吕布麾下的并州老兵有这样的气势,自己招降的和俘虏的袁术士兵,根本没法相提并论。这让张俊无比担心,若是曹操大军与自己的军队开战,自军不知道能顶多长时间。

  “公子,到了。”朱勇一声提醒,张俊赶紧回过神来,看着前面。十几步远的地方是一座宅院,寿春宫殿被大火烧了之后,这里便是曹操的军衙。

  “站住。”一声大喝,十几名士兵‘唰’一声便举起了长枪,还有十几人举着弩箭对着张俊和朱勇。

  张俊怕朱勇发火,赶紧说道:“请前去通禀,下邳太守张俊前来。”

  一名头领打量了一下张俊说道:“站在那里等着。”说完,便往院内走去。

  “什么鸟玩意儿,呸。”朱勇怒声说道。

  那十几人听到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冷冷看着朱勇。张俊淡然笑了笑,对着朱勇说道:“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不一会儿,便听到爽朗的笑声响起,七八人拥簇着一人走了出来,嘴里说道:“子重贤侄在哪,吾欲相见久矣!”

  张俊一看此人个子不高,但气宇轩昂,长着一双三角眼,张俊知道这便是曹****,便赶紧翻身下马,上前几步施礼说道:“小子张俊,见过曹公。”

  曹操急忙上前一把扶住张俊双臂说道:“贤侄不必如此见外,吾与汝父曾同在大将军帐下效命,亦曾共救天子于危难。”

  张俊一愣,曹操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要拉拢自己吗?不过张俊还是略显尴尬的说道:“家父也常念及曹公,亦曾对张俊提及曹公刺杀董卓之事,言曹公乃是胸怀大义之人,张俊对曹公亦是敬佩不已。”

  张俊只能顺着曹操的话说,若是曹操当真念及大义和旧情,便不会为难自己。

  “往事不提,来,进府说话。”曹操拉起张俊的手便往院中走去,张俊只能跟着曹操走进院中。

  待进了厅堂,众人分宾主坐下后,曹操便笑着说道:“来,吾为贤侄介绍一番,才乃大汉尚书程仲德。”

  张俊看了程昱一眼,施礼说道:“学生久闻先生大名。”

  程昱笑着说道:“公子年纪轻轻便官拜太守,前途无量啊!”

  “这位便是吾帐下军师郭奉孝。”曹操接着说道。

  张俊看了看面色发白的郭嘉,张俊此时对于三国名人已不激动了,施礼说道:“久闻军师乃是颍川大才,还请多多指教。”

  郭嘉淡然说道:“不敢。”

  “末将夏侯惇。”这时一人不等曹操介绍,直接起身说道。

  “原来是元让将军,在下有礼了。”张俊又施礼说道。

  待介绍完后,曹操端坐在上座案几前笑着说道:“贤侄北山之战打的漂亮,若不是贤侄拿下北山,怕是寿春城此时仍未攻破。”

  张俊赶紧说道:“曹公谬赞了,张俊只是运气使然罢了,比不得军师之计。”

  曹操笑了笑说道:“今日请贤侄前来是想问贤侄有何打算。”

  张俊赶紧说道:“今袁术已灭,在下便想带兵返回徐州,若是路途顺利,也能赶回徐州过旦日。”

  曹操摆手说道:“贤侄不必如此急切返回徐州,虽袁术已灭,然庐江尚有刘勋驻守,吾仍需贤侄助我一臂之力。”

  张俊一愣,刘勋是何人?想了想确实想不起来,张俊便说道:“实不相瞒,张俊此来徐州只为婚事,不想路途蹉跎,以至耽误这许多时日,本欲本月初订亲,不想前来征伐袁术,此次返回徐州,亲事订下之后,张俊便欲返回河内。”

  曹操想了想说道:“如此也罢,既然贤侄急欲返回徐州,吾便不强求了,只是还有一事需贤侄多加留意。”

  “不知曹公所说何事?”

  “今袁术自尽,然其一把火烧了宫殿,吾受天子所托前来讨伐袁术,一为袁术称帝之事,再者便是袁术手中之玉玺,乃是我大汉传国之宝,其子袁耀逃离寿春,或会徐州而去河北,望贤侄回去之后能严加盘查,若为天子寻回玉玺,天子必会赏赐贤侄。”曹操说道。

  张俊听后大喜,若是能放自己回去,这点事情当然好办,张俊赶紧点头说道:“在下回去后必然派人严加盘查过往之人,若有所获必然告之曹公。”

  “好,好。还有一事,听闻贤侄在下邳均田,深受百姓赞扬,不知贤侄可否讲解一二?”

  张俊已被曹操彻底搞晕了,这一浪接一浪的恭维让张俊感觉到事情很不对劲,事出反常必为妖,曹操到底要干什么。

  “实不相瞒,在下只是丈量了徐州土地,发现徐州荒地甚多,人口又少,便将荒地分与百姓耕种,仅此而已。”张俊说道。

  “那不知贤侄如何收回士绅土地?”曹操又问。

  这,这让张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说自己拿住了士绅把柄吗?张俊想了想说道:“此事实是因为士绅明事理而已。”

  曹操笑了笑便不再问话,这时郭嘉开口说道:“那为何河内不均田?”

  “这.此法只是在下于下邳所想,尚不知可行与否。”张俊有些窘迫的说道。

  北山东麓,张俊大营。

  “营外发生何事?为何如此吵闹?”韩浩走出大帐问旁边的士兵。

  “小人不知。”

  “报,韩将军,徐将军命小人前来,请将军去往营门处。”一名士兵疾奔过来说道。

  韩浩一听赶紧问道:“发生了何事?”

  “营外来了几百当地百姓,在营外言前来找寻自家亲人,降兵俘虏都跑到大营门口处了。徐将军正带人阻拦。”士兵急忙说道。

  韩浩一听,这可不好,若是士兵被亲人叫回,势必引发淮南士兵逃亡。韩浩赶紧往营门处走去。

  “将军,放我等回家吧,小人家中只有老母一人。”一名士兵跪在地上哭着说道。不少士兵都哭喊着跪倒在地。

  营外几名老者也跪下喊道:“这位将军,小老儿求求你了,你们不是天子派来拯救我等小民的吗?今袁术已死,便放了他们回家吧,若他们不回去,家中田地便彻底荒废了,我等开春便要饿死。”说着,也哭了起来。

  这下,营内、营外一起哭喊着。徐盛毕竟从军不久,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此事,尤其是张俊并不在营中,自己又不敢做主,其实徐盛很想放了他们,看到他们便使徐盛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这时,韩浩、纪灵都已赶来,徐盛给他们说了之后,三人面面相窥不知道该怎么办。韩浩看了看之后满脸忧色的说道:“此事若不解决,怕是会引发士兵反抗啊。”

  纪灵点了点头,徐盛说道:“大人,莫若先将门外百姓前来寻找之人放走,其余人等大人回来之后再由大人定夺。”

  韩浩想了想点头说道:“那便如此。”

  不一会儿,便有五百多人脱了兵甲跟随门外亲人而去。可这并没有熄灭此事,营中尚有四千多淮南士兵大声嚷着要回乡。

  韩浩很想调兵围住他们,可又害怕会引起混乱,而且这些降兵以前曾是纪灵、杨必部下,便是自己他们也认得,若是强势镇压,势必引起纪灵等人不满,况且还会对军心、士气大有影响。

  想了想,韩浩叫来纪灵说道:“将军可去向他们讲明,等大人回来。”

  纪灵点头说道:“此事就交予我。”

  寿春城,在曹操军衙中用饭之后,张俊起身告辞,曹操便不再挽留,将张俊送出了军衙。看到曹操便这么放自己走,张俊越想越不对,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打马便往城门处奔去。

  %77%77%77%2%64%75%30%30%2%63%63/


  (https://www.tiannaxs.com/tnw8544/120809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