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枭雄之路 > 第七十四章 北山大捷

第七十四章 北山大捷


  “大人快看,北山火起。【Sogou,360,oo小下小说】”一名士兵突然指着身后的北山说道。

  张俊扭头一看,果然看到北山顶上有火光。张俊大笑一声说道:“兄弟们上马,准备抓俘。”

  徐盛率军绕过大营,直接奔着营门口的士兵杀去,顿时哭叫声喊成一片,“投降不死。”徐盛命士兵大声喊道,不一会儿,还没来得及逃跑的士兵都停止了奔跑,跪在地上。

  徐盛看了看说道:“留两千人看守,其余人速去灭火,若是无法灭火便尽量抢夺粮草。”

  士兵们前去救火,徐盛看着满地的战俘,想了想说道:“将他们带出此地,待火熄灭后再带来。”

  半山腰,杨必和韩浩都看到了山上的火光,杨必是瞪着眼睛哑口无言,而韩浩则是满脸笑容,韩浩现在就等山上徐盛率军杀下来了,他不急,他有的是时间等,着急的是山腰的袁军才对。

  “将军,我等该如何行事?”一名亲兵看着杨必问道。

  杨必想着是否要率军撤回去救援,可杨必又怕自己回去救援不成反被彻底包围了,那就麻烦了,虽然山上的士兵不一定被歼灭,但大火一起,所有人都知道山上大营怕是完了,就算是士兵还在,可包括半山这一万多人,他们吃什么?

  “将军,趁现在敌军还未将我们包围,速速下山回寿春吧。”几名亲兵一起劝杨必。

  杨必咬着牙犹豫不决,如果就这么撤回去袁术会不会将自己斩首。“将军,不要再犹豫了,大营火起,粮草都没了,我军怎么防御敌军,若是被敌军上下合围,我军怕是要..”

  “不必说了。”杨必打断了手下的话,而后冷静的看了看北山,转过头毅然说道:“传令下去,绕至西面下山回城。”

  士兵们一听,都赶紧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寿春城,皇宫内。

  “启禀陛下,火势已被控制。”一名侍卫跪着说道。

  袁术出了一口气,旋即问道:“可查清是何人所为?”

  “已查清楚,只是百姓家中失火引起。”

  袁术点了点头,若是这样便好,怕就怕是敌军的奸细在城中制造混乱,现在是冬日,家家户户都点有火盆,这个可以理解。袁术刚要说什么,这时一名侍卫冲进大殿喊道:“陛下,不好了,北山上火起。”

  袁术蹭一下站了起来,迅速走出大殿,登上了一处高台往北望去,果然看到北山之上有火光在闪烁。难道北山有变?

  “速派斥候前去查探,快,快去。”袁术失去了理智大声喊道。

  下蔡城,乐就看着城外的曹军,心里想着曹操到底要干什么,这么射一会儿停一会儿,难道真的只是骚扰么?

  “令城下一万军士不得休息,随时准备上城防御。”乐就想了想说道。

  “诺”

  发完军令,乐就又看了看城外,便转身进了城楼中休息。

  曹操率军在营外列阵,准备随时出发支援乐进、关羽,西门外的夏侯惇、李只是为了分散乐就的注意力而已。

  这时一匹快马疾奔而至,“启禀主公,北山火起。”

  曹操一听急忙往北山方向望去,可自己这里距离北山太远,根本看不到什么。“没想到张俊此子还是员福将。”曹操不得不感慨张俊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北山这么难打的地方竟然被这小子给攻下了。

  再一想自己在下蔡城损兵折将,曹操就感觉到一阵气闷。这时郭嘉上前说道:“主公,既然北山已下,若我军今夜再拿下下蔡,袁术便无路可走了。”

  曹操点了点头,暂时将张俊之事放下,说道:“大营便交予奉孝了。”说完,曹操只手一挥,士兵们列队往南行去。

  下蔡城内,伤兵营中,十几名伤势较轻的士兵聚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其中一人看着他们说道:“便是今夜动手。”

  “大人,其余十几名弟兄尚在军中。”一名士兵说道。

  为首之人想了想说道:“暂且不管,若他们在营中自会想法逃离,若是被调取守城,那更好。”

  这三十多人便是当日乐进攻打城门时候,关羽奉命挑选的三十多人,换了袁术的军服后躺在城门里扮作伤病,后被救回。其中十几人因查验无伤后直接回了军营,这十几人都是老兵油子,想法留在了伤兵营中,领头之人是曹操的一名亲兵校尉,叫史洪,乃是曹军大将史涣的侄子。

  伤兵营便在下蔡城军营的后营内,十几人商议完后,便悄然摸出了营帐,杀死了几名巡哨士兵后摸到了军营内,不一会儿,大营内的营帐便被点燃,火势借助风势迅速蔓延,营内留守的五千士兵大喊大叫着在营中逃命。

  “报,启禀将军,营中火起。”一名侍卫奔上城墙站在城门楼外喊道。

  乐就没有熟睡,听到士兵喊声,立刻起身推门出来,迅速奔到城边往城内望去,果然在城东处军营内火势冲天。

  乐就暗暗叫苦,这定是曹军奸细混入了营中,乐就又反身走到城边看了看城外,若是自己调兵去救火,曹军攻城怎么办?

  可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再烧下去怕是军心要散了,“速去传令,令城下一万士兵前去救火。”乐就喊道。

  士兵匆匆下城而去,乐就紧紧握住了手中长剑。

  南门外,乐进和关羽率军在一片树林内等待着,下蔡城南靠着淮水,河面很宽,但斥候回报河面已结冰,但为了保险起见,乐进还是命人找了不少木板,一会儿准备让士兵抱着木板小心过河。

  城中,曹军细作放完火后,迅速奔至了城南,抢占了两处民宅后迅速将房子点燃,而后便直奔南门而去。

  北山上,韩浩等了半天,斥候却回来说道杨必率军撤退了,气得韩浩大骂,径直率军往山上杀去,山上徐盛留了三千士卒看守俘虏,自己带了两千人也杀下山来,此时两军都打着火把,将山上点缀的闪闪发光。

  纪灵和十几名亲兵躲在一处大石后面,亲兵回报杨必已撤军离去,气得纪灵浑身发抖,但看到满山的火把,纪灵只能藏在石头后面。

  北山西面,杨必率领士兵从山上奔了下来,本来一万四千多人的士兵,但趁着夜色不少士兵直接逃亡了,不愿再为袁术卖命。

  杨必整理队伍后迅速向寿春北门奔去,队伍行了不到十里,便听到一阵梆子响,道路两旁的树林里乱箭射来,不少士兵顿时中箭倒地,队伍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紧跟着树林里三千名士兵冲杀出来。

  杨必不知道这又是哪里来的敌军,只能慌忙打马疾奔,只奔出了不到两里地,便看到前面旷地里一支骑兵队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杨必回头看去,自军只有五六百人冲了出来,而且都是惊魂不定的样子。

  杨必叹了口气,扔下了手中长枪说道:“众位放下兵器吧,我们投降。”士兵们一听杨必的话,如释重负,都赶紧扔下了兵器。

  张俊看着袁军,笑了笑带领士兵们打马上前说道:“谁是领军之将?”其实张俊已看到了杨必,只是他不认识此人。

  杨必也不含糊,赶紧下马单膝跪地施礼说道:“在下杨必,为大将军纪灵麾下之将。”

  张俊点头说道:“杨将军请起,今将军迷途知返,吾必会将将军之事奏明天子。”

  “多谢大人。”

  不一会儿,三千名伏击的士兵押着一队队战俘走了过来,一名副将上前说道:“启禀大人,共俘获敌军四千多人。”

  张俊点头说道:“你可带俘虏回营,吾自领一千骑兵在此,待天亮之后吾便回去。”

  “诺”副将转身离去。

  这时杨必上前两步说道:“大人莫不是下邳张太守?”

  张俊点头说道:“正是在下。”

  杨必听后说道:“实不相瞒,末将乃是尚书杨弘之侄,或可助大人拿下寿春。”

  张俊一听大喜,若是能拿下寿春,那可以获得的东西就太多了,可张俊突然想到若是自己拿下寿春,曹操该如何应对?曹操必然不会让自己占领寿春的,况且自己也没有占领寿春的必要,只是听说寿春钱粮颇多,寿春自己可以不要,但要是能抢夺一些物资的话,还是可以的。

  “杨将军可先回营,待吾天亮回营之后再与将军商议。”张俊冷静的说道。

  杨必愣了愣,便点头离去。

  下蔡城南,守在城头的士兵都往着城中的大火,满上都是忧心忡忡。城东和城南的大火都在燃烧,不知道粮草可否能保住。

  曹军细作奔到南门一座废弃的房屋内,一名曹军说道:“大人,南门处有近百人守门,怕是不好夺取。城上尚有不少士兵。”

  史洪想了想说道:“可否想法调开南门守军?”

  众人想了一阵,史洪提起长枪说道:“不能再等了,随我走。”

  快至南门时,突然一声大喝:“来者何人?”

  史洪对一名士兵使了使眼色,那名士兵上前说道:“奉王副将之命前来,因城中火起,将军怕城门有失,调我等前来。”这士兵是淮南人,说的话对方不会怀疑。

  那人听后便没有再问,史洪便领着十几人往城门处走去,待进了城门洞内,史洪看到守门的只有三十人,其余的人都在城门西侧的屋内歇息。

  史洪朝那士兵使了使眼色,又看了看抱着枪蹲在城门洞里打盹的士兵,那士兵点了点头,便走到一名正在打盹的士兵跟前坐下说道:“怎么不见城门令大人?”

  那士兵不乐意的睁眼看了看说道:“在屋内休息。”说完,又闭上了眼睛。

  史洪听后,带领十几名士兵走到城门西侧的一排房屋前,史洪带领士兵们推门进去,不一会儿便走了出来,每个人身上都干干净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只是屋子内血腥味弥漫。

  史洪又回到城门内,对着手下使了使眼色,十几名士兵便走到站着的几人跟前,突然一起动手将这四人杀死,而后又悄悄将正在打盹的士兵杀死,但还是有两人发出一声惨叫。

  城上便有人喊道:“发生何事?”

  那命淮南士兵赶紧说道:“无事,只是有人崴到了脚。”

  城上之人听后便没有再问,史洪赶紧命人将所有的尸体全部搬来堆成一面墙,又命人找来不少木头、石块堆在了一起,而后将屋内的箭矢等物搬来放好。

  忙完一切后,史洪对着十几名士兵点点头。等了片刻之后南门街道上一名士兵策马奔来,“来着何人?”城上人问道。

  “封将军之命,前去寿春向陛下送信,速速开门。”那名士兵喊道。

  这时史洪等人上前问道:“可有令牌。”

  那名士兵递了一面令牌给史洪,史洪装模作样的看了看说道:“开门。”

  城上之人便不再说话,这时史洪的手下将城门缓缓打开,兵扭动轮盘,将吊桥缓缓放下,那名士兵策马基本而去。

  士兵出城后,史洪等人却没有收起吊桥,其实下蔡南门没有护城河,只是挖了一条沟而已,离城门不远就是淮水,在城门外建了一座码头,用来运送物资。

  等了一会儿,城上之人大声喊道:“为何不收起吊桥?”

  城下答道:“天气寒冷,轮盘卡住,正在修理。”说完,吊桥往上走了走,城上士兵便不再问话。

  %77%77%77%2%64%75%30%30%2%63%63/


  (https://www.tiannaxs.com/tnw8544/120808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