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路中悍鬼袁长水 > 第二十九章、失三将蔡蒯合谋

第二十九章、失三将蔡蒯合谋


  蔡瑁听到王睿说,袁术带走几个军士,是他同意的。暗暗着急道“通曜公,别看什么老参了!某观其中三人皆魁梧雄壮之士,刚某还在想这几人怎得如此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后来某想起来了,其中一人名叫黄忠字汉升,手使大刀,更善弓箭,左右皆可拉十石硬弓,虽为城门吏但可为大将,某正想找时机推荐给刺史大人!”

  “哦?一守城之卒可为大将?德珪莫要说笑了。如果此人真可为大将早已崭露头角矣,何至蹉跎至今?”王睿一脸的不相信“虽某之荆州军皆为精锐,但也不可信口雌黄。熟为兵熟为将,本刺史心中有数!”

  蔡瑁可不会说,因为黄忠不投靠自己,被自己打压才不得冒头。只得硬着头皮答曰“某见过彼在校军场练武,凤嘴刀呼呼带风,鹊画弓百步穿杨。马上步下皆可施展。又熟读兵书战策,排兵布阵样样接通,确为统帅一方的大将之才。”

  “果真如此?另外几人如何?”王睿终于重视起来。

  对蔡瑁王睿还是了解的,如果真是庸才蔡瑁不会三番五次的一提再提。而且又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也不怕扫了自己的兴。倘若真是几个猛将从自己手里溜走,说不后悔那是骗人的。

  如果几人以后碌碌无为也就算了,倘若真的崭露头角,不正说明了自己不能识人么?!这让爱面子的王睿如何能释怀!

  蔡瑁果然又道“另外两个小将,一位叫文聘字仲业,在军中虽为屯长,但也为后起之秀也。武艺娴熟,年轻之辈无有出其左右者。为人沉稳,不冒失,假以时日,可独挡一面;另外一位为魏延字文长,入军之时,武艺奇高,某亲自考教于他,亦为不可多得之将才也!倘若南阳有变此三人任何一人皆可帅大军直下襄阳,横扫万里,无有可匹者也!另外两人某虽不识,确也魁梧雄壮,隐隐有猛将之姿。”

  蔡瑁气愤王睿不通知他就直接干预荆州军务,不满道“某为荆州军事主官,孰强孰弱,某皆知晓。通曜公如何能避开某等直接给予袁公路?本可为荆州大将,现成南阳之将,或将成敌之大将,如之奈何?痛心疾首尔!”

  说着说着,蔡瑁就把话说重了。你只是个荆州军都尉兼水军大都督,王睿才是刺史,统管荆州军政。再说王睿那么要面子的人,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呵斥他不能识人,不是当众打王睿的脸么?可能是太着急了,一直很沉稳的蔡瑁居然说出犯上的话语,也是少见!

  王睿的脸由白变红,再由红便黑,越来越黑!王睿心道,我还是不是荆州刺史了?放几个小兵还要通过你?你不也是我的手下,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正想反驳蔡瑁,其他人说话了。

  蒯良看到蔡瑁越说越不对了,于是站起身来道“德珪言重了。些许小卒何足挂齿?荆州带甲之士十数万,将千员,少之三人又能如何?况此三人能否成将还在两可之间,如何能像德珪说的那样严重。袁术为南阳太守,亦是刺史大人属下,如何有敌对之说?吾观袁术仅有些许小智,三五兵卒视为大将,可见其南阳军卒何其不堪。倘若来袭,必不堪一击,德珪无需多虑!”

  王睿听的这叫一个舒坦,还是蒯良说的对,这三个人哪有蔡瑁说的那么重要!就算他们三个过来,荆州军十万,一人一口吐沫也淹死他们了!

  于是王睿道“子柔所言极是。德珪多虑了,汝为荆州大都督,十万精兵还怕此三人否?袁术好谋武断,冢中枯骨尔,况为下吏,量其不敢以下犯上,此造反也!不说袁公路,彼等再看此参……”

  蔡瑁听的蒯良的话语,忽的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察觉自己凯越了。王睿虽是儒士,但能坐稳刺史者岂是软弱可欺之辈?于是蔡瑁向蒯良第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蒯良微微颔首。见王睿未抓住不放,蔡瑁长出一口气,加入阿谀奉承的大军,对王睿的人参大加赞美!

  时间如梭,一转眼已耀阳西斜,众官员出太守府回归自己的家中。蔡瑁跟随大流,信步走回自己的府邸。

  在府邸稍歇片刻,便启程奔蒯氏府邸去了。

  还好蒯良及时打断自己,让自己没有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不然今日如何能善了?!

  刺史府的官吏都认为蔡氏、蒯氏不和,两家从来都是东家拆西家,互相拆台。但其实两家自始至终都是盟友,互相拆台也是两家商量的一种策略,蒯氏文、蔡氏武,以此分得刺史府所有权柄。再有御下之道在乎平衡,两家也深蕴此道,看似不和,以慰上官,不得猜忌,得获信任。如此才得以在荆州经久不衰,为荆州氏族之首。

  蔡瑁从后门走进蒯氏府邸,仆人引路,在书房见到蒯良、蒯越两人。

  分宾主落座,蔡瑁抱拳当胸道“今日多亏子柔兄相助,不然祸从口出矣!”

  “无妨,你我二家自是盟友,互相帮扶,分内之事,何足挂齿!”蒯良摆摆手不以为意的道,“德珪今日所说三人却有其事?”

  “确有!”蔡瑁答道“三人皆有威武之姿,雄壮之士,大将之才。然彼等不通眼色,倨傲无礼,吾怎可提外人据险要之位,故打压至今。不曾想为袁公路所得,悔不当初啊!”

  “算了,几个武人,奈何不得大局。”蒯良道“德珪,二弟,你们看刺史王睿如何?”

  蒯越道“大兄此言何意?虽通曜公近来越来越贪婪财货,确能重用德珪与大兄。有其顶在前面,得保吾等家族长久不衰,何乐而不为?“

  蔡瑁也不理解,蒯良什么意思,于是道“通曜公虽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无雄主之姿,然安定荆州足矣。吾等分其权柄,掌控荆州,家族得以兴旺。子柔兄是何意?”

  蒯良站起身来道“吾夜观天象,帝星暗弱,将星闪耀,此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征兆也。自灵帝薨,董卓当政,乱世之幕已启,然王睿守成之犬尔,未有雄主之姿,吾等将何去何从,以保家族不衰?”

  蒯良顿了顿,又道“现南阳袁术渐显雄主之姿,识人善任,礼贤下士,其崛起已成不挡之势。然袁术之将星忽明忽暗,不得轨迹,此前景不明,或荣或衰者也。此等人物不必得以家族相托,稍有差池,则万劫不复也。”

  “哦,看来袁术不可轻投!”蒯越道“不过其在南阳愈来愈强,或成仆强主弱之势。若不投效,吾等当早做打算!”

  蔡瑁同意蒯越的话,颔首道“确是如此。袁术在南阳能网罗天下英才,又有名望。招贤纳士,折节下交。投效之人比肩继踵,南阳已现兴旺之势。其治下有民两百多万,二十兵一,则可成军二十万,其一郡之地相较一州也不遑多让。南阳邓县离襄阳只二十里,转瞬即到,若是大兵压境,如之奈何?”


  (https://www.tiannaxs.com/tnw76754/319531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