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 第128章 chapter128

第128章 chapter128


王英道:“我其实也会绣花。不过我暂时不参加了。因为……我考上大学了!”

        她说着露出灿烂愉悦的笑容,  把录取通知书拿给许问看。

        她真得考上了一所师范类大专,学校就在她家所在的城市。

        “恭喜!恭喜!”许问还挺替她开心,随即有些纳闷,  “不过你怎么还没去报到?你不是应该开学了吗?”

        “已经联系过学校了,晚报到几天。”

        王英跟赵刚还有个一岁多的孩子。当时接到通知书赵刚还在集训,她再自私也不能把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扔在岛上自生自灭吧?

        等赵刚回来,去报到倒是还来得及,  不过赵刚每天训练总不能带着孩子。

        两个人一商量,  赵刚去打了休假申请,  想先送王英去报到,  顺便去跟王英娘家人商量一下能不能把孩子放到娘家。

        她家里人大部分都回城了。

        如果孩子放在娘家,  她没课的时候就可以回家带孩子,周末也可以。

        只是她跟赵刚的婚姻不知道能不能受到家人的祝福。而且跟家里几年没见,也不知道父母身体怎么样。若是父母不能帮忙,赵刚也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

        本来学校是不允许这种行为,听说王英是军嫂,  丈夫外出训练不能及时回来,  学校就通融了。

        王英说起这事一脸的骄傲。

        李嫂欲言又止。

        王英看见,明白李嫂想说什么,  开口解释:“李嫂,你放心。我不会再跟赵刚离婚。之前是我不懂事,  给你们添麻烦了。等我毕业还会带着孩子来岛上。宋嫂子你可得给我留个位置。”

        李嫂一听,  笑了,“你变化挺大的。就是,  好好过日子多好!”

        宋宝英也道:“你放心!我说话算话。不管咱们这有多少老师,我都给你留个位置。”

        王英则看着许问:“我有今天,最感谢的人是许问嫂子。”

        许问不光骂醒了她,  还给了她很多学习上的帮助。

        最重要的是,她跟许问学到了新的为人处世之道。

        许问摆摆手:“不用谢我!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只是我觉得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改变。”

        她刚穿过来的时候,非常受不了这个时代很多跟未来相悖的规则,穷到令人发指的生活让她不是没想过摆烂。

        可如果她真放弃了自己,也没有现在的生活。

        王英也一样,如果她没想明白,还跟之前一样怨天尤人,许问就不会帮她考大学了。

        总归,还是得靠自己。

        虽然许问这么说,王英还是站起身朝许问深深地鞠了一躬。

        如路远征所料,他的申请得到了上面的批准。以拉练为名,群岛上以营为单位,出一艘战舰一艘运输舰,数台两栖装甲车,从群岛到鹏城海港绕行一周。

        一周的意思是七天,每天来回两趟。

        等跟地方相关部门协调好,就可以出发。

        路远征申请来一艘报废的运输船改装后,给许问暂时当运输船使用。

        部队对船的质量管控严格,到了一定程度就得报废,型号太落伍了也得淘汰。

        其实报废的船比很多渔民的船都新而且也大。

        路远征改装废弃军船期间,许闻又来了一封信。说他已经回老家把桑小青接了过来,让许问做想做的事,不要因为他束手束脚。

        路远征跟着看完信都啧了一声:“有个哥哥真好!”

        许问也很感动,扬眉:“那是!你要欺负我,我哥第一个不饶你。”

        路远征笑着点头,“不敢。”

        许问:“……”

        就突然地想起了当年,路远征第一次跟许闻见面。

        许闻误会了他俩的关系,要揍路远征,也没打着他。

        真要打架,十个许闻绑一块也不是路远征的对手。

        但,许问知道,哪怕路远征跟她感情破裂,离婚了,他也不会欺负她。

        这一天天气实在炎热的厉害,许问不想做饭,冬生也没在家,她只能自己打着伞去食堂打饭。

        张班长看见许问,脸顿时垮了,“嫂子,连你都来打饭了啊?”

        许问见他一副快哭了的表情,纳闷道:“怎么了?”

        张班长摆摆手,“唉!别提了。我们炊事班现在应该是全营最忙的单位了。全营加起来每顿饭比以前多了三百来张嘴吃饭。”

        “啊?”许问一下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最近也没听说有新上岛的嫂子啊?”

        官兵是固定的,凭空新添的只能是军属。

        “跟新人没关系。以前啊一百多个嫂子基本都在家做饭,到了饭点男人孩子都回家吃饭。报饭的肯定少了许多。尤其是到周末,比现在得少五六百张嘴。很多战士都跑到家属区蹭饭。我们轻快很多。”

        张班长一脸怀念地摇摇头,“现在不行了!现在嫂子们不知道都忙什么,都不管饭了!所有的战士都来这里打饭,不光打自己的饭还打家里人的饭。”

        以至于他们工作量突增。

        倒也不是应付不来,主要好奇什么情况。

        许问没想到会给炊事班增加了工作负担,有点抱歉:“大约因为我出的主意。”

        她把嫂子们现在都忙着搞副业的事说了说。

        岛上的嫂子们现在都沉迷赚钱无法自拔。

        织毛衣的,腌腌菜的,编竹篾的,做木工的,等等,干什么的都有。

        总之所有的嫂子都在忙,过两天就要发第一批货走了,嫂子们现在连饭都顾不上做了。

        “问问嫂子你可真厉害!”张班长由衷夸奖,“连这都能想出来。”

        “只是给你添麻烦了。”

        “这有什么?”张班长摇摇头,“做饭本来就是我们炊事班的责任。既然嫂子们也忙了起来,那你放心!以后我们一定连嫂子们的胃都照顾好!”

        “你可别!”石磊走进食堂,“你再做好吃点儿,我们就连家都没得回了。”

        路远征见许问已经打了饭,就从她手里接过饭缸。

        许问好奇地问石磊:“什么叫连家都没得回了?”

        路远征替她解惑:“这不新学期刚开学?岛上多了很多要上学的小朋友,各个年级都有。咱们小学校又是第一年办学。很多事都是摸索着来,宋嫂子忙得别说做饭都恨不得住在学校里。

        咱们石教导员家庭地位直线下降,都快成‘深闺怨妇’了。”

        许问:“……”

        石磊:“……”

        石磊还没等为自己辩解,许问就开口了。“石教导员,如果这样的话,我不得不说你两句。

        以前你忙的时候,宋嫂子希望你顾家跟你抱怨那会儿,你总觉得自己不得已,还希望宋嫂子全力支持你,多体谅你的不容易。

        现在宋嫂子忙起来了,怎么你就不能理解一下了呢?

        伟人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到你们这儿为什么做饭照顾孩子干家务的都是女人

        跟人家张班长学学,人家张班长都说会好好做饭让嫂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忙自己的事业,你怎么还打算拖嫂子的后腿?

        再说,石教导员,我记得是你当初求我给嫂子们找点事做的吧?你说希望她们不要把目光只放在你们身上。

        现在嫂子们各个独立有自己的事业了,你怎么又不满足了呢?你告诉我你到底想怎样?”

        石磊:“……”

        他就只说了一句话而已。

        被许问这么一顿训。

        偏许问说的都是事实,他反驳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迁怒式看向对照组的张班长。

        张班长习惯性挺直背脊站得笔直,随即看见许问以及她身边的路远征又放松了下来,一脸有恃无恐。

        石磊:“……”

        一败涂地。

        老婆不归家,被许问训了,让路远征这个狗看了笑话,他还得给许问赔礼道歉:“嫂子,我错了!是我觉悟不够,我会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全力配合嫂子们的工作!”

        说罢瞪路远征。

        路远征不看他,狗腿地问许问:“媳妇儿,你看咱们是回家吃还是在这里吃?”

        “回家吧!”

        石磊:“……”

        他真得就是随口一说。

        没有真抱怨的意思。

        现在到成了“不知好歹”的男人。

        清路那天,战舰在前。

        一列船后面是数辆坦克。

        第一趟许问和她那艘改良过的船没跟大部队,因为这一趟是以清路为主。

        这还是许问第一回见暂时属于自己的那艘船。

        说暂时是因为,过段时间等他们生意稳定了,这船还要交回去。

        这是艘小型运输舰,早就淘汰的类型。

        但是当艘普通的货运船绰绰有余。

        就是……

        原本的船身应当是白色或者是绿色。

        现在船身被刷成了彩虹色。

        看是挺好看了,就是有点幼稚。

        而且这颜色在海上应该挺醒目吧?确定不会被海盗盯上?

        船头船尾上还用油漆刷上三个彩色大字:彩虹号。

        等到第二天,许问这艘彩虹船才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路远征上了她这条船。

        “你都不用在前面盯着?”

        “前面那么多领导在不差我一个。再说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百姓都在这艘船上,我觉得保护百姓才是第一要紧的事。”

        许问翻个白眼,“路远征,你官腔这么浓你们领导知道吗?”

        如果路上真发生点什么,许问相信路远征一定会像他说的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但,这样的队伍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太小了,他就是来找她,还说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路远征特别认真地想了想回她:“好像不知道?”

        许问:“……”真是够了!

        路远征看出许问的嫌弃,不甘心地为自己正名:“真是不放心你们。昨天一路过去,大大小小四五个暗礁呢!清理了三个,有两个稍大的也标记了,以后你们出行记得避开。”

        “谢谢解放军叔叔!”

        路远征:“……”

        “我觉得我还可以是解放军哥哥。”

        许问:“……”

        脸皮真厚。

        路途并不长,直线距离连一个小时都没有,加上绕了两下,才差不多有一个小时。

        许问靠岸时忍不住感慨:“没想到我们跟二哥离这么近!”

        “以后周末你想来,我就陪你过来。”

        来这里都不需要请长假,一天时间足够来回,还能一起吃个午饭。

        许问顿时又开心了几分。

        过了会儿,低喃:“要哥嫂能在这里安家就好了!到时候就能爸妈接回来。我就可以每周回娘家。”

        “也不是不能实现。但总能一步步来,你总得让哥嫂先赚到钱再考虑下一步吧?”

        “说的也是。”

        路远征伸出手,掌心朝上递给许问:“走!”

        “去哪?”

        “上岸找咱哥去啊?!你带了一船货不就是为了给他送过来让他卖?”

        “哦!”许问忘倒是没忘,就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那你们也要跟着吗?”

        这也太大阵仗了吧?”

        路远征闻言翻过手腕看了眼手表,“我可以陪你,大部队不动。我们有五个小时的时间。下午三点船队返航。”

        许问这放心,把手搭在路远征的掌心上,跟着他下船。

        路远征特意带了几个战士,帮忙把东西运下船给许闻送去。

        这一批货其实只有部分嫂子的。

        因为有些嫂子要做的东西周期都比较长。

        比如酸菜和大酱,一周肯定是做不好的。

        也就是做衣服、木工、编织等这些嫂子做完了一部分。

        许问找到二叔的住处,但这个点儿二叔在工地上打工。

        许闻和桑小青也不在。

        许问轻叹这就是通讯不便的弊端。

        他们到家门口了,主人还不知道在哪。

        可必须得找到许闻或者二叔,要不然这些货都不知道怎么办。

        许问蹲在路远征身体后方的阴影里,拿他当遮阳伞,努力回想二叔提过的工地具体是哪个。

        还没等想出来,邻居出门倒泔水看见他们,愣了下,随即试探着问:“是许问同志吗?”

        许问点头,“对!我是许问,您是?”

        那人把泔水桶往地上一放,本想跟许问握手,手伸到一半大约觉得自己手不干净,又缩了回去,同时笑道:“你哥许闻搬家了。怕你来的时候家里没人,特意留了个新地址。说你要来的话就给你。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说罢,泔水桶都没拎就跑进了里屋。

        许问:“……”

        她抬头,对路远征道:“咱俩为什么没想到去敲邻居们问一问?”

        路远征:“……”

        “你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以为你可以想起来二叔打工的地方就没愿意再费脑子了。”

        许问:“……”

        许闻的新家挺好找,离这里不远。

        主要特区才成立不久,这里还是小城市,市里一共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

        许闻这回租了个沿街的二层商铺,一楼卖吃食二楼住人。

        桑小青看见许问特别激动:“问问!可把你盼来了!”

        “嫂子,在这里还适应吗?”

        “嗯,很适应。你跟小征先做,我给你们倒碗冰水。”

        四个人围坐在方桌旁。

        桑小青所谓的冰水其实是冰糖水。

        鹏城也是一个一年到头多数都是夏季的城市。

        许问跟路远征在外面晒了一遭,喝一口冰凉甜口的水,心里由内到外的舒坦。

        桑小青看他们爱喝,笑着道:“这制冰还是你哥跟你学的。很多来这里吃饭的工人就好这一碗冰水。平时摆在外面,过往的人也会买。别看一碗就五分钱,喝的人多了一天收入也不少呢!”

        桑小青以前都是赚工分的,一年到头算两回帐。出嫁前娘管钱,出嫁后婆婆管钱。一直到盖好房子分了家,才自己管钱。

        当家了才知道多不容易,家里那么多事只有这么一点儿钱,往往还不得一分钱掰成几块花。

        来鹏城以后,跟许闻租了这个小铺子。起早贪黑累是累了点儿,但是每天都能看见有钱进账的感觉真好。


  (https://www.tiannaxs.com/tnw65659889/78990466.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