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 第164章 chapter164

第164章 chapter164


夏天,  在彩虹岛,难得有这样的天气。

        太阳躲在乌云后,海风凉爽。

        傍晚收工后,  沙滩上很是热闹。

        冲浪或者打排球的战士们。

        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的孩子们。

        坐在沙滩躺椅上正在干手工活的嫂子们。

        大家说笑闲谈,时不时目光会落向远处的孩子。

        这种时候自然少不了许问。

        事实上她才是个那个c位。

        许问半躺其中一把沙滩椅上,  两边的躺椅上各坐着三个嫂子。

        有纳鞋底的,  有缝制婴儿衣服或者鞋子的,  还有在勾些毛线玩意。

        还有的嫂子,  再处理黄瓜,豆角,准备腌制咸菜用。

        “像这种天气,  在这海岛上是真舒服。”

        “可不是?如果天天这样就好了!真想一辈子住在这里。”

        “那还不简单?等你家老刘退伍,  你们干脆别回老家了,  就在这里定居好了!”

        “如果不惦记家里的公婆,  我还真愿意。在这里多好?没有家里那些破事。”

        “好什么呀?你现在在这里觉得幸福无非是你们家大刘一个月大几十块的津贴,你自己有十块钱的补助,  还能做些手工赚点日用零花钱。孩子在这里能免费上学,管吃管住,  没花钱的地方,  你当然觉得舒坦。等大刘退伍了,  津贴没了,  补贴没了,  让你在这里你待的下去?”

        那个说要在这里长住的嫂子瞬间被劝退,“你要这么说的话,  真就不想留了。毕竟再好看也得填饱肚子啊!在这里最多能解决温饱。”

        “说真的。要在这里要像鹏城一样,能打工的话,我都想留下。”

        大家叽叽喳喳讨论海岛上的好和不好,  许问就静静地听着。

        “问问嫂子。”

        被点名的许问睁开眼,茫然地看了眼叫她的嫂子。

        是刚才那个清醒发言劝退人的嫂子。

        许问思索了几秒,从记忆中调出她的名字,好像叫焦木兰。

        应该是今年第一次随军来彩虹岛的嫂子。

        只有这些嫂子,许问接触的少,不是很熟。

        焦木兰人如其名,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飒。

        据说是武术世家出身。

        她会不会武许问不知道,倒是一手绣工了得。

        她会加入到嫂子们赚钱的队伍不是因为缺钱,单纯为了合群。

        就是那种,大家都干了我也干吧的思想。

        但是她不会别的只会绣一点简单的图样,想了半天,想了个取巧的办法。

        在鹏城批发了一些蓝边的四方白手帕回来,用彩线往角上绣字。

        每个角只绣一个字,比如百家姓,或者这年头孩子们流行的名字。

        比如赵钱孙李,或者鹏、龙、凯、红、翠、娟这样的字。

        有句话叫“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这么糊弄事的手帕销量反而出奇的好。

        许问觉得大约因为在八零年虽然已经能买到卫生纸这类一次性用品,但对百姓来说其实没那么普及。

        最起码许家人上厕所,多数是用旧报纸或者许切和许问之前用过的作业本。

        平时吃饭擦嘴擦手,或者像给春生擦口水以及吃饭弄脏的小脸,多数还是用手绢。

        市面上,老百姓们常用的手绢基本就那么几个款式,很容易混淆。

        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示就能区分开来。

        所以才这么受欢迎吧?!

        许问“嗯”了一声,看着焦木兰。

        “嫂子,你怎么想?以后能路营退伍了你也会回老家吗?”

        许问想了想摇头,“路远征是军官,一般情况下不存在退伍一说。倒是有可能转业,但依照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除非身体不允许,否则可能性不大。”

        焦木兰啊了一声,“原来军官跟当兵的不一样啊?”

        她还是第一次知道,以为都是一样的。

        许问点头,“军官如果不服役了是转业没有退伍一说。一般士兵们,到了年限才会退伍……”

        这些一开始许问也不懂,在随军久了自然慢慢都了解了。

        当初这些,似乎还是李嫂她们给她普及的。

        焦木兰听完,思索了一下,总结道:“军官就是吃公粮的,士兵就是临时工呗?”

        许问:“……”

        这话说得,她竟然一时间没法反驳。

        想了想,许问纠正她:“不是临时工,是合同工。”

        焦木兰当然不懂什么是合同工。

        “合同工不是终身聘用制,而是约定年限聘用制。比如一次签三年或者五年。在这期间待遇是职工待遇,津贴假期什么都不少。但是合同到期后,如果不续约自动解除劳动关系。”

        “不愧是大学生!”焦木兰朝许问竖起拇指,“这话说的真有学问。”

        许问:“……”

        聊起这事,许问突然想起,再过三四年,就要出85式军装了,到时候军衔又会重新启用。

        那个说想长住的嫂子叫李玉兰。

        她追问许问:“问问嫂子,你说等这合同,不是,退伍后,我们还能留在岛上吗?留在岛上我们还能养活自己不?”

        “当然可以。”许问肯定道,“大家都这么勤劳,凭自己的双手无论在哪都能吃上饭。”

        李玉兰皱眉,“可是像木兰嫂子说的那样,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们怎么养活自己?”

        她是真的喜欢海边。

        “怎么什么都没有?只是暂时还没开发而已。你们看报纸应该也主意了,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土地分包到户。慢慢很多地方也会开始土地租赁。

        到时候,你们可以在岛上租一片土地来种。也可以在渔场打渔为生。”

        “哇!问问嫂子你怎么什么都懂?”

        许问:“……”

        不能白活两辈子不是?

        当然,实话有时候也不能实说。

        许问笑笑:“怀孕那会儿什么都做不了,没事就看看报纸和书。”

        “难怪!”李玉兰感慨,“好希望咱们彩虹岛早点发展起来。我们家王斌同志今年该退伍了。我太喜欢这里了,不想回老家。”

        “会越来越好的。”许问笑道。

        心中突然又有了一个主意。

        几个嫂子又瞎聊了一会儿,无非是一些东家长西家短。

        许问闭着眼,一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边在心里盘算她彩虹岛的商业计划。

        没过一会儿,突然下起了雨。

        沙滩上顿时乱成一团。

        战士们还好,淋雨是小场面,不慌不忙的收拾东西往回走。

        军属们就没这么淡定了。

        嫂子们手忙脚乱的收拾自己的家伙事,眼睛在沙滩上乱瞟,焦急的喊孩子的名字。

        孩子们也跟无头苍蝇似的分头找自己的父母。

        许问虽然没大喊大叫,也第一时间站了起来在人群里搜索冬生的身影。

        同时冬生也在找她。

        母子俩的视线很快在空中相遇,冬生奔向许问,和她一起挤在许问刚打开的遮阳伞下。

        沙滩上的躺椅和伞都是岛上的官兵们自己做的,防水性还好。

        其他嫂子和许问一样,找到自己家孩子第一时间叫来伞下。

        可是人多,伞少眼看就不够用。

        有一家三口出来的,男人把上衣一脱,撑在老婆孩子头上,一家人往家属区冲过去。

        但是像许问母子俩这样的,就有点束手无策。

        男人光着膀子没问题,女人不行。

        再说很多嫂子们都是带着活出来的,篮子里的东西不能淋湿。

        许问没干活,只她跟冬生两个。

        许问低头跟冬生商量,“咱们俩什么东西都没拿,可以往回跑。你怕不怕淋雨?”

        冬生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怕淋雨,但是,你不能淋雨。出门前爸爸说,如果下雨让咱们等着他会来接咱们。爸爸还说你刚出了月子不久,身体还不太好,淋雨容易感冒。”

        许问:“……”

        这样的好意,许问感动也不忍心拒绝,伸手在冬生头顶揉了一把,“谢谢你们。”

        这一比划才发现,冬生又长高了。

        刚相遇那会儿,冬生身高才到许问的腰。

        这不过两三年功夫冬生个子蹿了这么一截,直接到许问的胸口了。

        许问又比划了下,感慨:“再过两年你就要比我还高了!”

        冬生抬头看了许问一眼,点头:“到时候我就能像爸爸一样保护你了!”说完,自己又纠正了下自己,“爸爸保护你,我保护妹妹!”

        许问:“……”

        她含笑:“我们一起互相保护。我和爸爸保护你们,等你长大了也保护我们。”

        话音刚落,许问就看见了人群中的逆行者,她家路营。

        路远征手里拿着雨衣雨鞋,手里撑着一把伞,快速向这边移动。

        焦木兰练武的,视力比一般人好,也看见了,啧了一声:“没想到路营这么会心疼人。我家老王就没这觉悟了。”

        她说话的同时,半点不客气地把刚绣好的手绢顶在头顶,感慨了一声:“靠男人还不如靠自己啊!”就冲了出去。

        许问:“……”

        路远征很快到了跟前,把雨衣跟雨鞋递给许问,然后给了冬生一个折好角的蛇皮袋。

        冬生拿着蛇皮袋,翻来覆去看了看,问路远征:“爸爸,为什么妈妈有雨衣雨鞋,我只有袋子当雨衣?”

        “妈妈是女同志,才生完妹妹不久,身体还没养好,淋雨容易生病。你是小男子汉,怕这么点雨?”

        冬生:“……”

        大伞下,其他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许问把雨衣递给冬生:“我可以的。你要穿吗?可能会有点大?”

        冬生小大人似的叹口气:“算了!谁让不是个女孩来着!”说完顶着他的编织袋小雨衣冲进了雨里。

        路远征犹豫了下,没追,给许问撑着伞,另外一只手还搂着她的腰,以防她摔倒。

        这时更多的“逆行者”往这个方向过来,都是来接老婆孩子的。

        许问还在其中看见了王斌。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明显他跟焦木兰错过了。

        许问告诉了路远征,路远征喊住王斌,让他回去。

        后来,有次聊起来,许问问焦木兰:“是不是事实证明,你家老王还是能靠得住?人家还是去接你了。”

        焦木兰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又没接到我,证明还是靠不住。”

        许问:“……”

        只能说,就那么一条路,两口子能走岔劈了,也是种缘分。

        回到家,路远征煮了红糖姜水给许问和冬生。

        许问本想说自己没事,结果没等开口,先打了两个喷嚏。

        冬生捧着碗,摇头,“爸爸果然没骗我。你穿着雨衣雨鞋打着伞还能感冒!我们爷俩淋着雨回来都没有事。”

        大雨倾盆,冬生那件简易的编织袋雨衣根本无济于事,最多遮遮脑袋。

        路远征为了照顾许问,大半身子淋湿回来的。

        许问:“……”

        路远征指了指冬生:“喝你的红糖水,少说话。”转脸嘱咐许问,“喝完去洗个热水澡,我去看看女儿。”

        为了让许问好好休息一会儿,刚才是他在家带孩子。

        看见下雨把小夏初放在家里,冲出去给许问送伞的。

        许问捧着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水,在思考雇保姆这事的可能性。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性质问题。

        尤其是路远征职位身份在这,雇保姆有点敏感。

        许问只能作罢,老老实实上楼去洗热水澡,顺便招呼冬生快点喝,喝完也得洗热水澡。

        等许问出来,路远征刚伺候完他小情人,洗了把手,拿了毛巾再给他大情人擦头发。

        许问坐在窗前,任他折腾自己的头发,看着窗外的雨帘,开口:“路远征,我们也搞招商引资吧?”

        路远征“嗯?”了一声,“不是讨论过这个问题?”不太现实,拿什么吸引资本入驻?

        “那是之前。今天跟嫂子们聊天,一个叫李玉兰的嫂子给我了灵感。她说她爱人今年就要退伍了,但是她很喜欢彩虹岛暂时不想回老家。”

        路远征反应很快,瞬间懂了许问的意思,“你是说,鼓励退伍老兵留岛?”

        “对。”许问点头,“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劳动力!各个能吃苦耐劳不说,政审也绝对没问题。如果他们拖家带口当第一批岛民,最起码省了你们很多工作。”

        路远征想了想,认同许问这个观点,只是不太现实。

        “想留下的到底是少数。咱们这在外人眼里可是穷山恶水。最重要的是得背井离乡。当兵期间是没办法,这都退伍了,哪有几个不想回到父母跟前尽孝的?”

        “把父母接了来呢?”

        “我们这些人跟你上辈子不一样,多数都不是独生子。家里肯定还有其他兄弟姐妹。除非像你把许家人弄过来一样,举家搬迁。”

        许问不说话了。

        这不现实。

        当兵的多数都是老百姓,就指着那一亩三分地生存。

        而且,大部分人的祖宗亲戚就在家附近,怎么抛弃那么多亲友举家搬迁到这么远的地方?

        过了会儿许问不甘心道:“总有人喜欢这里愿意留下。比如李玉兰嫂子。再说,如果这里一个月能赚到在老家一年赚的钱,我就不信没有人想留下。”

        这点路远征不反对,“那你得加油让他们实现这样的月收入。”

        许问翻个白眼,“凭什么是我的工作?难道不应该是你跟石磊的?”

        路远征也没拒绝:“我努力!但是还得需要夫人的帮忙!”

        许问:“……”

        两个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路远征给许问擦干净头发之后,还得去把冬生从浴室里弄出来擦干净。

        弄干净冬生,还得自己洗澡,然后做饭。

        比起解决其他人退伍后的去留问题,他得先解决自己家的温饱问题。

        许问托着腮,已经有了主意。

        她第一个目标是罗泽民。

        正好,明天周六,去跟罗泽民谈谈。


  (https://www.tiannaxs.com/tnw65659889/7895526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