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 第189章 chapter189

第189章 chapter189


心疼得朱美珍只咂舌,  一边骂他们兄妹花钱大手大脚一边夸电视好看,冰箱方便,洗衣机实用。

        许问乔迁当然也要温锅。

        许家这么多人把不大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

        这还是以许切为首的孩子不在家。

        许问刚装修的新房,  朱美珍不让那几个皮小子在房间里玩,怕他们把家里弄坏。

        许切正好到了不愿意听大人说话的年纪,嫌朱美珍念叨着烦跑出去玩了。

        许切就是孩子头,  他一走,  元宝冬生都跟着走了。

        可惜春生太小,大孩子们嫌他跟不上,  不带他玩,伤心的哭了好一会儿。

        夏初倒还好,感觉哥哥不在麻麻是她自己的。

        然而刚爬到许问膝盖上,  就被路远征拎走了,  “麻麻肚子里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你不能压她。”

        夏初一听自己好不容易守到麻麻还得跟小弟弟和小妹妹分享,  也伤心地哇一声哭了出来。

        不过哭了几声,  就乖巧地待在路远征怀里。

        好在,  爸爸还是自己的。

        一家人被逗得哭笑不得。

        朱美珍看着彩电,听着洗衣机转悠,  还是心疼:“有这一万块钱干点啥不行?在老家都能盖好几套五间大瓦房了!你们买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

        许问劝她:“妈,钱赚来就是花的。要不然咱们这么辛辛苦苦赚钱做什么?”

        朱美珍不认同许问的观点,“钱哪能一边赚一边花?存在手里才放心。再说了,你现在倒是花的痛快了。这冬生大了上学得花钱吧?以后娶媳妇儿你得出彩礼出家具吧?条件好了你还得给他买套房吧?

        小夏初也一样,就算不用出聘礼,  你总得给她置办嫁妆吧?何况你肚子还两个。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不都得养活?”

        许问:“……”

        “妈,你这也想的太远了吧?”

        桑小青倒是跟朱美珍差不多的想法,  “咱当父母的肯定都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我跟你一哥商量了,等还完房贷,我们就给春生攒老婆本。”

        许问摇头:“我拒绝给孩子打工。我的钱是我赚来的,我身为父母有养他们的义务,也应该在我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但这不代表我会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来成全他们。我能赚到钱过上好日子,我觉得我的儿女他们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当然,如果我有能力,我不介意给他们出房出彩礼钱。但是我没能力的话,他们只能靠自己。”

        路远征插话,“媳妇儿,你也可以靠我!我赚钱不如你多,但是稳定。”

        许问:“……”

        坦白说,路远征的条件已经很好了,年纪轻轻已经成了副团长,工资待遇比一般人强了许多。只可惜娶了许问这么一个人生开挂的,以至于在经济方面成了弱势一方。

        许望和稀泥:“你们吵这干什么?每家有每家的过法。娘,你们那时候都穷,大家习惯节衣缩食过日子。可现在条件好了嘛!过得好点怎么了?一万块对咱们魏庄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

        问题许问是一般人吗?她一年下来赚几个一万块?她这么能赚钱总不能抠抠搜搜吃咸菜度日吧?至于养孩子,就路远征跟许问这收入,四个孩子也过不差。”

        本来许秋石是支持朱美珍的,听完许望的话也劝朱美珍:“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瞎操心了。”

        朱美珍:“……”

        她说不过儿女还说不过许秋石?

        朱美珍没好气地白了许秋石一眼:“你装什么好人?有本事你也赚钱让我敞开了花?省得我让这些没良心的说我抠抠搜搜。”

        许秋石:“……”

        许望:“……”

        许问:“……”

        路远征跟谢德春两个女婿对视一眼,连忙转移话题。

        “爸,今年庄稼怎么样?”

        说到地,许秋石顿时又行了,滔滔不绝:“咱们岛上这地比魏庄的地肥不少,种啥长啥可好着呢!就是这个气候不太行。暖和了庄稼是长的快!但是就是长的太快了,结的粮食感觉像是……”

        许秋石皱了皱眉,不知道怎么形容,只道,“反正即使一个种法,这里的麦子也没咱北方的麦子磨出来的面劲道。大米也没咱们北方的香。”

        许问听完建议:“爸,那要不你试试换成种水果蔬菜?种地也不一定非得种粮食对不对?”

        许秋石下意识拒绝:“那不行!不种粮食吃什么?庄稼人种地当然就得种粮食。”

        “爸,不是这样子的。应该是什么合适种什么。你看咱们岛上这气候这土壤,种出来的瓜果是不是比你在魏庄的时候种的甜?”

        在魏庄公社,人们不舍得花钱买水果,往往到了春天会在田间地头庄稼空里种一点瓜果。

        一般都种一些好管理的,比如甜瓜、西瓜。

        也有的人家会在自家院子里种一两颗果树,石榴居多。然后是桃子、杏多些。

        其他像无花果苹果梨也会种,还有大枣。

        彩虹岛盛产的水果当然跟魏庄不一样,多数是热带水果,比如香蕉。

        不过许秋石不懂这些,仔细咂摸了下许问的话点点头,“你别说!这南方的水果确实甜。水也多。”

        别的许秋石吃的少,那甘蔗可是吃过的,北方的甘蔗干巴巴的不怎么甜,但是彩虹岛上的甘蔗,那叫一个甜美多汁。

        “所以说适合的土地上才能长适合的东西。这不代表就要没饭吃了。比如说你种了香蕉,可以把香蕉拿到街上去卖掉换成钱然后去买北方的大米吃。”

        许秋石一拍大腿,“对哦!现在能做买卖了!”

        朱美珍不认同:“那也在这里买不到北方的大米。”

        从北方倒腾大米过来卖,那叫投机倒把!

        个体户逐渐开始合法,但也没完全合法,还在逐步开放。

        许问点头:“暂时是这样,慢慢在这里能吃到所有北方盛行的食物了。”

        仔细一想,经济腾飞带来的便利真得很吓人。

        足不出户,凭一部手机,能买遍全世界的东西。

        在这个年代,确实是想都不敢想的。

        许秋石在儿女的劝说下,决定等收了这次的粮食,改种一些当地生产的蔬菜水果试试。

        如果他赚钱了,就带着他的村民们发家致富。

        现在他们新日村人口可是越来越多了,虽然还不到新月村人口的一半,但是新日村是逐年增加的。

        新月村就不一样,不接纳外人。

        “等我赚钱了,眼红死那个娄汉山!”许秋石愤愤道。

        许问含笑摇头。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真得是越来越像小孩。

        这么大年纪了吵个架能持续这么久也是厉害。

        8月份,长江号回来了,接走了路远征,说一出去就要半年。

        路远征一直没说自己去是干什么,但是许问问询过魔镜。

        80年年代还没有护航一说,但,许问觉得路远征他们出去转这一圈的意义跟护航差不多。

        主要是护送我们国家的商船,打击清理海盗的。

        许问算了算时间,路远征回来差不多她就该生了。

        分离难免还是舍不得,但是这次稍微好接受一点儿,因为路远征得了空就会给她打电话。

        许问坚持要做卫星电话就是为了摆脱有线和无线的束缚。

        不过不知道是卫星技术不成熟,还是手机技术不成熟,偶尔也会出现电话无法接通或者通话中有噪音的情况。

        即使这样,他们都很知足了。

        每天最少能通一次电话,互诉思念。

        路远征是除了想许问没什么可说,他既不能说去哪也不能说现有坐标。

        两个人打电话基本都是许问叽叽喳喳,说着每天的日常。

        多数时候路远征都是安静地听着。

        许问知道这对路远征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慰藉了。

        闲下来的许问,除了时不时看看厂里的账本,去厂里转转之外,多数时候都闲着。

        像当初带冬生一样,带着小夏初瞎玩。

        小孩子往往都没觉,怕夏初打扰许问休息,朱美珍经常会接了夏初跟自己一起睡。

        有时候夏初想许问了也会跟许问一起睡。

        一般情况下,等许问醒了,家里只有她自己,起床洗漱收拾完屋子,去自己的菜地果园转转。

        鸡鸭什么都给朱美珍了,她的榴莲树也因为台风断了些枝,如今果实明显变少。

        想做饭了就自己摘些蔬菜回去做,不想做了就,就挤个牛奶拿到朱美珍那边煮,顺带看看小夏初。

        奶牛如今送给营部了,四头奶牛,差不多够给战士们供牛奶喝了,不够的话就轮着。今天给一连明天给一连。

        只留了一头小奶牛让许秋石养着。

        偶尔小夏初跟她睡,就会早起。

        醒了还能给冬生做个早餐,一家口吃个早餐后,还能当个好妈妈送冬生去上学。

        冬生已经习惯多个小妹妹了,也不介意再多个小弟弟小妹妹。这回许问怀孕他不但没闹情绪还特别懂事的照顾许问。

        赶时间他早起后会去朱美珍那吃饭,要不然就去豆豆家蹭饭。如果不赶时间他会自己煮个早餐,还给许问留一份。

        经常会用歪歪扭扭的字给许问留纸条,嘱咐她记得吃早饭。

        会写的汉字就写,不会写的用拼音,拼音也不会的就画画。

        解决完早餐后,许问会自己带夏初,因为许秋石跟朱美珍要去地里摆弄庄稼,什么除草捉虫。

        天不太热的时候,就带着夏初乘着屋船去海上晃。

        如果热了就去工厂的办公室待会,处理下工作。

        办公室也好,车间也好,只要对温度没要求的,通通安排了满满的冰块和风扇一起降温。

        再不然就坐着船去鹏城。

        去看一叔,去许闻家混吃混喝,或者找许望聊天玩,顺便还能做个产检。

        一叔真有第一春了。

        许问见到了新的一婶,看年纪应该跟朱美珍差不多大。

        也许是因为保养的好,也许是真年轻。

        看起来很温柔,说话细声细气。

        一叔的土特产铺子也是生意越来越好。

        现在军嫂们的特色收工特产已经只在他店里占很小的比例。

        一叔往周边省市寻摸特产再弄回来,不过因为有可能涉及投机倒把,尽量都去经济特区进货。

        许问他们这次从魏庄回来,还帮他带了一些北方特产供他出售。

        来一叔店的都是国外或者对岸的人,也有在这里打一年工,临回家了买些当地特产带回去。

        生意还算挺红火,就是跟许闻和许望比到底有差距。

        但是一叔年纪在那,不可能再像许闻许望那么拼。

        许问为了照顾一叔也给他把户口迁了过来,等彩虹岛能落户,给他落户到彩虹岛,近了好照顾。

        新一婶,手艺很好,煲一手好汤。

        许问每次来看一叔,喝一碗还能走一些。

        许闻最近不在鹏城,忙着在省城弄他的分店,上正轨之前都回不来。

        鹏城的饺子馆都是桑小青在打理。

        说是饺子馆,其实最特色的是饺子但已经主打各种家常菜。

        店铺一扩再扩。

        饭馆里雇了个炒鲁菜的大师傅,一个包水饺的,两个服务员兼收银员,还洗碗和打扫卫生的。

        正好七个。

        桑小青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老板娘,忙的时候会帮着收收钱,不忙的时候也就对对账,在店里转转。

        小日子越来越滋润。

        许望的店没有越开越大,但是越开越高端,最近也是在忙活张罗着去其他城市开分店。

        不过还在选址中。

        事实上比起许闻,许望店里的生意可以算的上冷清。

        一天也没多少客人,但随便一个客人在店里的消费额能抵上许闻一顿饭赚的。

        许望的店越来越往精品方向做,越卖越高端。

        许望已经从学校毕业了,还考虑再去国外进修。

        只是现在生意抽不开身,还不能像桑小青那样只当甩手掌柜。

        更做不到像许问这样基本不受生意约束。

        做过生意开过店的人都知道,说是当老板更自由不受人管,事实上想赚钱是更没自由。

        哪有开门营业还天天关门的?基本上只有小空没有大时间。

        就是桑小青也得在店里盯着。

        唯独许问,都当到厂长了,还不太用自己管。

        大约许问付出过最多的,也就推销尿不湿那会儿了。

        尿不湿已经是供不应求,不需要许问再四处跑。

        说起来还得感谢嫂子们,她们把许问的尿不湿带到了全国各个城市。

        当然也许问也特别大方,都给她们发了提成。

        如今有郭建业负责运营,路远征他们财务部的人也调了人过来负责记账。

        许问只偶尔过去问问生产情况而已。

        罗泽民的打印机厂也是越来越红火,已经成了世界级的打印机公司。

        许问偶尔帮着出点主意,坐等分红。

        生产手机的军工厂也在紧锣密鼓的生产销售中。

        那里更不需要许问插手,只能年终收钱。

        如果按照许问的性格,她现在完全可以躺平,天天带着一双儿女四处旅游。

        赚来的钱时不时投资个房产,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将来也有孩子的老婆本和嫁妆钱。

        可惜,人活一辈子除了主动卷还有被动卷。

        离85年还剩两年半。

        要不是因为怀孕,她真就把酒庄做起来。

        不过做酒庄得找懂行的人,否则就靠许问,她生孩子的时候怕是兼顾不上。

        还有个省事的办法。

        听着消息,一旦82年的葡萄被做成酒,直接买回来放着等升值。

        但是,关税有点贵。

        如果不做酒庄还能做什么呢?许问最近一直在琢磨。

        房地产肯定赚钱,但她手里这瓜两枣放在县城可能算个小富婆,放在房地产界,啥也不是。

        日常大家的货币单位是元,在房地产货币单位是万元。

        几百万几千万,许问只有几万。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谁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点点的来。

        许问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的转着遥控器,有些愁。

        只一个尿不湿可养不起彩虹岛这么多官兵呢!

        再说他们将来的财务肯定也不会是营为单位。

        如果路远征再往上升一下,那整个群岛都是他管。

        要养活整个群岛的兵哥哥们,得多少钱?

        当然,主要原因是电视没什么好看的。

        良心话,80年代电视剧最大的优点就是没广告。

        82年,广告还没盛行。

        就是电视剧什么对许问来说都是老掉牙的,她不咋想看,有些无聊就想生意的事。

        生意的事暂时没头绪,又有点发愁。

        干脆把电视关了,起身想活动活动,突然手机响了。

        厂里打来的。

        “你说什么?”许问皱起眉。

        “有个工人不见了。”

        许问:“……”

        “你别急,先把话说清楚。”

        许问为了方便厂里找她,在厂里放了一部电话。

        用的是卫星通话技术,但是外壳跟普通电话差不多就是没线。

        她弄了两部,罗泽民厂里也一部。

        至于营部,不需要她捐赠,会配发。

        许闻跟许望店里有有线电话。

        也就海岛上才没有信号。

        厂里的人打电话来说,一个叫王秀的女员工迟迟没来上班也没请假,小组长就回宿舍看了眼,结果人也不在宿舍。

        她汇报给领班,领班安排宿舍里不用上工的姐妹们都出去找了,但是没找到。

        郭建业恰好上岸办事了,她们只能来麻烦许问。

        许问简单的安抚了几句,把电话挂了,穿衣服出门。

        一百来个工人,都是她从老家带来的,除了给他们发工资以外,许问也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她们的人身安全。

        理论上来说,在彩虹岛上安全不是问题。

        目前这座小岛,依旧地处偏僻,岛上很少有生面孔出没。

        除非自己离开彩虹岛。

        许问开着电动车往厂里赶,一边赶一边试图搜索记忆想弄清楚这个王秀到底是谁。

        来的人太多,桃源村那几个许问肯定是认识的,但是其他队的对许问来说就是生面孔了。

        搜索无果。

        许问一到尿不湿厂门口,车间领班已经焦急的等在大门口。

        “许总,你可来了!”领班说着跟在许问身边往车间里走。

        “你先跟我说下这个王秀的情况。”

        “王秀是六大队的,现在叫六村。还不到十九岁。平时干活认真仔细,就是人有点闷,不怎么讨喜。她很少会和身边的工友或者宿舍的室友聊天。所以才一直到到上工才被发现不在车间。”

        “确定岛上每个地方都找了吗?”

        领班摇头,“现在找的人还没都回来,不太确定具体情况,但是第一遍搜索,确实没发现什么。”

        “光休息的人不够,把机器停了,让所有的人出去找。另外,你问问谁跟王秀关系比较好,或者跟她一个生产队比较熟悉她的都给我叫来。”

        领班应声而去,许问回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办公室来了个人。

        一个年纪大点的妇女,两个一十来岁的姑娘。

        妇女是王秀的亲戚,算是王秀的婶子。

        另外两个,算是跟王秀关系不错的工友,其中一个在老家的时候就认识王秀,算是发小。

        个人都是一脸担忧。

        王秀婶子先开口:“许总,我们秀秀一向是个好孩子。她干活勤快本分,人也不爱说话,不是个乱跑的人,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剩下两个人都点头附和。

        其中一个开口:“许总,我跟秀秀是发小,她真得不是坏姑娘,就是性子比较慢,不爱计较,大家都喜欢欺负她。她一定不是自己走的。”

        剩下一个说辞也差不多。

        都说王秀是个老实姑娘,突然消失一定不是胡闹。

        “你们别急,我知道她是个好姑娘。也一定会负责到底。但是你们只说她好,对咱们找到人没有实质性帮助。你们好好想想,最近王秀有什么反常?她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谁欺负她了吗?”

        个人俱是一脸茫然的摇头。

        王秀婶婶道,“没有啊!她昨天还给我送了几块点心,说是从鹏城回来带的。”

        “我也有。”另外一个室友道,“她最近好像经常外出。”

        发小也道:“对!你们这么说我想起有什么不对了。我跟秀秀从小就认识,秀秀家里条件很不好,所以她总是特别节约。从小就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不买东西就不买东西。

        最近确实不太像风格,每逢休息日必外出,每次回来都会买新衣服,还会带一些水果点心都给我们分一分。”

        舍友补充:“不只周末,偶尔上晚班她早上也会外出的。”

        许问的尿不湿厂是两班倒,早晨七点到下午点,以及点到晚上十一点。

        发小一拍脑门又想起一件事:“她最近信件也多。以前就是跟家里写信,一个月最多两封信,现在她一周都能两封信。”

        许问听得皱眉,问她们:“她是交男朋友了吗?”

        听她们个人的描述,这不是恋爱中的女生会有的样子吗?

        结果听见许问的提问,个人齐齐摇头。

        小婶婶是不知道,到底是长辈,这种事王秀秀一般不会主动跟小婶分享。

        发小是不确定,“没听她说过啊!”

        倒是舍友有些犹豫,“虽然她没有说过,但她好像是跟一个男同志走的很近。咱们厂不是有电话吗?我最近感觉她经常打电话,而且总是说说笑笑的。”

        许问按在厂里的电话是允许工人使用的。

        一般家里有急事的会打电话来厂里找人,或者自己很想家了也会打个电话回家。

        不过有规定不能长时间占用电话。

        倒不是许问抠门心疼电话费,主要厂里人多,每个人都用很久电话的话,其他人就没法用了。

        毕竟休息时间一共那么多。

        再说万一有生意电话打进来呢?

        许问本想装两部电话的,可现在电话还没到普及的时候,制作成本过高,军内都还没普及,许问不好意思再多要。

        要不然,她还想给许秋石跟朱美珍也按一部电话。

        想真正实现通话自由,还得等一阵子。

        许问又问了她们几个问题,心里大约有数了,让她们个先回去。

        等人都走了,她屈指在桌面上轻敲,细细琢磨了一下,给许望和桑小青各打个了电话,让她们想办法帮忙找找人。

        目前还不到报失踪的程度,也不知道人到底去没去鹏城。

        许问直觉王秀秀不在彩虹岛了,许问抬腕看了眼表,还不到客船靠岸的时间,也没法问船夫。

        等了许久,去找王秀秀的员工全部都回来了,如许问所料,岛上没找到。

        这么多人不敢说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角落,但,只要王秀秀不跟当初的冬生一样找个犄角旮旯钻进去藏着,那就一定是不在岛上。

        不在岛上能去哪?

        许问皱眉。

        眼看天都黑了。

        一个姑娘家要真出点什么事,许问着实不好给她家里交代。

        许问让大家先都去吃饭。

        就算找人也得吃饱了才有力气。

        她自己到朱美珍那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到码头去等客船靠岸。

        船夫跟售票员整天来来回回接送岛上的人,跟大家都很熟了。

        岛上这千多口子人,他们不说都认识,最起码也都脸熟。

        果然,售票员听完许问的描述,哦了一声,“你这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你说的这个姑娘确实早晨跟着我出门的。不过她好像没回来。”

        许问心里咯噔一下,眉头皱起,“没回来?她在哪个城市下船的?”

        如今客船到的地方可不少,终点是鹏城。

        售票员仔细想了想,不太确定道:“好像是鹏城。”

        她只能有印象今天哪些人坐船,但是谁在哪下的,每趟都坐了谁,她就记不清了。

        许问道了谢,往回走。

        人离开彩虹岛就麻烦了。

        许问捏着额头,一时间也有点手足无措。人是她带出来的,不能在她手里出事。

        王秀只有十八岁,最容易被所谓爱情诱惑且冲昏头的年纪。

        许问回到厂里,又找了几个人了解情况。

        大家说法基本一致,都不知道王秀秀去哪了,也不知道她是否找对象了。

        只知道最近王秀秀有点反常,爱笑了,愿意打扮了,舍得给自己买衣服买雪花膏。

        以前她是绝对不会舍得的。

        许问觉得自己的猜测基本没错,可再多的线索也没有。

        一咬牙,许问让人砸开王秀秀柜子上的锁,拆了她的信件。

        岛上没有派出所,只能找部队的人帮忙。

        按理说不该翻人信件侵犯王秀的隐私,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许问看了下王秀秀的信,来信最多的地址是鹏城,但是信封上的地址却不是很明确。

        城市是鹏城,但是详细地址总在变。

        信里的内容印证了许问的猜测,王秀秀是跟这个信里的人恋爱了。

        王秀秀管他叫峰哥。

        但,许问看完这些信,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峰哥不是个好人。

        最好的结果大约就是,这个峰哥是个渣男,玩弄王秀秀的感情。骗心又骗身。

        最坏的结果就是,这个峰哥怕是个犯罪分子。

        也许是个人贩子,也许是别的什么。

        总之,情况很不乐观。

        许问不再犹豫,直接向营部求救。

        石磊一话不说,立刻联系鹏城那边查信封上的寄件人。

        还派了一队人帮着去鹏城找人,许问也去鹏城,还叫了木兰嫂子一起。

        遇上坏人,还是木兰嫂子靠谱。

        人命关天,鹏城那边军方跟警方对接后,迅速展开搜救行动。

        许望跟桑小青也一直在帮忙。

        找人这事,许望的高端顾客就不如桑小青店里的食客了。

        因为来桑小青店里的多数是打工的,他们分散在鹏城的每个角落,对附近特别熟悉。

        其中一个顾客还真提供了一条有用的信息,说最近鹏城出现了一批人贩子,专挑这些外来打工妹下手。

        他们只所以会知道,是因为这些人刚来就贸然下手,结果拐了个本地姑娘,还被人家家人看见,差点给打死。

        当街打的,他们路过还看热闹来着。

        许问一听,连忙打问这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条街具体哪个位置发生的。

        打听清楚后跟木兰嫂子直奔目的地。

        这位食客能看见的,附近的商家住户也一定都能看见,所以问了几家,就问到了那家人的信息。

        许问跟木兰嫂子一路打听过去,找到了那家差点被拐骗的人家。

        这户人家是当地人,一听许问的来意,当家的立马表示,一听就是那孙子干的。

        他跟那刘峰交过手,还把人送进过派出所,所以派出所应该有刘峰的一部分信息。

        许问跟木兰嫂子,道谢离开。

        户主又追上来,补了一句:“你们最好快一点儿找到他。他们拐我女儿的时候跟我女儿说要把她卖到国外去。”

        许问听得心头一跳,如果人真被带出去那麻烦就大了。

        许问连忙打电话通知了派出所,说了下刘峰的情况,问了下刘峰当时登记的住址,然后跟木兰嫂子又直奔刘峰住处。

        好不容易找到地方,结果房东说刘峰今天中午就退房了。

        房东不知道刘峰的去处,只知道最近确实有不同的姑娘来找刘峰。

        房东也起疑过,一个单身男青年,身边不停地换对象,那一定不是个好同志!

        许问理解房东的意思,在82年,乱搞男女关系,性质相当恶劣。

        房东怕刘峰出事连累自己,就问他到底什么情况。

        刘峰说,那些姑娘都不是他对象,是想让他帮忙介绍工作的。

        因为刘峰近日要出国一趟。

        房东心想这年头能出国的确实是得有本事的,难怪这么多姑娘求上门。

        不过本着安全起见,她还是查看了刘峰的证件。

        刘峰的证件上他不是我国人,是周边国家的,他还有几本护照。

        “我虽然很纳闷这么有本事的人为什么要租我这小破房间,但,人家既然不违法,我也不好多问。”

        木兰嫂子嘴角抽了下,“你就没想过,他提供的证件是假的吗?”

        房东:“……”

        他一个平头老百姓,怎么会想到有人弄□□糊弄他?

        再说刘峰房租交的很及时。

        许问跟木兰嫂子一个想法,她问房东:“那个刘峰有没有说他今天几点走?”

        房东摇头,“人家怎么可能跟我说这些?”

        房东老婆打麻将回来,听见他们聊天,说了句:“今天早晨我倒痰盂时看见好几个姑娘来找刘峰。出于好奇我就走到他房门口听了几句。说是今晚十点发船去……”

        她想了半天才想起一个名字,说完自己又说不对,最好表示不记得了。

        许问听完一话不说拉着木兰嫂子就往外跑,“谢谢你们!回头我再来谢你们。”

        “你跑什么?”木兰嫂子纳闷,都还没问出来地方。

        “我大概猜到是哪了。”许问道,“现在已经快晚上九点了,再找不到人他就该跑了。”

        房东老婆虽然没说对地名,但许问知道那是一个外国名字。

        知道也没用,谁知道是真去还是骗姑娘们。

        重点在于是十点发船。

        现在卡出国卡的这么严格,肯定不是从官方途径出去,尤其是带着骗来的姑娘们,更不可能是走官方渠道,大约是走私船或者偷渡。

        许问掏出手机跟石磊和当地派出所都打了电话,希望他们都帮着去码头找。

        听到许问说的,军方跟警方同时出动,直接封锁了港口和码头,严禁任何船只私自外出。

        军方的船更是在附近海域搜索可疑船只。

        倒不是给许问面子,只是许问那尿不湿厂如今也算军工厂,大股东就是营部。

        相当于,军工厂的工人被拐了。


  (https://www.tiannaxs.com/tnw65659889/7895115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