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故宋帆影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

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


  泉州爆发大规模回乱的时候,张镝率领的船队已经抵达三千里外的山东成山角从这里折转西北往直沽航行。

  直沽距离大都只有三百里,并且压在了大都的命脉上。

  大都的命脉就是漕运。

  自从把大都作为京城,蒙元这个大帝国就有些头重脚轻。它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之间距离太远了,难免有一种供血不足的困扰。

  大都城里有数不尽的王公贵族和上百万的军民,吃喝用度需要消耗无尽的资源,针对北方的征伐所需的粮草军资同样是个填不平的无底洞。然而中原地区被蒙古人残暴杀戮,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城乡破败,至今未能恢复经济。

  南宋投降后,帝国的财赋重心不断南移,从江南搜刮到的海量物资必须依赖长达几千里的漕运送到大都,随着蒙古上层贵族的奢靡腐化和战争的扩大,对漕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最初的漕运大致循唐宋大运河旧道入大都,但因旧运河失修,很多地方淤塞难行。为此元廷只能采取多种办法,一方面征集大量的民夫开挖疏通运河,首先挖通济州河,引汶、泗水经济州西北至须城安山,南来运舟由徐州经济州河入大清河,至利津入海,海运至直沽,再水陆联运至大都。同时征用更多的民夫开凿会通河与通惠河,计划在几年内将大运河全线贯通。

  总体的漕运路线是,江南江南河邗沟黄河东平临清直沽大都。

  为弥补运河漕运的不足,又不得不采用海运或者海河联运的方式。其中一条河海联运路线是从淮东顺淮河故道东下出海口,沿海岸北上入胶莱河,再经海道至直沽。海运主要是傍海岸航行遇沙搁浅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

  主要的海运路线是,江南海港东海黄海渤海直沽大都。

  看得出,不论是海运还是漕运,抵达大都之前都有一个必经之地直沽。

  直沽位于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之处。黄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

  元廷在此设海津镇,以镇兵三千驻守,护卫漕运。又有若干巡检司分布于周边百里范围,负责捕盗缉私。今年以来,元军的铳炮场和火药场都建在直沽一带,皇帝和宰相阿合马都十分重视,于此地增加了大量驻军。

  入海口在直沽寨东南四十里,此处设有小直沽巡检司,巡检名叫马三。

  这是个肥差,因为开了海运以后,往来的不仅仅是漕粮,还有大量的商船紧跟着漕运,商人的嗅觉是极为灵敏的,隔着几千里路他们也能闻到大都城里散发出来的金银铜臭味。人傻钱多,速来。

  要去大都,必须经过直沽。要到直沽,又肯定要经过海口,进入小直沽巡检司的防区。这给小小的巡检马三创造了大大的捞钱机会,过往商船雁过拔毛,每船收取一点点好处,就足够他和手下百十个兵丁吃香喝辣了。

  五月中旬,春夏之交,这暖暖的天气让人犯困。这一天“生意”不好,半天通过的尽是些小船,蝇头小利都不够塞牙缝的。

  “来了来了来了好多船”

  这时候巡逻哨船上的一名巡检兵丁兴奋的嚷起来,有船来了可不就是钱来了吗。

  假寐中的马三立刻睁开眼,往东面海上一看,果然是一片船影,真有不少船来。

  不对,这也太多了

  随着海面上的的船影越来越近,马三发现来的船既然有几百艘之多。就算是漕运最繁忙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船呀,这到底是

  会不会是敌人

  不会的,怎么可能

  马三打死也不敢相信,这里会遭到大规模的敌人舟师进犯。他在巡检司很多年了,除了十几年前李璮叛乱差点波及这里,之后就再也没碰到过什么威胁。因为南边的残宋早就奄奄一息,自顾不暇,不可能有余力派船开到这几千里外的北方来。除此之外,又有哪个不长眼的小贼敢来这里搞事

  直沽靠近京畿,乃是大元的腹里,是天底下防御最森严的地方,方圆几十里就有上万的兵马屯驻,谁会没事撞到刀口上来送死呢

  但来的舟船规模实在庞大,马三在小直沽巡检司也从未见识过这么大的船队。

  或许就是军船,没错,是大皇帝为南征而打造的海船。

  早就听说在四十里外的直沽寨建了军器监,要打造什么厉害的火器。南方北方的港口又在打造大海船,火器就要在海船上用的。

  那就对了,一定是别处造好的海船要到直沽装备火器去了。

  既然是军船,那就收不了过路费,白高兴一场了。

  “军爷,不知军爷是哪部分的”

  “大宋忠胜军”

  “大大宋”

  旗舰上,胡隶和张镝师徒俩倚栏远眺,看着岸边忙忙碌碌的场景。

  滩头已经拿下,就把这里的小直沽巡检司作为前敌指挥部,派三千人留守,骑兵师上岸挺进,其余船只继续溯流向上,目标直沽寨。

  “前头就是小直沽海口,先遣队已经上岸,抓到了此处一个巡检。”

  “巡检哈哈三年前,你师父我也是巡检呐”

  “但现在,您是全军的统帅了”

  “得了吧,镝哥儿可别抬举我了,为师就给你做个骑兵师师长足够了统领三军的活儿还是你自个儿劳驾吧”

  胡隶是中兴社的武部元首兼骑兵师师长,元首是很大的尊荣,在名义上几乎比总理还要高一些。但他不管那劳什子元首,只认自己是个骑兵师长。他是个直肠子,徒弟给自己面子,但他晓得自己几斤几两,冲锋陷阵还可以,但要统领全局,一百个胡隶绑一起也比不过一个张镝。能者多劳,胡隶虽然是长辈,但对自己的徒弟心服口服。这些年军政大权都是徒儿在抓,压力也全都徒儿在背,打下偌大的基业太不容易了。

  听说先遣队抓到了一个巡检,倒是让胡隶有些感慨,若不是徒儿张镝,自己恐怕还在昌国小岛上做同样的小官儿呢。哪能像现在这样,提三千虎卒,踏入鞑子的老窝从襄阳老家逃出来这么多年,一直颠沛流离,现在就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这一战,必须扬名天下

  请支持的老铁们加我们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贰壹叁陆叁,775721363,故宋帆影书友群正版

  7


  (https://www.tiannaxs.com/tnw63712/593516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