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凰矜 > 第三十二章 馋嘴的大狗

第三十二章 馋嘴的大狗


  百里极这才恍然,便吩咐厨房做三两个清淡小菜。


  肉不能吃酒也不能喝,总不能叫玉姝在那儿干坐着,宁廉把水煮秋葵并着酱汁摆到玉姝跟前,轻笑道:“这是九十月间存下的,现在吃比当季差些,不过还行。”


  宁廉说着偷眼观瞧玉姝,见她双颊凹陷,病容未退。不免有些担忧。人都瘦成这样了,家里供养的医女是白吃饭的?


  玉姝不知他腹诽,含笑谢过。


  屋里有炭火,厅堂木门四开大敞,秋葵上桌须臾就凉。冬日里吃冷食不好受。玉姝就将夹三五个到铜丝网上,烤烤再吃。


  百里极见玉姝烤秋葵,眼珠子掉在她的小炭炉上了,巴巴等着烤好了谢九能分他一个。


  百里恪为宁廉烤了一小碟肉,他俩就又和好了,并着百里忱,三人推杯换盏,一口肉一口酒,吃吃喝喝,很是畅意。


  玉姝和百里极坐在下首,边烤肉烤秋葵,边谈天。


  “诶?阿豹喜不喜欢小布耗子?”玉姝把秋葵翻个面,随口问道。她哪能告诉百里极,这小猫跟狼犬阿豹打了一架,就记上仇了。它为了小布耗子,都快把黄鼠狼尾巴抓破了。经过这次,她再不敢再拿阿豹的小耗子做人情了。身为主人,连猫的东西都不能随意支配。


  哎,太丢人了。


  “啊?”百里极的注意力全在秋葵上,被玉姝一问,赶紧回神,“哦,还行吧。”


  阿豹更喜欢糖渍金桔。


  谢九分他的那包糖渍金桔,给阿娘阿爹叔叔送些过去,就没剩多少了。


  他一拿出金桔,阿豹也不吵也不闹,就歪着脑袋可怜兮兮的望着他,水润润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委屈的不得了,像是抢了它的口粮。


  没办法,他吃的时候就把阿豹拴在院里。


  吃个金桔跟干坏事似得,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百里极也没脸跟谢九细说阿豹对糖渍金桔的执念。


  养了条这么馋嘴的狗,太丢人了!


  秋葵凉面烤的金黄焦香,光是看着就好吃。


  玉姝给百里极夹了个放在瓷碟里,“别总吃肉,吃点菜。”


  这句话阿娘总念叨,百里极每次都是乖乖应了,该吃肉还是吃肉,菜一口也不动。


  同样的话,经由谢九的嘴说出来,与阿娘迥然不同。


  柔和却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更何况秋葵是谢九亲自烤的,肯定错不了。所以,就算谢九不说他也要吃。百里极夹起秋葵,努起嘴唇,吹散热气,也不蘸酱汁,咬掉尖角。


  外酥脆,内软熟,咽下有回甘。


  百里极笑眯眯称赞道:“好吃!”


  他正吃着,小仆端着托盘,奉上专为玉姝准备的凉拌昆布,醋芹以及秋葵汤。


  有热汤暖胃,玉姝眉开眼笑,给百里极也盛一碗,俩人一面喝着,一面窃窃私语,说些小猫阿豹和狼犬阿豹乐事。


  毫无疑问,百里恪和宁廉心都是向着大皇子的。百里忱和百里极也就自动归到大皇子一派。再加上杨相爷,定远侯,大皇子在朝堂上并非孤立无援。


  而且,大皇子最大的靠山,不是旁人,正是当今皇帝。


  宁廉滋溜一口


  酒落肚,对百里恪说道:“元日这顿酒喝完了,咱们就也别上外头瞎逛游,都老老实实回家写折子。”


  闻言,百里恪撂下酒盏,手捻胡须,沉声说道:“杨相爷那边,不知有何部署?”


  他们与杨相爷虽说都是大皇子这头的,相互间却没有联系。


  宁淑妃与杨皇后在后宫里倒是时不常的联手给柳媞制造些不痛不痒的小难堪,小麻烦。但是,到了外间,宁廉兄弟俩与杨相爷几近水火之势。


  再加上前番宁廉在永宁宫抢了杨相爷的风头,恐怕这会儿杨相爷都没消气呢。


  “嗐,咱们就做咱们该做的!你管老杨头那么多呢?!”宁廉喝了酒,嘴上就没个把门的,直呼杨相爷为老杨头,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唤自家仆役。


  “晋堂,话可不是这么说呐!”不等百里恪出声,百里忱率先说道:“晋堂,陛下摆明了要册封大皇子为太子。咱们顺着这情势给陛下上折子,让陛下在早朝时,揪住这几道折子当话把,本意没错。可折子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啊。上头写些什么,也有讲究,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若能得杨相爷襄助,遣词措辞拿捏拿捏分寸,那这几道折子起的作用,就大不一样啊。”


  百里恪对百里忱所言很是认同,在旁附和道:“沛诚说的是。上次在永宁宫,要是我坐你跟前儿,准保不能让你跟老杨头杠上。闹成现在这地步,如何收场啊你说。”


  彼时,宁廉确实有些得意忘形。过后想想,怎么就非得争那一时之气?都忍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多那须臾功夫呀。


  宁廉垂首闷坐,沉思不语。


  玉姝不禁对百里忱另眼相看。


  恰如百里忱所言,杨相爷在朝中根基扎实,与三省六部的老臣子多少都有点交情,也能说得上话。像是册立太子这么大的事,并不是简简单单赵旭说句话,做出姿态就能成事的。


  身为臣子,揣摩出上意不难。难就难在是如何能把上意变成自己的意思,为皇上分忧奔忙。待事情办成,还得叫皇上念念不忘这臣子的好处。


  杨相爷在这方面,可说是心得颇多。否则,杨皇后做不了皇后,他也当不了丞相,更不能逐步分薄宁廉的权利。


  玉姝思量片刻,说道:“百里少卿,可否听某一言?”


  诶?谢九有话说?


  百里恪与宁廉对视一眼。


  从凉州城到京都这一路上,谢九除了养病,就是写写画画,得了空闲教婢子小仆读书认字,没做什么正经事。


  由于谢九是东谷人,百里恪对他也有些避忌,并非倾心相交。


  宁廉知道谢九来历,认为她不该过多接触政务,也就很少与她说有关南齐朝堂上的人事与各派关系。


  到了京都以后,大皇子赵尧的赏赐,前后三次送到靖善坊谢府。


  个中意思,相当明显。


  赵尧重视谢玉书,所以,赵尧也希望与他一派的,不管杨丞相也好,百里恪也罢,都能重视谢玉书。


  杨相爷尚未有机会结识谢玉书,他的态度还不明朗。不过,无论如何,杨相爷看在大皇子面上,都不会为难谢九。


  可百里恪和宁廉与杨相爷毕竟不同。他俩是大皇子亲口承认的臂膀。身为臂膀,哪有给主子拆台的道理。


  是以,这位谢九的话还是听听的好。


  (. = )


  (https://www.tiannaxs.com/tnw55747/559530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