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细胞渗透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日本人的纪录片(三)

第二百五十三章 日本人的纪录片(三)


  第253章日本人的纪录片(三)

  “中国上古时通常用假借字‘申’来表示神字,在甲骨文中‘申’的形状像是一个闪电,这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神与天上的闪电、火光之类的东西相关联。()”

  “个语系对神这个词的解释完全一致:天空-闪电-神。《圣经?马可福音》中记载,耶稣说:‘人子从云中来,带来巨大的力量和光耀。’这个描述是否很像正在降落的宇宙飞船呢?”

  “神来自天空的思想还表现在世界个民族的宗教仪式上,中国帝王最高仪式就是泰山封禅祭天。不仅中国,几乎世界所有民族的祭坛都是平地高起,在高处举火以祭,高和火是祭祀必有的元素。即便是美洲印第安部落,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

  讲完神话,纪录片突然转向物种进化领域。

  “……在人类进化上有几个比较关键的未解之谜,是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首先在基因上人类兼具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基因,从基因上讲,我们像海豚甚至多过像猩猩。科学家研究了人类的基因,并且对其母系遗传物质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不同人种有一位共同的女性始祖,这一女性生活在距今14。3万年前,男性始祖则生活在5。9万年前。人类大约在4。4万年前走出非洲,向全世界迈进。就是说中国人的祖先并不是周口猿人,这就有个问题,周口猿人的后代哪里去了?”

  “人类进化史上有一个无法解释的飞跃式突变期,最初进化的人类已经有三百万年的历史,然后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在无数个世代中一直踯躅不前,直到一万年前,世界各地的人种不约而同的在一两千年内同时进入农耕文明。一两千年甚至一万年十万年在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上,不过是一眨眼功夫。他们怎么能够横跨整个地球,同时实现这一点呢?”

  “我们注意到,人类的脑容量在十万年前一次到位之后再没有增长过,并且我们大脑的利用率一直徘徊在10%以下,既然利用率这么低,我们是怎么进化出如此多余的那部分大脑呢?并且有证据表明,最近一万年人类脑容量是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就是说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我们的脑容量显得过剩了……”

  “人类进化中由众多特征都是突变,而没有过度品种。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时间累积是不会产生新物种的。如果人类是从猴子变来的,那么尾巴呢?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从类人猿进化到人应当有许多中间环节(例如尾巴逐渐缩短直至消失),这些环节都应当有相应的化石给予验证。但事实上,一百多年来考古工作发现的几百万块各种各样的化石,都没有证实这些中间环节的存在。就是说突然有一天,猴子像孙悟空学会七十二变一样,突然变_成_人了。尾巴也没了,毛发也没了,汗腺突然遍布全身,开始出现大量的皮下脂肪,所有这些都是一瞬间完成的……”

  纪录片到了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大量的世界各地,古今中外各种未解之谜的影像记录。其中有史前核反应堆、有公元前的铝杯、有金字塔里飞机潜艇的浮雕、有印第安的飞机雕刻……

  纪录片仍然一如既往的不断解释这些未解之谜,提出疑问,不给出答案。

  吴会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一个‘科学探索’当作交换物来换他的完成版核聚变发动机。后面一定有更关键的东西,他耐心的把这个超长的纪录片看下去。

  此时纪录片开始把镜头再次转向浩瀚的太空。[.超多好看小说]

  “……太阳系的行星分布非常有规律,如果将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进行某种变换,它们将严格遵守一个等差数列的模式。但是在这中间,有个特例,那就是小行星带。在那个位置上本来应该有一颗大行星的,并且质量应该与地球,与火星相当。”

  “科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地球生命源于火星,认为是陨石撞击使火星岩石携带生命种子来到地球,从而让地球诞生生命。”

  “通过陨石撞击,赋予火星岩石挣脱火星引力的速度,并且它还需要恰好击中地球,还要其生命种子在地球大气中不至于被燃烧殆尽,这一连串低概率事件似乎非常有难度。”

  “如果我们提出另一个假设呢?”

  “如果小行星带上曾经存在过一颗与地球质量相当的大行星,它因为某个原因爆炸了,它解体后的碎片刚好给火星,给地球撒播了生命种子呢?”

  “虽然那颗大行星已经爆炸了,变成了小行星带,最大的碎块变成了谷神星。但是,也许地球的生命最初就是起源于谷神星呢?”

  “……原来如此!”看到这里吴辉突然恍然大悟——怪不得日本人的空间站叫谷神号!

  纪录片仍然没完,还在继续不断的提出各种疑问,提出各种假设,仍然一个结论和答案都没有。

  “小行星带本身所处位置就是一条冰线,过了小行星带,陨石上才会累积冰。而谷神星——我们姑且用小行星带最大星体‘谷神星’的名字来命名那颗已经爆炸的大行星——的位置让它刚好可以累计冰,即便没有大气层。”

  “这种情况下,冰的持续累积,以及星球大气的保温效果,必然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谷神星可能有丰富的海洋。”

  “我们经常质疑,火星和地球那丰富的水究竟来自哪里?真的是来自与彗星吗?彗星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给这两个星球吗?”

  “如果那颗大行星爆炸了,如果谷神星在爆炸的时候聚集了足够数量的水,那么地球和火星的水源是否最终来自于谷神星?”

  “谷神星地处木星与火星之间,我们假设,假设谷神星突然爆炸,那么它的碎片除了停留在现在轨道形成小行星带之外,其他的碎片都到哪里去了呢?”

  “假设真的存在谷神星,我们通过各种测算发现,它的质量很有可能与地球相近。而现在小行星带所有小行星加在一起的质量,也不过相当于谷神星未爆炸前质量的千分之一。”

  “就是说,在爆炸的过程中,谷神星损失了99。9%的质量。”

  “谷神星一旦爆炸,它的碎片最可能的出路是被其他星体捕获形成卫星、陨石,或者形成彗星。”

  “我们知道,木星有一个著名的卫星,那就是木卫二,它有非常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是一颗冰球!没错,那是一颗月亮那么大的完全由冰构成的星球。它是整个太阳系储水量最大的天体,比我们地球水量还大很多倍。”

  “自从人类发展出系统的天文学,开始认识宏观尺度上的太阳系之后,人类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地球能够够捕获月球这么大的卫星?月球直径有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从太阳系其他卫星尺寸来看,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尺寸显得过于庞大了。”

  “这个尺度已经庞大到,我们都怀疑它在被捕获时,甚至会用自身引力撕裂地球。可它偏偏存在着,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出一个疑问,它是怎么被捕获的?”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月球只有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靠近地球,刚好在被地球不过的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加速,同时慢慢切近地球轨道,这样才能让月球的引力不至于对地球造成太大影响,同时也不至于让月球飞出地球的引力束缚,或者直接撞进地球。”

  “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就会产生新的疑问,月球是从哪里来的?”

  “月球进入地球引力圈,并且刚好能够被捕获的速度是有上下限范围的。低于这个范围,月球会直接撞在地球身上;高于这个范围,月球就会挣脱地球的束缚,不会被地球捕获。”

  “而如果月球是来自于太阳系外星体,被太阳系捕获,那么它经过太阳引力的加速,经过木星、土星等大行星的引力加速,等它到达地球轨道时,速度应该远大于能够被捕获的速度范围。”

  “如果月球是来自于太阳系自身的彗星,它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它的速度会高于捕获速度上限。那么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呢?”

  “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卫星相比,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月球的轨道不同于大部分行星的天然卫星,它是接近黄道平面,而非像正常卫星那样处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它永远只有一面冲着地球,月球的背面我们是永远不可见的……”

  长长的纪录片一直在播放着,里面有大量的生物学、天文学、甚至哲学上的各种疑问。日本人通过揭示和设定各种疑问,在吴辉脑海里慢慢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形象。一个模糊的,人类起源以及地球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地球的轮廓。

  在纪录片的最后,镜头一转,突然朝向宇宙深处,随着距离的拉进,一颗漂浮在宇宙虚空的奇怪陨石进入镜头……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253章日本人的纪录片〔三〕)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https://www.tiannaxs.com/tnw3990/265074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