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平阳公主传 > 第100章 危机重重

第100章 危机重重


  这天一早,朝堂上就吵成了一团。当今的大兴皇帝钦宗一脸无奈地看着争得不可开交的臣子,他本就不是有主意的人,不然也轮不到杨安把持朝政这么多年。

  钦宗习惯看了看一旁不语的杨太师,盼着这事情早点有个定论,想起昨天丽妃宫里那个柔弱无骨的美人,他恨不得立时退朝。

  杨安余光瞥见钦宗的心神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心里暗自腹诽,就这样的人,何德何能坐在这九五至尊的高位上?

  见时机差不多了,他轻咳一声:“陛下,臣有本奏。”

  钦宗连忙收回思绪,欢声道:“太师请讲。”

  杨安扫了一眼众人,见朝堂的人都殷切地看着他,心里油然生出满足感,他平静说道:“和亲是我朝的一件大事,这送亲使务必要能震慑住对方才是,才不负我大兴□□的威名,因此臣以为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必定都得是陛下器重得用之人。”

  钦宗急忙说道:“太师所言极是,不过这人选……”

  杨安道:“臣以为齐国侯之子、当朝抚北将军李钊最为合适,一来这李将军年轻有为,与突厥交战数年,从无败绩;二来老臣听闻这李将军最近因为过不惯这京城得日子,身体很不好,老臣以为皇上一向爱护忠臣,不如就让李将军早日归家,也好继续为皇上戍守边疆。”

  钦宗听了心里就嘀咕上了:“这太师怎么了?当初让朕留下李钊的可是他,不是说他们父子骁勇善战,是我朝的心腹大患吗?现在又在朝上进谏要放他回去,朕到底是该听哪一句呢?”

  杨安见钦宗不语,就知道这皇上又拿不定主意了,他微微一笑:“陛下,和亲本是两国大喜事,宜早不宜晚,不如今天就下旨将此事定了,礼部这边也好提前准备。”

  钦宗见他说得这么肯定,顺势点头道:“就依太师所言。”

  且不说李钊接了圣旨后就开始做准备,单说杨太师匆匆回了府里,三子杨珂已经候在书房里,见他回来,连忙接过杨安递过来的发冠,忍不住问道:“父亲,陛下同意了吗?”

  杨安瞥了他一眼道:“珂儿,为父不是告诉过你吗?遇事要冷静,不要毛躁。”

  杨珂悻悻道:“父亲,儿子这不是着急吗?”又奉承道:“儿子不才,及不得父亲十之一。父亲还得多多教导儿子才是。“

  杨安听着心里舒服,一边在下人的服侍下梳洗,一边道:“陛下同意了,为父估计这圣旨已经到了齐国侯的宅子了。珂儿,为父可得告诉你,机会只有一次,若是此次不能除去李钊,等他去了雁门,咱们可是很难再动手了。”

  杨珂急忙道:“父亲放心,儿子都布置妥当了,送亲的队伍里儿子安排了不少人,都是咱们这些年养得死士。另外,儿子还在路上安排了两处下手的地方,绝不会让李钊活着回去。”

  杨安点点头,不放心道:“为父会派人将路上的官府那里打点好,你切记,不要殃及百姓,否则容易引起民愤。”

  杨珂兴冲冲地走了。

  杨安喝了口浓茶,问身边的心腹道:“白辰,二公子他们那里有消息传来吗?”

  那名叫白辰心腹恭声道:“属下无能,小主子年前回过江南,不过前段时日又走了,属下查不到小主子去了哪里。”

  “夫人那里呢?”

  “夫人一切安好,大公子和大少夫人陪伺在侧,小小姐已经上了族谱了,今天收到消息说,大少夫人已经怀胎三月。恭喜主子又要添丁了。”

  杨安却高兴不起来,自己的夫人又有理由不回这太师府了。妻儿似乎都恨不得离得他远远的,甚至连家都不愿意回了。他有些烦躁,吩咐道:“让青巳去珂儿那里看着点,老夫担心珂儿年少气盛、思虑不周。”

  白辰小声道:“要是小主子在就好了。”

  杨安叹息道:“谁说不是呢。”

  这时,一个小厮在外面禀报道:“老爷,韦夫人来问老爷何时用膳?”

  杨安觉得有些不对,冷声道:“韦夫人?谁让你们如此称呼的?”

  那小厮惶恐道:“是,是,是三公子吩咐小人们如此的。三公子说了,现在韦夫人是太师府里的唯一的女主子,要小人们以后恭敬些。”

  杨安看了看他,吩咐道:“将人拉下去,打三十板子,换个地方做事去。”又看了看白辰,你今天也听到了这逆子的傻话了?”

  白辰苦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告诉他,杨珂说的可不仅仅这些。

  杨安脸声神色不变:“你回去休息吧!对了,老夫记得你娶得是夫人身边的人吧?夫人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内宅的事情让她多操持些。”

  白辰听了这话,心里大定,心说这三公子的一番心思怕是白费了。

  杨安带着两个小厮,慢慢地来到了韦氏的院子里,韦氏带着一干丫鬟婆子欢天喜地地迎了出来,娇声道:“老爷,累了吧?赶快用膳吧。妾身今天让厨子做了几道您最爱吃的菜,您尝尝味道如何。”

  杨安嗯了一声,韦氏亲自捧水给他净了手,膳食非常丰盛,杨安在她的侍奉下也吃了不少。不多时,两人都吃完了饭,一个丫鬟端了茶水过来,韦氏使了个眼色。

  那丫鬟走到两人面前,先端起一杯茶对杨安媚声道:“老爷,喝茶。”又来到韦氏面前:“夫人,喝茶。”

  韦氏偷眼见杨安自顾自地饮茶,并没有说什么,心里暗喜,高高兴兴地端起了茶杯,还没送沾唇呢,就听到杨安吩咐道:“来人,将此人送到总管那里,配给家里的小厮们。规矩都没学好,就不要来姨娘面前伺候,说起来姨娘也是半个主子,不能用这样的奴才。”

  韦氏脸上的一阵红一阵白,仗着杨安宠爱她,转过身去不理他了。

  杨安也不在意,站起来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吩咐道:“这院子里的人都该好好学学规矩,尊卑不分,当真可恶。”

  韦氏“哇”地哭了出来,杨安这话犹如一个耳光重重地打到她脸上,泪眼朦胧中,就见对方充耳不闻地出了她的院子走了。待听得自家夫君进去了新进府里的两个美人那里安歇后,韦氏一晚上都没睡着。

  第二天,太师府里就多了两个新姨娘,韦氏心里大恨,又发现府里严苛起来,连出门都不行,门子一边赔笑一边坚决拦着马车,说是总管吩咐了,出门都要主子允许才行,姨娘出门也要夫人同意。徐夫人远在江南,这不是变相地禁足嘛。她急忙去找儿子帮忙,却发现杨珂早就不在府里了,两个人女儿劝她不要惹父亲生气,韦氏只好愤愤不平地窝在了院子里。

  再说李钊虽然不知情杨太师在朝堂上主动举荐自己为送亲使的缘由,但是他也明白对方不会轻易放过自己,遂借着礼部在大肆操办清平公主和亲的事宜,将要走的路线反复同属下斟酌。不久,德昭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建议他不妨在随行的商队和对方的使节团上想些办法。

  李钊思虑了良久,在一次钦宗召见中,先是大大颂扬了一番此次和亲的意义,又提出为了两国友好往来,肯请陛下派驻使节出使□□厥。钦宗龙颜大悦,立即下旨着礼部办理此事。

  杨安不想李钊提出此着,为避免两人的冲突,钦宗召见李钊时候,杨安并没有在场,等知道此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阻止了,他急忙下□□暂缓。

  杨珂已在路上聚集了几千流亡之徒,打算袭击送亲队伍,清平公主的安危根本不在杨家人的考虑之中,本就是宗室女,出个意外的话大不了换一个罢了。不过现在大兴、□□厥两国的使节一同北上,若是行动的话,必然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杨安没这个胆量,他虽然一手遮天,铲除了不少反对他的人,但是他这太师之位,可是首先能保住大兴朝才有的。最重要的是,女儿膝下的小太子年龄还小,自己手中又无兵权。虽说钦宗子嗣不多,但是后宫美人无数,难保还有皇子出生。而且这使节团的人员现在也达到了几千人,这还不包括跟随过去的各地商队,这样的袭击除非是一击即中,否则李钊逃生的机会很大,若是李钊不死的话,那有危险的就是他们父子了。

  杨家父子连夜召集门客、幕僚商议,最后计划定为尽可能的在送亲队伍中安插自己的人,近身刺杀李钊。

  很快出发的日子就到了,杨珂不顾父亲的劝阻,扮作了小吏,混进了队伍中,杨安无法,将近身侍卫青巳派了过去,叮嘱若有危险,先保住儿子的性命为上。

  上万人的队伍在京城百姓的欢送下缓缓启程,钦宗也亲自到了十里长亭送别,不少百姓跟出了数十里路才回返。

  待送行的人远去,李钊立即召见此次的副使,这副使并不是杨安这边的人,李钊出发前将此人底细打探地非常清楚。杨安怕真的刺杀李钊成了后牵连到自己身上,遂找了个一直看不顺眼的人为副使,这人是吏部侍郎,姓于。

  于侍郎本就心中忐忑,明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也不敢抗旨不尊。李钊找到了他坦白地告诉了这一路上会很危险,他已经牵涉其中了,若是一切商议着办的话,还有机会活着回京城见到一家老小,若是打算助纣为虐的话,李钊话没有说下去,于侍郎就先打了寒颤。


  (https://www.tiannaxs.com/tnw38951/744486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