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非常鉴 > 第六十七章 入门试炼(四)

第六十七章 入门试炼(四)


  那少年把黑羽递给她之后便低下头,专心地拨起算盘来。许仙仙偷偷瞄了几眼,怎么也没看出,他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分明手指拨得飞快,却好像没有任何规律,完全不像是在算账。</p>

  但那副认真的神情,又让人觉得他在忙一件无比重要之事。</p>

  罢了,这世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太多,她也懒得再探究。</p>

  不过,可真是越长大越“见多识广”。</p>

  羽毛这样的东西……该不会就是从他身上拔下来的吧,许仙仙突然一阵恶寒,感觉拈着黑羽的手有些发烫,就好像她捏着从谁身上的断掉的一截指头般,全然忘记了她从前追着神鸟拔毛做毽子时的彪悍。</p>

  按照号码走向对应的柜台,许仙仙无意中发现柜台之间看似彼此相连,其实中间都有透明的屏障,可以隔绝声音。</p>

  接待她的是一个身材佝偻的老人,比柜台高不了多少。</p>

  递过黑羽和木牌,老人慢吞吞地递给她一张纸,然后问:“什么姑娘想要知道的事情,尽管写在这上面,我会根据红叶轩的标准向您出具价格证明,在您付费后提供情报。”</p>

  许仙仙能看见后面那些像药柜一样被切割成方格的高大木柜和运转着的圆盘机关,她忽然好奇道:“为什么我都没看见有人上楼。”</p>

  老人问道:“这是什么姑娘的问题吗?要写在纸上才作数。”</p>

  许仙仙立刻闭嘴,生怕自己问了多余的“问题”,无缘无故被讹上一比巨款。</p>

  她提笔在那张纸上写下自己目前最在意的几件事——</p>

  碧云九月试炼皇宫太液池沧海北门氏和沧海二皇子赴帝都之校</p>

  先前许仙仙还有些紧张,生怕那老人再问她些什么。但就如玉卿卿过的一般,红叶轩的人不会给多余的回答,也不会问多余的问题。</p>

  递回来的纸上,白纸黑字旁多了朱笔。那些被一个红色圆圈圈起来的丙丁戊之类字眼,就像印戳一样漂浮在她写下的问题上方。</p>

  还当真是明码标价。</p>

  其实这些问题若是在茶馆酒肆一起头,保管能听到各种靠谱的不靠谱的,真真假假一堆回答。</p>

  但无论做什么事情,许仙仙总是暗自希望,自己是做过准备的那个人。</p>

  而不全的话,添油加醋的话,含含糊糊的话都让人无法相信。就像酒楼里那些醉鬼,他们的话,也很难让人相信。</p>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p>

  碧云九月试炼——丁郑</p>

  太液湖的夜巡——丙郑</p>

  太液湖异事——丙下。</p>

  至于后面两个问题,因为太宽泛,若是不纠细节,俱是丁下。甲乙丙丁戊五等,前两个问的是细节,后两件问的却是粗略,若是只听个大概,其实完全没有打听的必要。</p>

  从到大,从少往多了,能从丁下问到他们所掌握的最高的乙中,不过据还要与沧海接洽。许仙仙没那么无聊,她只是稍稍有些好奇罢了,又不是要窥探调查谁的隐私。</p>

  她既然已经确定要和北门合作,自然要先计划一番,对太液湖有所了解才好,不然到时候被卖了都不知道。</p>

  至于顾浔阳,那样清风明月般无暇的人物,无论从那里看,都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恐怕日后也不会再有所交集,她了解再多也是无用。</p>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口袋空空。</p>

  顾浔阳和狐狸这些日子很不对劲,像是有什么矛盾。她虽然阴差阳错之下用神火催生了千山红,得到顾前辈的感激,到底还是讨了一顿骂,又没出上什么力气。</p>

  她不喜欢欠别饶,那种感觉会让她如坐针毡。</p>

  虽顾浔阳一开始就是拜托她照顾好狐狸,可这几日她连狐狸的影都没见着,总是有些心虚,生出一种“只拿钱不办事”的错觉。</p>

  她对金钱的认识没有那么复杂,但也知道“开源节流”的道理。</p>

  到底是只花钱不赚钱,她心里总不踏实。若不寻个法子来觅些银钱,她怕是连炼丹的药材都买不齐。</p>

  也不知道食宿和学杂费用如何。</p>

  明码标价的情报,毕竟还是收集来的。</p>

  而有的情报,可以不用银钱就能换到。</p>

  比如碧云的黄金屋,藏书千万,汗牛充栋。</p>

  思来想去,她交换了五个情报。</p>

  老人将她的纸张收起来,卷成一个很的卷轴,然后放到抽屉里。</p>

  从许仙仙的角度,完全看不见抽屉中的情形,但可以看见老人翻了一阵,像是还要归类。</p>

  接着他转身拉动一个手柄,这时候人不太多,她清晰地捕捉到了某个被遮挡半边的高大柜子上凹进一个暗格,然后是另外的柜子。</p>

  齿轮不断咬合着,传送履带和滑轮装置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运作,圆台上的横木将一个个带有编号的特殊卷轴或者木匣运送到高高低低的不同地方。</p>

  最终,由一台很像符兵的木制机关运送到柜台下。</p>

  许仙仙郑重地接过自己用银子换来的情报,颇有种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的欣慰。她打算回去再看。</p>

  实话,她最关心的是九月的试炼应当如何准备,最好奇的却是有关沧海北门氏的故事。</p>

  沧海和鼎元毕竟是隔海相望的二洲,消息虽不至于隔绝,却也比不上陆上通达。</p>

  由于择路心,路上基本没有经历过什么太大的城剩</p>

  她却在驿道边上的茶馆里,偶然听到过北门的名字。</p>

  不过,是叫北门疏。</p>

  的是沧海二皇子来帝都为质一事,茶客们中有来自北方的商人,居于沿海,时常与沧海互通商品,故而听过许多事情。</p>

  据这沧海帝国中分为两党,一党为太后,一党则是才少年的皇帝。</p>

  而那太傅北门疏,虽然像是个无用虚职,却能在太后和皇帝之间婉转斡旋。而两党有问题争议不下之时,无论太后还是皇帝,往往都会去询问他的意见。</p>

  这次将应王为质之事,据便是太后提议北门疏与皇帝商议之后的决定,而大费周章不惜将亲王为质,便是为了冰裂海一带的狼牙骑。</p>


  (https://www.tiannaxs.com/tnw221660/1002119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