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非常鉴 > 第六十二章 维商之祺

第六十二章 维商之祺


  但那个声音只是一闪而过,像许多个让他失神的瞬间一样,甚至下一秒,他就已经想不起自己为什么而恍惚。</p>

  “殿下,你最近心神不宁,国师如何?”京池口中的“殿下”从来没有尊重以上的“尊敬”,这个词从他口中出来就和直呼那位殿下的姓名一样自然,毫无疑问他们的关系比其他很多灵和主人之间都要自然纯粹得多。</p>

  五岁开始拿剑,五岁时结交了一个剑灵。</p>

  五岁,还有了一个未婚妻。</p>

  楚怀沙楚国师,德高望重的元婴大能。表面上虽是求问道的不理世事之人,却深得陛下信赖,并被委以重任。</p>

  帝尝言:“国师传言,委我任务,安邦固国。”</p>

  机楼表面神秘,是皇室江氏的忠心奴仆,从来不涉朝政党争,只为皇室效力,楚白萧三族人亦只侍奉皇帝。</p>

  然而,哪里会那么简单。</p>

  老而不死是为贼,面容始终如中年饶楚国师,就像是庞大帝国的土地上永远不会倒下的旗杆,永远不老不死,仿佛帝国夜空中不熄的明灯,又或者一双俯瞰着众生的眼睛。</p>

  如果那他不见了,所有人都会不习惯地抬头往上看。</p>

  不涉朝堂,机楼却是浮在整个帝国上方的一只手。</p>

  楚怀沙是这个国家的老人,也是太子殿下的第一个老师。</p>

  而京池,是老师给他的第一把剑。</p>

  他那时什么也不知道,他刚刚看见一个皱巴巴的婴儿,刚刚看见自己从猎苑匆忙赶回的父亲,刚好……有些发烧。</p>

  模模糊糊中,他感觉到母亲在床前照顾着自己,用打湿的手帕擦拭着自己的额头。</p>

  父亲握着母亲的手,不知道在些什么。</p>

  老师也在,他什么也没有,就站在那里,看着自己。</p>

  维清缉熙,神武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商之祺。</p>

  祺,吉也,祥也。</p>

  祥瑞之寓。</p>

  这是太子的名讳,上不求其子聪颖明睿,但求四海祥瑞安康。</p>

  但没有几个人知道,更没有几个人叫出过这两个字。</p>

  左右唤他“郎君”,呼他“殿下”,谓他“东宫”。</p>

  只有母后叫着他的名——江祺,而他的父皇,似乎只有偶尔失神时会唤他一声“祺儿”,那时父皇的模样,甚至会让他觉得有一丝迷惘。</p>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少听到那样的称呼。而那种本就不该出现在帝王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消失。</p>

  初到碧云的时候,许多师兄师姐看他生得清稚可爱,都凑过来问他姓名。</p>

  他那时太,太傅和国师都在与宗主议事,他记得老师的嘱咐,不敢出真实身份,因此被问得不知所措。</p>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落梅山庄的庄主梅以墨,一袭白衣狐裘,完全不似那剑师穆宁笔下“一点冰心寒铁剑,万般残红染墨梅”的紫云客。</p>

  梅庄主生得儒雅,有林中君子之风。和他老师很像,都是那种让人感觉值得信任的面孔。</p>

  然而他眼里没有那些莫测的神情,梅庄主平日端肃,其实性情潇洒直率,这点远远不同他的老师。</p>

  他那时太,宫中往往不会有人这样和他话,他因此被问得无措。</p>

  而就是那个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向他走来。</p>

  几个弟子间陆续有人恭敬道:“梅庄主。”</p>

  “见过梅庄主。”</p>

  “庄主安好。”</p>

  梅庄主朝众茹点头,然后走到他面前,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了一声“殿下”。</p>

  他记得那只手,那只能把他整只手包住的温暖大手。</p>

  后来梅庄主似乎对那些师兄师姐们了什么,具体是什么他记不清了,总之后来碧云就开始流邪紫云客的侄儿是个可爱的师弟”这样的法。</p>

  大人物们似乎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梅庄主问他喜欢什么,他头一次自认叛逆地“好武”。</p>

  好武,这两个字,大概在母亲眼中,就是那些不知礼法的野蛮之徒。</p>

  他很忐忑,却又隐隐约约有些期待。他觉得,那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p>

  紫云客略带惊讶地“咦”了一声,随后哈哈大笑:“我以为,你们这些皇室贵胄,腰间佩剑不过是附庸风雅。没想到郎君竟有这样志向。”</p>

  “好武,那就是厌文?”梅庄主略一思索,无比严肃告诉他道,“未曾想郎君竟然和犬子一样不好文学辞赋,独独崇武。”</p>

  那起,尊贵的太子殿下被老师和太傅留在了碧云,在百战峰严厉的林屾长老登记做弟子。</p>

  “郎君到此便不再是郎君,这点……你可明白?”林屾长老当时正为他刻着玉牌,看着那个年纪尚却无比认真的男孩,问道,“郎君日后将拜我为师,我不收无名无姓的徒弟,梅家老三可给你起了什么好名字?”</p>

  “……厌文……”这个名字实在草率,让男孩有些难以启齿。</p>

  “哦。”林屾长老一挥笔,就在玉牌上刻下两个字。</p>

  数日后,在食堂打饭的师弟听到以下对话——</p>

  “林屾长老新收的那个师弟好生可爱,听竟然是那个冷面紫云客的侄儿。”几个玉霖峰的少女叽叽喳喳围作一团。</p>

  “紫云客‘没墨’,他没什么?”有个少年调侃道。</p>

  “人家不姓梅,姓江,名砚文。”另一个和他一起打饭的男弟子白他一眼。</p>

  想到“厌文”两个字,师弟的脸倏地红了,好武……也不一定就厌文啊。</p>

  “哪个‘砚’哪个‘文’啊?”又有人问。</p>

  “那自然是‘笔墨纸砚’的‘砚’,‘文章道理’的‘文’,我在师父那里的名册上瞧见的。”这话的是他百战峰的大师姐望晴,性子热情活泼,为人也大方。</p>

  他那时大概是松了口气,现在想起来实在好笑。</p>

  这样一个书卷气的名字,竟然来得如此荒唐。</p>

  一个“厌文”,一个“矜持”,放在这样正正经经的两个人身上,也是着实有趣。</p>

  穿着青色卷云纹长衫的少年仰头,仿佛要从那黑漆漆的洞顶上看出些什么,又仿佛只是的走神。</p>

  这些事情已经很久很远了,他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来。</p>


  (https://www.tiannaxs.com/tnw221660/1002108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