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华冠 > 第2章 简单的工事

第2章 简单的工事


  太仓距昆山,六十公里,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行军距离。

  后备补充团行进速度很慢,路上全是74军撤退下来向西的部队,有成建制部队,也有溃散的小股部队,兵们互相交流信息,看着这支还在向战场方向行进的部队,全都充满敬意。

  从太仓撤出的部队口中确认,太仓已经失守,109师未收到撤退命令,溃兵中没有109师官兵。

  紧接着,传令兵传来就地宿营的命令,经过六个小时行军从昆山向东北方向,在督战队带领下的后备团向东行了不到三十公里左右,部队停了下来。

  更为关键的是,补充团没有电台,不能直接联系109师师部,一路上都是军政部转发的命令。

  还好,这里舰炮打不到,左路沿江有陈诚指挥撤退的部队顶着,李远嘀咕着。

  远处传来隐约不算密集的枪声,一整晚路上都是撤退的脚步声,毕竟是半夜,小鬼子并未冒进。

  直到天明部队未接到新的命令。

  东边开始放白,李远钻出行军帐蓬,习惯性的打量周边的地形,晨雾中,部队驻扎在一片在高地上的树林之中,说高地其实也就二十米左右的土丘,土丘上长满了树木,树林中灌木并不高大,满目绿色生机,不像东北遍地黑褐,雾气中若隐若现,简易公路两边是收割了水稻后的水田,剩下一排排整齐稻茬,高低不一,再生的第二茬也被全部收割,水田四周全是树林围成的一个不规则的圆,东西方各有一个缺口,距离约一公里,一条公路在中间。部队位置就在西边的这个山岰口,再往西望跟东边基本一样的地形,东边远处的山岰口有老百姓的房屋,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看不真切,估计还是泥木结构,不断有**士兵互相掺扶从公路向西走,夹杂着少许的百姓,从穿着看跟着部队撤出的是些乡绅居多,普通老百姓还是放不下家里的那二亩田,也许还是租的,或许是城里的铺面里的那些零碎。

  地形简单讲就是一个宽约100米的树林环绕包着水田,从天空向下看就像一条公路串起的一个糖葫芦,有些意思。

  对于脚下这片土地,即将来临的是外族凌辱。

  传令兵传来了团部的命令:就地构筑工事,防守东面可能的来敌,太仓失守了,督战队也没电台,消息来源不详,反正军政部自有一套体系。兵们绝大部分不知道自已在什么地方,他们还没有地理概念。

  各部立即沿简易公路两侧开始构筑工事,前哨在昨晚已进到前面的一个岰口,那边地形跟补充团这边一样路两边同样全是树林,正前方是公路,再远处又是一个岰口,公路两边照样是水田。

  这种地形打阻击战,日军如果要进攻,其兵力是根本无法展开,进攻方只能从公路或沿山岰向两边走树林攻击前进,水田里的水并不深,但是无法机动,进去就基本就是活动的“固定靶”。

  面向东方是一个向下的缓坡,好在江南地面全是泥土,特别软,工事挖起来挺快,一排没有参加挖沟的工作,在团长的指挥下由二营、三营的兄弟开挖,一营是主力营,是最先上战场的,现下是要优先保证体力,但一营其实也并不是干看着,闲的无事兵们也在不断帮忙。与**常挖的无纵深一字战壕不同战壕挖了三条沟,从面向东方坡地横向挖了四条沟,纵向斜着一条交通壕,斜王字形,半人深,从公路往两侧各200米左右。挖出的土堆在第一条沟前方战壕边上,用铁锹压实,底部近一米厚,梯形,沟深加堆土高刚好到一米四左右方便射击,并且全部压上了灌木及树枝伪装,鬼子机枪肯定的弄不穿。第五条挖的在树林深处了,已超过了山脊其实应该叫坡,在坡背后,防炮用,没有设机枪垒。补充团展开后防线约四百米,树林里靠后呆的是二营、三营与后勤,林子边缘,作了伪装。

  现在一营三个连第一排的人全堆在第一条壕沟里,选择射击位,把土用揪拍打成自己舒服的样子,小规模战事由各营轮流充当前锋或外出执行,扩大到以营为单位作战时,一营以一连二连作前锋,正面拒敌,三营机动,团部视规模以两个小时为单位让二三营轮流换防。

  补充团编制有军需处一个连,实际上就是后勤加一个炊事排,特务连一个包含一个警卫排一个炮排一个通讯班,后备团本身就属临时编制,还有一个在昆山才加进来的一个排的督战队,这帮家伙就是专门防逃兵的。

  简易公路上还有撤退的**士兵,重武器早就丢完了,先头的还有点队列,到中午时基本就是小股部队了。

  没有得到命令,也没人敢去收拢那些溃兵,到下午一点过时,东边的枪声密集了起来,并越来越近,三八大盖的“叭勾儿”声音开始变得清晰,夹杂在**七九呯呯声里格外让人紧张。

  补充团前哨五组放了五公里,十个人十匹马,不断有消息传回。

  最远的一组在三点过已跟撤退的49军督战队接上了头并传回了消息。

  109师断后部队就在督战队后面阻击日军,共分成了两条线断后,一条在北面沿长江阻击日军,两个团作战部队及师部,一条沿太仓昆山一线,一个作战团,且战且退,只是被鬼子追着来的,鬼子即将到来。

  从远方山岰外并不算激烈的汉阳造呯呯枪声中推算断后的**回的只有两百来人的样子,李远的判断,心里为之一紧。

  时间不断流逝,枪声越来越近,夹在更远的模糊炮声中。

  路上已无撤退的的**士兵,只有一小群老百姓还在吃力的蹒跚。

  从岰口率先出现的是督战队,手臂带着醒目的白袖标,路上撤退的老百姓加快了脚步,连日来的小雨让简易公路还是大片大片的泥泞,在他们身后的枪声已经响了好一会了,督战队的人用担架抬着一个人,看样子应该是高级军官,普通士兵在早些时候还可以有医护兵用担架往后方送,到现在已基本不太可能,负伤就意味着

  东山岰口出现一面破旧的青天白日旗,断后的**士兵出现了,补充团气氛为之一紧,在东北都打过的日本小鬼子三千公里外又出现了,连苏俄军队的都干过的补充团大兵们一直都在打仗,虽然都说日本人厉害,但后备团里都是从东北过来大部分都是伤愈的老兵,再次对上小日本鬼子并没有恐慌的心理。

  山岰口响起了第一声枪声,紧接着不太清晰的枪声变得密集,不断冒头出现并向后还击的军人们没放低身子,就边向前跑边回头开枪,因为站的高射界开阔,再拉枪栓,放了一枪后,翻过了岰口,后边全是兄弟们的头盔,已没法开枪,子弹打到哪去了不在他关心的范围,看到了西边的岰口有青天白日旗,顿时来了精神,一千多米距离还是跑了近十分钟,气喘吁吁。200多人陆续来到了阵地前,没有继续向西,两百多号人也全都到退到了工事后边林子里,李远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全部都能跑,那些不能跑的都为国捐驱了,也许是留下掩护战友,仅带了个手榴弹去找鬼子翻本,简单的仇恨。

  带着白袖箍的督战队混在断后兵一起,满身泥泞,狼狈。

  李远眼尖,发现断后打的只剩下约一个连兵力的部队里居然有十多挺捷克mg26机枪,十多支mg29半自动步枪,还有一部电台!

  补充团长与参谋迎上了那帮人,说什么李远并没有怎么关心,当然一个小排长也没那机会关心,差好几级呐,执行命令就成。所有的兵都是从一排的防区经过的,当路上最后一个兵通过工事后,当然他并不是最后一个,前哨及尖兵从前面的林子里钻了进去。路上早就埋好的炸药响了,两个爆点,米位置,也作标尺用。整条路被炸开成了三节,李远安排三营的兄弟将路挖开,与靠北面的二连战壕连成了一片,只有路上散落着老百姓掉落的物事件些

  526团只剩下一个连的人,伤亡惨重,团长陈兵受伤,指挥权暂时接管,当然还有那步电台

  526两个团长一个站着,一个躺着,站着的是副团长陈兵。

  补充团团部。

  炊事排去给断后的109师部队准备了吃的,后备团刚补给过,吃的不缺。

  “报告团长,我们已发现鬼子,退回来的是526团,共238人,团长陈兵负伤晕迷不醒。”

  “鬼子来了多少人”

  “不知道,“

  “不知道你报告个球!传令:让督战队安排四个兵送三团长回昆山。一营正面进入战壕,二营一连火速进左边树林,三营一连进右边树林布防。其他部队全部退到西边下一个岰口后边的林子建立工事。给109师的兄弟部队补充弹药,愿意留下来的作预备队,不愿意留的滚蛋到后边去挖工事”

  “团长,小鬼子能看到的有220人左右,后边有树林又有雨雾看不清反正还有很多,看不清,有三门迫击炮,歪把子六具,掷弹筒看不清,我回来时距山口300米。”传令兵素质挺高,人数的挺仔细。

  “你说不知道?你也滚蛋”

  “是!”传令兵带着团长的命令撒开腿消失。

  补充团阵地如果从飞机上看的话只能看到两个连的一个排,另外的全在树林里,感觉就像刚退回来的那一个连,

  李远对团长的安排还是挺佩服的。

  通过电台终于接到了师部的命令,团长热泪盈框,好多天爹不痛娘不爱没人直接领导,还有点想念。

  师部转发的陈诚总指挥命令是:三日内不能让这条路上追击的日军越过昆山。

  补充团征用了526团的电台、报务员及密码。


  (https://www.tiannaxs.com/tnw201574/882140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