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谋划天下 > 第三百零五章:各方求援

第三百零五章:各方求援


  君臣三个商量了不久后,一致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向兖州购买粮食比较划算,就算代价稍微大一些。

  若是价格实在不能承受,那么就威逼一下,摆出绝望之下要同归于尽的架势,恐吓秦枫卖粮。

  商量完以后,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道:“无忌啊,兖州你熟,就麻烦你再去一趟吧。”

  长孙无忌闻言嘴角抽搐了一下,兖州是熟。但是长孙无忌曾经发誓在也不想见到秦枫的那张脸了。

  以长孙无忌的性格,在李世民的命令下,心中居然升起了一些不情愿。

  但毕竟是有担当的人,如今雍州实在是太凄凉了,而熟悉兖州的人,还真只有他一个。

  他不去,谁去啊?

  因此,长孙无忌只得举拳道:“诺。”

  “快去快回,老夫尽量筹集粮食,先应付着。”张济对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

  “嗯。”长孙无忌应了一声。

  随即,对着李世民抱拳一下,就走出了书房。

  长孙无忌回到府邸后,只告诉了妻子一声。就带着雍州重任,前往兖州了。

  ………………

  天气闷热,丛林广袤。这八个字就能概括河内了。

  大汉只有十二州,河内毗邻河套,都与着塞外接壤,而当时河内比较荒芜,乃是蛮夷之地,最大的势力是乌恒。其中赫赫有名的就是乌恒百卫。

  后来武帝讨伐匈奴期间,武力强盛,打败了乌恒,设置了河内郡。

  但是河内郡的荒芜,外族,又因为是蛮夷之地,始终让中原人很是畏惧,很少有人涉足河内。

  因此,河内郡始终都很落后,很封闭。

  但是这个情况,在杨卫做刺史的时候有了改观。杨卫这个人,很有雅量,乃是名士,中原战乱频繁,安定的不仅是河北,还有河内。

  因此,无数士人投奔,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极大的提升了河内的潜力。

  到了现在,河内已经很繁荣了。

  只是河内也有河内的局限性,环境较为恶劣,百姓的生活比较苦,又因为异族林立,汉人的势力,很少跨出城池。

  也就是地广人稀。

  秦枫不知道的是,这场暴雨的范围也把河内给囊括了进去。而河内的水系,比之雍州还要发达一些。

  大小河流无数。河内的粮食产量又很低。

  因此,一场洪涝,河内也不好过。

  河内治所,乃是怀城。一座很古老的城池。

  因为河内少有战争,城池不怎么高大,也不怎么厚实,甚至是半新半旧。

  城中大约有二万人口,其中汉人居多,大约占三分之二,其余皆是塞外异族。

  在杨卫的治理下,河内的汉人与异族相处的比较和睦。一起构架起了,河内目前的繁荣。

  只是,这日百姓们都有些愁眉苦脸。互相打招呼的时候,都在叹气,今年的粮食,哎。

  城中心,刺史府中。

  杨卫与其弟杨化同样也是愁眉苦脸。

  杨卫六十九岁,头发花白,面容苍老,但是身材还算高大,并不像一般老人,身材慢慢变得矮小。

  杨化也有六十岁,容貌依稀与杨卫有些相似。

  二人此刻都穿着便服,都有些愁眉苦脸。

  “兄长,如今河内全靠您的威望撑着,才能使得汉人与异族人和睦相处,但这只是在情况稳定下,才能保全。今年的粮食恐怕不好了,那些异族又桀骜不驯,若是没有粮食赈灾,恐怕免不了一场战乱。”杨化叹了一口气道。

  杨卫与杨化都不是那种有野心,又比较温和的人。对于战乱什么的,最是讨厌。

  如今眼看大祸临头,自然是哀叹不已。

  “嗯,得想办法,弄一些粮食过来啊。”杨卫点了点头,叹气道。

  顿了顿,杨卫又道:“河内人口较少,只要二三十万石粮食,就能渡过眼前的危机。以为兄与雍州的关系,若是开口讨要,相信是能行的。”

  “只是听说雍州打了许多的战争,消耗肯定巨大。恐怕粮食也不多。”说着说着,杨卫开始担心了起来。

  “不管有没有粮食,我们先去求援再说。我立刻带着宝石,珍珠,黄金,前往雍州求粮。”杨化比较性急,闻言立刻起身道。

  “等等,这些恐怕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诚意。”杨卫叫住了杨化。

  杨化回过头,看着杨卫。

  “上一次,不是有一些异族人向我们进献了十头野生大猫吗?一起带过去吧。”杨卫思考了一会,抬头对着杨化道。

  “大猫?”杨化闻言眉头一皱,道:“大猫虽然是训练好了的,甚至还有专门的训练师,但是那玩意又不能吃,除了观赏,取乐以外根本没什么价值。带去雍州,有用吗?”

  杨卫闻言微微一笑,道:“在我们河内,大猫很常见,但是在中原可不常见。能取乐就行了。”

  见杨卫坚持,杨化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只是心里有一些郁闷,因为有了大猫之后,就不能乘船了。得完全用徒步的方式,翻山越岭,前往雍州。

  杨化告别了杨卫之后,先去府库内,支取了一万黄金,各种各样的宝石,一批质量上好的珍珠。

  带上十头大猫,就出发前往雍州了。只是杨化不知道,雍州的水灾比河内还要严重,李世民自己都还要买粮食。

  陈留城,大将军府书房中。

  秦枫坐在书房内,处理公务。

  这场洪涝,虽然兖州,琅邪,许昌大部分地区都渡过了,安然无恙,但还是有一部分小地方受灾。

  百姓面临一些情况。

  因此,秦枫并没有坐着享受,等李世民上门来求粮。大发一笔。

  而是忙着派遣官吏,带着陈留城中的粮食,前往各地赈灾。以安抚民众。

  今日是也是一样,秦枫正打算调拨一批粮食出黄河。因为秦枫忽然想起,太极岛可能也在暴雨的袭击范围之内。

  因此秦枫比较担心。准备调集粮草过去。

  就在这时,有护卫来报道:“主公,石口寨来报,说是陶谦帐下从事,杨肃到了石口寨了。”

  “喔?”秦枫眼中讶异一闪而逝。

  这场暴雨覆盖了黄河以南的雍,兖,徐,青,豫之地。这徐州在打击范围之内,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枫也想到了,陶谦会派人来求援。

  秦枫对于陶谦的了解已经极为透彻,这个人自视甚高,但又喜欢以长辈自居,就算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在存亡面前,依旧能放下.身段,委曲求全。

  这种人最是难缠,也最让人厌恶。

  但是,秦枫却期盼陶谦的人能来。陶谦既然派人来了,那就证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陶谦现在的日子可不好过啊,地盘内有数百万人口,十几座城池。但粮食储备却是大多在低洼地带。

  一场洪涝下来,肯定是陷入了绝望。

  在历史上,还有个孔融可以援助一下。帮助陶谦挺住,但奈何现在孔融被俘在冀州,现任青州之主的袁绍对于陶谦可不感冒的紧。

  绝望之下,才来求他。秦枫也可乘机,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陶谦那边,有秦枫渴望的文臣武将,陈登,孙乾,糜竺,太史慈等等。

  但是秦枫迫切想要,也是目前能得到的,只有三个人。

  陈之子陈登,碾财高手糜竺,以及陶谦并不怎么爱护的太史慈。

  陈登不必说,在历史上陈登陈父子可是机智过人的谋士,而陈登又武艺高强,这等人物怎么不会让秦枫垂涎。

  但是考虑之后,秦枫觉得现在换回陈登,不切实际。

  因为陈登之父陈是陶谦的左膀右臂,放走陈登,也就意味着要放弃陈了,陶谦绝不会断自己一只手臂的。

  所以,秦枫带走陈父子,只能是在官渡之战前动兵,把陈父子一起带回来。要是财神糜竺愿意,秦枫也想要把糜竺也给带来。

  至于太史慈是新投陶谦的,秦枫也听说太史慈在陶谦那里过的并不好,乘机把他太史慈拉过来,秦枫觉得可能性很大。

  而且秦枫现在缺骑兵将领,说起骑兵,秦枫就一肚子不爽。

  他战琅邪,获得五千多匹战马,战戈阳,获得七千匹战马。与河套贸易,获得三千匹战马。

  加起来足有一万五千匹战马了,按照骑兵的标准配备,一人三马,足足能装备五千骑兵。

  但现在除却赵云训练的三千骑兵,其余只能放在兖州牧场内,干瞪眼。

  没办法,没有好的骑兵将领。如果把骑兵交给步将统帅,比如说曹仁。那么教导出来的骑兵是个什么样?

  秦枫不敢想象。所以宁愿干等着。等待最理想的骑兵将领。

  太史慈就是秦枫的垂涎对象,心目中最完美的骑兵将领。现在机会这么好,秦枫当然想试试。

  若是能换来,还有一个好处,不用为忠诚问题担心。试想一下,若是太史慈知道,陶谦为了徐州,而放弃了他。

  太史慈对于陶谦的忠诚度肯定直线下降,虽然不能直接化作对于秦枫的忠诚。但是至少秦枫有了一个留住太史慈的机会。

  这些秦枫早已经想好了的。唯有使臣是杨肃,秦枫稍微有些惊讶。

  陶谦应该知道他与杨肃的关系,现在还派遣杨肃来此,就不怕杨肃暗中偏袒他?

  不过,秦枫转念一想,杨肃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徐州还有杨肃的妻儿,弟弟杨芳等等。

  杨肃没有条件偏袒他。

  石口寨距离陈留城不过三四个时辰的路途,并不遥远。何况,田豫派遣过来通报的消息到达的时候,杨肃恐怕也已经出发多时了。

  因此,秦枫干脆推掉了公文,静静的等待着杨肃的到来。


  (https://www.tiannaxs.com/tnw18659/5030666.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