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谋划天下 > 第两百九十九章:乐极生悲

第两百九十九章:乐极生悲


  陈留城南,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

  村庄的附近,有一条中等的河经过。

  这条河,很桀骜不驯,往年闹洪涝的时候,都会发大水。

  此刻,天空中乌云密布,磅礴大雨倾泻而下。

  河岸边,有一座石屋,屋中有几个壮年汉子。这些汉子都是小村庄内的村名。

  十余日以前,那一场洗刷了干旱的大雨来的快,去得也快。之后,连续五六天没有下雨。

  正当百姓绝望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但是暴雨一下,就是五六天。

  此刻,石屋内的几个汉子已经从喜悦,变成了沉默。

  这样的石屋,几乎每座靠近水域的村庄都有一座,是负责监视河水的。是十日前,官府下达的命令。

  若是河水突然暴涨,他们就负责报讯。好让乡里乡亲及时撤退。

  没有官府强迫,这些汉子都是主动前来监视的。因为,身后就是自己的村庄啊。

  雨水已经连续下了五六天了。这几个汉子也坚持了五六天。

  让他们有点高兴的是,这么大的雨水冲刷下,河水虽然暴涨,但居然没漫过河岸,进入大地。

  要是在往年发大水的时候,这么大的暴雨下来,他们的村庄已经被淹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当然知道。

  一切都是大将军啊。是他耗费钱粮,挖掘河道,整治河道,才能让他们的村庄免受洪水的袭击。

  先是干旱,深井。后是洪涝,整治河道。

  几个壮汉对于秦枫的感激,几乎无以复加。

  暴雨还在继续,河水也还在暴涨,但是始终没有溢出。

  兖州,许昌,琅邪,三地的大部分村庄外边,都发生这这样的事情。一座石屋,负责警戒的百姓。

  但是也有一些不幸的。

  这场暴雨实在是太大了。兖州的大小水系又多了。

  到处都是河道,有一些河道就算是挖深过了,但还是储存不了暴涨的河水,溢出了河道。比如说,这处名为“丹水”的河,它东边有一座大村,所以这条河道的外边有负责监视的石屋。

  在河水溢出的第一刻,这些人冲出了石屋,冒着大雨,向着自己的村庄奔去。

  “咚咚咚。”瞧着手中的铜锣,一边大喊道:“发大水了,发大水了,快点撤啊。”

  “发大水了,发大水了,快点撤啊。”一声声大喊声,期间夹杂铜锣的声音。村子内的百姓,一时间变了脸色。

  幸好早在十余日以前,官府就已经通知他们,让他们准备好行囊,准备随时撤退。

  现在百姓虽然慌张,但也不至于凌乱。

  在村中的老人,壮年人的带领下,村子开始了有条不素的撤退。

  这座村子的地段有些低洼,他们的目标是奔向旁边的一座村子。兖州不是一个常年有干旱的地方,但偶尔有发大水。

  村中经验丰富的老人,知道哪座村子会被淹没,哪座村子会相安无事。

  “快点,快点,老人与妇人,孩子上牛车,其余人快点向东边跑。”村中的壮年男人,纷纷大呼着。

  但是这座村子是大村子,集合需要一点时间。

  当暴涨的河水淹没过脚掌的时候,村子内的百姓才集合完毕。齐齐出发前往邻村。

  暴雨中,村民们的脸上虽然慌张,但并没有慌乱。

  他们仍然镇定,甚至含着小小的喜悦。往年发大水的时候,都因为撤退不及,有些人死伤,但是今年却没有。

  这难道不足以喜悦吗?

  只有一些老人,忧心忡忡。因为大水的到来,庄稼没了。明年该怎么过。

  这是比较倒霉的。

  有一些还有些村庄因为撤退的速度及不上河水暴涨的速度,有小部分人失踪了。

  虽然有种种的失意,但是整体上,三地的整治河道的政策都很成功,这么滂湃的大雨,这么暴涨的河水,死伤被压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

  兖州,琅邪,许昌三地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秦枫的先见之明。尽管有些不尽人意,比如在干旱中虽然有深井眼,但是不能完全的保证庄稼。在洪涝中,不能把损失降到零。

  但比之雍州,徐州,青州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豫州,却已经让人喜悦了。

  这一场波及黄河沿岸大部分地区,以及黄河北方小部分地区的暴雨,西边的起始点大概是雍州。

  雍州以西的安定等地的雨水明显要减少许多。

  换而言之,雍州,安定等地是处在上游。没有更上游的黄河冲下来的洪峰。威胁要小许多。

  但是尽管如此,雍州还是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村庄被淹没。

  无数普通百姓匆忙逃出家中,寻找附近的高地躲避大水。路上,慌乱中,无数百姓与亲人失散。

  有些人或许会在安全后找到亲人,有些人或许就是天人永隔了。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雍州也处在大水偶尔发生的地方。村中的老人也知道哪出地方能躲避大水,哪出地方会被淹没。

  老人的经验,让大部分百姓都得以逃生。

  但是当这一场持续六天的暴雨停止,当天空中第一次放了光亮的时候,展现在雍州人眼前的是。

  满目的汪洋。

  偶尔还能看见漂浮在洪水中的尸体,人的尸体,以及畜生的尸体。有家养的畜生,也有野生的畜生。

  有经验的老人知道,这洪水退走得需要一二日的时间,而难熬的是则一二日以后。

  大洪水过后,人畜死伤无数。

  可怕的瘟疫,可能会席卷整个雍州。

  雍州城池中,洪水都淹到膝盖了。马车是木头的,在这种大水中不好走。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二人只得骑马,来到南门城头。

  二人各自穿着正服,脸色都很沉重。本以为旱过甘霖来,但没想到没喜悦几日,这大暴雨就来了。

  一场冲刷,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死伤。

  更要命的是粮食,本来家家有余量,但是洪水中,百姓肯定顾不得粮食了。就算带走了,浸泡过水的粮食,也会发霉。

  从来没有粮食危机的雍州,这一次可能要爆发粮食危机了。

  二人心情好才怪了。

  很快,二人在护卫的簇拥下,策马来到了城门下。翻身下马,跨上台阶。

  二人来到了城头,看着眼前一片汪洋,偶有浮尸的场面,二人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可怕的可能不止是粮食,还有瘟疫。

  对视了一眼,二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沉重。

  “虽然之前荥阳的粮食被烧光了,但是我们长安还是有点存货的。幸好,幸好。”长孙无忌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庆幸道。

  事到如今,连长孙无忌这等人物也不能再保持镇定了。

  “粮食确实还能勉强维持,但是瘟疫。”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又面色沉重。考虑了一会,立刻对身边的小吏下令道:“下令集中兵丁,等大水一退走,就立刻组织人手去掩埋人畜的尸体。”

  “命各个医馆,大夫不得私自囤积治疗瘟疫的药物,控制起来。随时准备防御瘟疫。”

  不恼羞成怒,恢复了正常的李世民的能力还是很足的,这一会儿,已经考虑好了临时的措施。

  “诺。”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本来也很惶恐的小吏,立刻镇定了下来,应诺了一声,迅速的下了城墙。

  车马前往城中将军府,准备把李世民的命令传遍整个雍州。

  “如今中原形势日益尖锐,决定中原霸主可能就在这一二年了。希望不要出什么乱子。”看着满目的汪洋,李世民阴沉着脸道。

  “哎。”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但是他的心中担忧的并不是这点,而是死敌秦枫。

  不知道兖州怎么样了。不过,根据传来的消息看,这以前秦枫一直都在整治河道,疏通河道。

  受灾的情况应该比雍州要好一些吧。

  这么一想,长孙无忌心中越发沉重了几分。

  雍州还算有底蕴,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对于未来,还算是有点希望。

  但是徐州就不一样了。

  这场席卷了许多地方,西起雍州的大暴雨。徐州好是不死的处在黄河下游地段,也被波及到了。

  这一刻的灾难情况比雍州更是难看十倍,满目汪洋,浮尸遍野。

  南城门上,陶谦与帐下的诸多文武大臣一起站着,陈,廖立,陈登,糜竺,曹豹,臧霸。糜芳,孙乾,太史慈,杨肃。

  看着眼前被洪水施虐,吹残的汪洋。一个个都默然无语。

  这群人的智商都不低,李世民,长孙无忌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瘟疫,粮食。雍州底蕴很足。

  徐州原本底蕴也足,但是这一场洪水估计把所有物资都冲走了。看着底下数丈高的大水,别说是粮食了,就算是药物,恐怕也所剩不多了。

  这一场洪涝之后,要怎么过,他们都不知道,没底。

  身后一群人默默无语,站在前边的陶谦更是浑身冰凉。什么固守一方,什么收复失地。

  陶谦觉得都是狗屁。

  要是渡不过这一场灾难,他连最后的这一块地盘可能都保不住。

  虽然陈不能看见陶谦的正面,但是从陶谦抖动着的肩膀来看,却是能猜出陶谦正处在绝望当中。

  他上前一步,劝说道:“主公,如今不是哀伤的时候,还是早想计策,渡过眼前的危机才是啊。”

  陶谦是在绝望,但陈却说是哀伤。

  廖立心下撇了撇嘴。

  什么时候了还要考虑名望。


  (https://www.tiannaxs.com/tnw18659/503066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