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三国之谋划天下 > 第两百四十七章:微服私访

第两百四十七章:微服私访


  把钟城这件难题给处理了,秦枫心情很是舒畅。午膳去了荀那边用。想着这些时日里,整个兖州,整个大后方的物资,人员运营均是由荀一己之力承担。

  秦枫心中不由对他有一丝愧疚,打算要慰问,君臣间好好聊天一下。但在用完午膳后,大中午天空中太阳热烈,温度有些高。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再加上昨晚上宿醉又纵欲,有些后遗症。秦枫抑制不住的打瞌睡,只得先在荀府的客房中睡了一觉。

  睡了不下半个时辰,秦枫就醒了。强健的体魄,让秦枫在经过短暂休息后,又显得精神奕奕。

  醒来后,秦枫想着和荀谈一谈的念头越迫切了。

  但是在问了侍女后,才知道荀已在书房批阅文书了。

  书房内,荀端坐在案桌前,桌上摆着一大堆的待阅文书。眉头微皱,脸色看起来很正常,但是细看之下,却还是能察觉出有些疲惫。

  秦枫站在门口,看着荀一丝不苟批阅文件的摸样,叹了一口气。

  这等大才却是过度使用了,等这个战处理完该让他休息下了。

  想罢,刘封熄了找荀聊天的念头,吩咐了侍女,多准备一些养神,调理身体的食物给荀吃用。

  这才退出了房间。

  出门后,秦枫就强行把自己脑中的愧疚给抹去了。

  开始想着正事。

  徐荣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军队的收编,百姓的安置都有专门的人才在处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消化完毕了。

  联姻的事情也已经交给了王信去处理。

  剩下的就是中原蝗灾,蝗灾之后又是罕见大旱。其中蝗虫先是从雍州席卷而来,随后到达中原,徐州,等等,而大旱也是如此,这才造成了整个黄河沿岸地区的动荡。

  这件事情,就算是打死秦枫也不会忘掉,忽略掉的。

  他为此准备了很多,现在粮仓里有数百万石的粮食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陈群,荀,杨肃还在极力为秦枫收购粮食。

  荀收购的是各大州民间的粮食,虽然细小,但还在源源不断的收购着。但是杨肃的收购却已经接近尾声了。

  徐州就这么大,豪强什么的也就这么多。杨肃都已经收了几个月了,也都差不多了。至于陈群那里,通过袁术那里收购到的荆州陈化粮也是在前几天运达陈留了。听闻袁术还幸灾乐祸还久,只是料他再怎么也想不到这些粮食将来是要卖给他的。

  只是准备粮食只能发财,根本就不足以度过灾难。秦枫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比如说,打一些深井眼,在大旱的时候可以帮助百姓度过灾难。不足以彻底解决,但至少可以缓解旱情。

  想着,秦枫立刻找来了典韦,准备好了马车,打算出城去转转。调查调查情况。

  典韦是常住在太守府的,白天他自己负责太守府防务,晚上交代副手负责防务。随叫随到。

  秦枫招呼了一声后,典韦立刻准备好了马车。

  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站着包括典韦在内的十余个护卫。

  秦枫坐上了马车后,典韦一声令下,队伍往城南而去。

  不久后,队伍就出了城池。出了城池后,继续走了一段路。一片田园景象就出现在了秦枫的眼中。

  到处都有黄橙橙的谷子,以及一些豆子。再过不久,应该就是收割的时候了。

  看着这种粮食丰盛的情况,秦枫的心情变得不错。

  今年是风调雨顺啊,收割出来的粮食,应该可以度过明年的天灾了。再补贴一些粮食,就可以坚持到后年秋收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农业,一年只有一次收成。

  今年收来的粮食,要吃到明年秋天。同理,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但若是明年颗粒无收,就要吃到后年秋天。

  秦枫知道肯定是坚持不了的,所以要补贴啊。

  还好,今年是个大丰收,税收就可以殷实各县城的官仓。等天灾到了,百姓没粮食吃,可以直接开仓赈灾。

  相比起来,袁术那里可能就要够呛了。

  马车上,秦枫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豫州的情况,秦枫始终都有留意,烽火四起,同样也是连战连捷。

  收拢了不知道多少的叛乱百姓人。

  以前留下来的粮食,被他收购了三十万石。估计快见底了,今年收购的丰收来的粮食,又要填进收押百姓这个无底洞。

  来年可以拿来赈灾的,估计只剩下一点点了。然后百姓俘虏也要吃粮食的,不吃粮食可能要造反的。

  天灾再加上人灾,水深火热啊。

  相比起来,徐州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没有战争,官仓也算殷实。今年又是大丰收。

  但肯定也紧张不已,到时候秦枫可是会下狠手,别提掌权的是不是“老友人”陶谦,就算换一个,该怎么发财,还是该怎么发财。

  想着想着,马车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大村子外边。

  村子很大,一眼望去数不尽的房舍。村口附近,有几个娃子在玩着泥巴。

  秦枫打算吩咐典韦进村去看看情况,就见前方迎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秦枫心中一喜,下了马车,迎了上去。

  “见过老者。”秦枫对着老翁行了一礼。

  那老翁到是被秦枫吓了一跳,活了大半辈子,他只对秦枫这样的老爷行过礼,从来没见过秦枫这样的人对他行礼。

  但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了,老翁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弯身抱拳道:“老爷有礼了。”

  秦枫微微一笑,抬起头看向村子,片刻后,问道:“我见这村子很大,似乎望不到尽头,心中好奇,所以才拦下老者,想问问有多少人口。”

  秦枫这么摸样,到是有些像没体验过事情的世家大老爷。

  “五六百口人吧。”这老翁不疑有他,随口答道。

  “今年收成如何?”秦枫继续笑问道。

  “托曹兖州之福,今年收成很好。就算是到明年秋天,也能家家有余粮。”说起这收成,老翁眉飞色舞道。

  这收成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秦枫心中一奇,随即问了一下。

  这才得知,这老翁的村子以前是当地豪强的佃户,整个村子都是。佃户都是不用给官府交税的,只要给主家纳粮就行了。

  这些豪强还算人精,收成好的时候,多收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少收粮食。造成佃户们都活得下去,但又家家贫穷。

  而当秦枫接手兖州后,作为司马荀大刀阔斧,拿了这几个豪强开刀,于是这些百姓都解放出来了。以后只要给官府纳粮就行了,而荀定下的税收,又是比较小。

  所以,这次大丰收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有余量的盛况。

  提起曹兖州,别说这老翁了,就算是正村子的人,也都很尊敬。

  秦枫只是微笑着听了,看不出情绪波动。到是秦枫身后的典韦看着秦枫的眼神很自豪,自家主公,武能抗击强敌。文也能治郡,深受百姓爱戴。

  “不知,村中可有井?”秦枫笑着听老翁说完,这才问出了今日来此的目的。

  “有啊,大约三四口吧。”老翁随口回道道。

  “是深井眼,还是浅井?”秦枫又问道。

  “呵呵,一看老爷就是没出过门的人。”老翁呵呵一笑,乐呵呵的看着秦枫道。

  “何以见得?”提个问题,就能看出深浅?秦枫纳闷道。

  “呵呵,这兖州都风调雨顺几十年了,老夫只看到过洪涝,从来没有看到过旱灾,要深井眼有什么用?”老翁笑着道。

  秦枫恍然,这兖州附近水系发达,风调雨顺,很少会有干旱啊。

  “多谢老者提点。”秦枫抱拳对着老翁拜了一拜。

  “老爷多礼了。”对于秦枫的多礼,老翁不得不再说了一句,随即,又道:“老朽还有农活要忙,就先告辞了。”

  “老者走好。”秦枫抬拳道。

  “呵呵。”笑声中,老者走远了。

  秦枫也收回了目光,神情有些兴奋。黄河沿岸大旱,如此严重,而且还被史册记载,出处可能就在这里了。

  风调雨顺,没什么深井眼。

  古代打井是很费时的事情,尤其是深井。要专门的人才进行打井,每口井还要填补多少钱。

  当旱灾来的时候,官府意识到的时候,再打井,已经迟了。而且,有些官府也未必会添钱,为百姓们打井。

  现在提前命令钟繇找专业的打井人员,再每座村子中都打一些深井。是可以缓解旱情的。

  兖州,许昌郡,琅邪郡。

  心中盘算着,秦枫立刻下令典韦,启程返回太守府。

  回了太守府以后,秦枫立刻写下了文书,命令荀,杜袭,辛昆三人着手打井。秦枫还怕他们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疑惑他的用意。并且掉以轻心,出工不出力。

  所以秦枫所用的言辞,很是刚硬。务必要让他们尽力。

  做完这一切后,秦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既然了解未来,就要又发财,又要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才行。

  ………………

  襄江之上,一艘挂着“曹”字帅旗的大船逆流而上,四周有一些战船拱卫左右,气魄十足。

  帅旗下是一身正服,脸色沉稳,身材挺拔的王信。

  此刻的王信,以及四周的船队。

  像极了一国使臣出使的情况,不管是规模,还是气派都有了。

  秦枫长子的婚事。对于王信来说,这就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上一次,因为尚在三方围困的危局中,秦枫就算是下聘,也要从简。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必要把气势给营造出来。让天下的士人,百姓们好好看看兖州的威风。

  所以,王信不仅向田豫要了一艘大船,还让田豫准备了五百名水军,八艘战船,一起拱卫他前行。

  “大人。襄阳就快到了。”这时,有随从来到了王信的身边,弯身行礼道。

  “嗯。”王信闻言抬头看向前方,隐约能看到襄阳城了。

  败徐荣后,长子又三娶高门大族之女,主公的声望,必定达到顶峰。

  王信的眼中兴奋一闪而逝。


  (https://www.tiannaxs.com/tnw18659/497767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