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570章 大新之主(终章)

第570章 大新之主(终章)


  已卯年六月十五日,常安。

  晴日。

  如同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又一任皇帝即将登基上位。

  今日的常安城,热闹非凡,人人皆身着盛装,立在道路两旁。里面除了常安本地人外,还有乘船,或是由西域大道连夜赶来的外邦友人,当然不乏大新其他州郡赶来的观礼者。

  而在孝陵,以逯并为代表的三公一大早就来到了陵墓之地,宣读策文和先帝诏书,迎王匡入宫,太常亦是随行。

  正此时,三公奏宣布登基大典拉开了序幕,得“可”后,王匡即褪去了这一月来穿着的麻衣,穿上了吉服。刚刚走马上任的大司马王林,即在陵墓前,将传国玺送至了王匡的手中。

  传国玺为拥有着皇帝身份的标志,天下权利的象征,人常称之为“神器”,无传国玺便代表其身份不正,百姓亦不会认可,也难怪当日刘玄他们就算是占领了常安,于各处下发的政令根本没有人去理会。

  再说宣读策文,以歌颂莽新帝王莽,同时和先帝诏书一道,共同承认王匡之帝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更代表这天下百姓于即位者的认可。

  至此,策命和授玺结束,长长的车队开始往常安城中驶去。

  沿途所过,无论是看热闹的百姓,还是前来等候迎接的官吏,皆是俯首大呼“万岁”。

  距离常安城越来越近,未央宫越来越近。

  王匡左手托着传国玺,怀里有策文,右手拿着当年先生邓锦所赠之剑,感觉到分外的沉重。

  ……

  “人来了!快看!”

  “那是陛下,不可直视,狗蛋还不快低下头!”

  “就算变成了陛下,俺也记得小时候,陛下来我们田里看秧苗的情形。那是陛下还是长陵以农监。”

  “狗蛋,要你这么说,当年我舅父他们住在边上村,曾和陛下是为邻居呢!”

  几个青壮年踮起了脚后跟,不断向前方张望,一边看,一边说着话。

  当车马路过时,还是很知礼的低下了头。

  不可直视皇帝。

  当然步伐一些兴趣盎然的“失礼者”,低头的同时,眼睛会偷偷瞄一眼。只是因为有帷幔遮掩着,只能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影站立,就如同一座山峰,屹立于眼前,是那样的雄伟和高大。

  “陛下到哪了?”增轶问道。

  未央宫前殿,身穿盛装的增轶和孙婉,带着王氏子女立于一旁等待,在她们身后,则是以王氏宗亲为代表的人物。如王邑王寻等人,也包括新始祖王莽的直系一脉,如新二世的长子王当,还有前隐太子王宇之子孙……

  浩浩荡荡的,大概有上百人,足以说明莽新皇室的旺盛。让人有些惊奇的是,原太后王氏并不在此列。其实在叛军攻陷常安之前,王氏便随同这新二世的子女被转移到了常安城外。只是因为丧子之痛苦,王氏竟变得痴呆。

  在常安重新回到莽新手中后,王氏随之回来,可惜已不能正常生活,连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甚至经常说一些疯话,继而一直留在长乐宫的一所宫殿中修养。今次的登基大典,根据群臣和王氏内部的商议,也就没让之参与。

  与王氏宗亲相对的,是旁边的朝臣阵营,除三公及太常等官员去往孝陵以迎接王匡外,多者是留守未央宫等候,届时会随皇帝王匡进谒宗庙。

  最末尾还有一群人,则是来参加仪式的外邦使节。

  增轶的声音不高不低,也没有瞒着其他人,毕竟所有人等待的都有些想知道。而在未央宫内,只有她的身份最高,如此发问到也没有什么不妥。

  旁边的一位内侍匆匆再去打听,很快回来回话道:“回禀贵人,陛下已经进了宣平门,正往东市方向前行。”

  增轶尚未被确立为太后,宫中人只好称之为“贵人”。而对王匡这“陛下”的称呼,大家都,没有异议,跟别说在孝陵接受天子玺后,其已正式成为大新的皇帝。

  内侍的话一落,四周不断有低语声响起。

  没过多久,未央宫前传来喧闹声,用火药做成的礼炮轰隆响起,三公引领着人马来了。

  王匡乘坐的马车前方,是为冯异,铫期,邓禹,耿弇等曾为天下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能立于马车两侧,于他们而言,更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抵达未央宫前殿,驾驭的六匹马稳稳停下,而为王匡驾车者,不是别人,正是少年王志。

  当身着吉服的王匡一下马车,周围的所有人顿时俯首道:“万岁!”

  这种震天动地的声浪在未央宫内外响彻。

  再由未央宫而出安门,王匡带领着群臣步行抵达了明堂,这里供奉着王氏祖先,是为莽新的宗庙。

  古者天子七庙,但在始建国三年,皇帝王莽下令,复建九庙。九在王莽为至极之数,亦是在当时把天下划分为九州。

  独尊儒术,再以孝治天下后,从刘汉中后期直到莽新,但凡皇帝即位,包括当日王莽即位,都要谒太庙。

  于明堂正是即位,也就意味着皇帝继承了先祖的地位和权利。

  注视仪式的,是三朝老臣,现任九卿之一的太常扬雄。

  王匡拜谒过祖先的灵位,扫过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他身后跟着的群臣同样行礼。

  “礼成!”

  当左侧身着玄色正装的扬雄呼出这两个字的时候,群臣面向王匡再拜。

  “万岁!”

  当日,即大赦天下,确定年号永安。

  已卯年为永安元年。

  同时,册封皇帝生母增氏为长乐宫皇太后,原兴武王王妃孙婉为皇后,嫡长子王轩为皇太子,嫡长女王令仪为大新长公主殿下,义子王志为统宣王……

  群臣共计五百八十六位出任新职,多为右迁……

  当夜,白虎殿宴请群臣和各国使节。

  六月十六日。

  永安元年,也是新皇即位的第一次大朝会在未央宫前殿上演。

  修整后的未央宫前殿,与之前相比,所开的窗户更多更大,人处在里面,感受到的不再是源于皇权的压抑。望着最上首坐着的那个身影,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意。

  而坐在最上首的案几上,王匡举目望到下方垂首的群臣们,于心中默道:“自即日起,朕即为大新之主!

  亦将开拓始皇帝和汉武帝未曾开拓之功绩,此乃朕来到这里的使命!”


  (https://www.tiannaxs.com/tnw162017/878453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