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365章 争议

第365章 争议


  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亦要为之。

  甄邯以前不是这样一个类似于“顽固”的人,甚至多次奉承皇帝王莽之言,坚定的站在对方的身后摇旗呐喊。

  但人都是会变得,尤其建新三年以来出现的种种弊端,令他担忧害怕,不论是皇帝沉迷神仙之说,劳民伤财大肆新建庙宇,还是皇帝对于北征匈奴的那种执念,以倾举国之力……

  一宗宗的深究下来,都会让这个千疮百孔、尚未痊愈的国家再次置身危险之地,甄邯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看到的。

  很可惜,像他这样还保留着“良知”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那些从前汉元始年间聚集在一起的许多“道友”,被高官厚禄所蒙蔽,忘却了代汉建新的初衷—革除弊政,还天下一个崭新的天空。

  新,即新意,新气象。

  可现实的“新”早就变了样,趋于形式,不重实际。

  正如前光禄大夫扬雄所言,实践是检验律令的唯一标准,只可惜,天下间,明白此中道理的还是太说。

  为了让皇帝认清大新的实际,所以才有了他甄邯今日在未央宫中踏出的一小步。

  只是这一小步,很可能使其陷入危险之中,或是成为扬雄第二。

  甄邯已经不在乎了,当完整的说出心中关于讨伐匈奴的看法,感受到皇帝鼻孔里呼出的热气时,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集中结局。接着,他面色不动的低头行礼道:“鄙臣说完了,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之。”

  “大司马说完了,朕还真是受教了!

  朕观大司马有未尽之言,不妨趁此机会一并说出来。”王莽站在甄邯正前方,已是微微侧过身子,让殿内的朝臣看不出他的表情。

  只有与王莽面对面的仲越,才明白皇帝现在的脸色,阴沉的有多么可怕。

  用兴武王的话说,这位大司马,怕是玩儿完了!

  “谨遵陛下之命,若甄邯言辞有不当之处,请陛下谅解。”仲越再次抬头,阳光刚好从窗户中渗透进来,照射在他那略显沧桑的脸上。

  皇帝越是显得冷静和无所谓,越是说明他的内心早就某人或某事厌恶至极。

  作为熟知皇帝的几个人之一,甄邯也清楚这一点,他亦是明确自身此番在劫难逃。遥想当初,从年少的长安游学,战战栗栗的在这边繁华之地求得生存,到如今的身居高位、仆从无数。

  这一生,算是活得值得了。

  四十而不惑。

  甄邯早已过了不惑的年纪,直到这一刻,他发现自己对于“不惑”有了全新的认识。

  今次站在未央宫,站在宣室殿的前列,很可能也是他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当着三公九卿,与皇帝面对面的对话。那索性就放下顾忌,放开心扉的说。

  “始建国元年以来,陛下先后更改多地地名,又易官名……给民众,及我等官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只是陛下久在深宫,朝臣又不敢言而已。

  元年之始,即枉顾天下初定,民心动荡的现实,强行推行王田令和限奴令,激起豪强反抗不说,导致流向天下各地的流民增多,官寺压力增大。此法之弊端显而易见,先有兴武王,后有扬雄,又有其他朝臣进言。可此等律令,到现在依然没有废除。

  陛下可能要说,兴武王在交州实行妥当,完美的践行了王田令。但鄙臣仔细研究过,只因交州情况特殊……

  于外邦方面,陛下更是强力改制,致使我大新现在四面皆敌,恐群狼环伺而危华夏!”

  ……

  宣室殿的气氛有些沉闷,皇帝和当朝大司马之间,似乎隔着一道宽大无比的沟壑,中间有惊涛骇浪在酝酿。

  甄邯右方,九卿不少与之相熟的朝臣,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一样。

  在常安里,谁不知道甄邯继续其岳翁,前汉太师孔光的稳重博学之姿。像今天这样“放肆”,不说绝无仅有,但他们却从未见过。

  况且,今日的情形,不是简单得罪皇帝那么简单……

  大司空王邑咳嗽了一声,把僵持的空气打破,缓和了气氛:“大司马言重了,陛下为大新鞠躬尽瘁,无论是水患,还是蝗灾,都倾尽内府之力,救治黎明百姓。

  而且,今次陛下邀我等入宫,可是讨论边关形势的。”

  “大司空所言甚是,今有匈奴背信弃义,进攻朔方之地。臣恐匈奴又会于西域之地进犯,当立即向各处关卡发出警示才是!”大司空司若出言道。

  “是极,以鄙臣之见,陛下当下令,令立国将军为前方统帅,统筹朔方、云中一带的防守。

  涉及对匈奴占领我大新的屯边之地的收复问题,可向各地下发征召令,以调兵进发。”又有一人出列补充道。

  参与议事的众臣,都是老滑头,你一言我一语,把皇帝的心神重新拉到了战事上。

  至于方才顶撞过皇帝的甄邯,则有意无意的被边缘化。

  未央宫中的议程足足持续了小半天,最终定下了稳扎稳打的方案。

  先以防守为主,再等到于举国之内调集到足够兵力后,将彻底的反守为攻。

  皇帝的目标很明确,直指单于庭。

  毫无疑问,既然决定要将来犯的匈奴打回单于庭以北之地,还是经历这么多年,又恢复了元气的匈奴给打败,那就注定是一场艰难又持久的战争。

  大司徒府以协调粮草,大司马府则是协调各地郡兵,并实行临时募兵制……

  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匈奴之战即将拉开大幕,大新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再次转动起来。

  甄邯自出宫的第二日,即被罢免了大司马一职,算是赋闲在家。当时来宣布皇帝旨意的,乃是五大夫之一的司明任弘。

  总的来说,甄邯作为大司马的这些年,不像扬雄那样古板,人缘还是不错的。

  任弘来表达皇帝意思的时候,还不忘宽慰甄邯:“子心勿要太过忧虑,陛下正在气头上,毕竟你昨日确实说的有些过了……以小弟看,等过上一些时日,陛下气消了,子心定会再次被重用的。”

  再次重用?

  甄邯幽幽一叹,皇帝的想法他还不知道?

  只怕遥遥无期了吧!

  何况他自己的身体,早已积劳成疾,只怕时日无多了。

  “允之不用劝勉,为兄心里有数,不知接替为兄的是何人?”将诸事看开后,甄邯变得有些豁达。

  对于新任大司马,任弘也未做隐瞒,只不过表情有些怪异:“子心还颇为熟悉,乃是宁始将军孔永。”


  (https://www.tiannaxs.com/tnw162017/872457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