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重生年代福宝妻 > 第115章 刮高粱

第115章 刮高粱


  把信还有汇款单放在桌子上,有时间去县里把钱从邮局领出来,想办法还给于成龙。

  忙忙碌碌地又过了半个多月刘茂才组织大伙收高粱了。

  女人们割高粱穗,男人们把秸秆刨下来。之后再把高粱穗背回打麦场。

  半大孩子负责剥高粱穗上的叶子,老人们负责刮高粱。小孩子们负责把刮干净的高粱穗也叫笤帚苗抱到空场上晾晒。

  这掐高粱穗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刘茂才选的都是熟手。这把高粱米刮下来后还得用它刨笤帚呢,所以就得秸秆不分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了。

  有人用专门掐高粱的剪子,有人用镰刀,反正远远的看着只能看到她们手不停地挥舞,而怀里的高粱穗却越来越多,

  背高粱秸子就是力气活,但是也要分出好赖来,好的也就是一等的用来编席子,这用处可大了,平时晒东西能用到,还有盖房子的屋顶也得用到它。

  二等的就留着穿盖帘,至于最差的就留着烧火了。

  张红梅的活是跟着老人们刮高粱。就是把锄头平放在地上,人也坐在地上,一条腿压住锄头把,拿着高粱穗压在锄头刃上,用手压着高粱穗,另一只手抽动穗上的秸秆,这样高粱米就下来了。

  这活轻省就是扎漆,还有人来收高粱米去晾晒。

  今年的一部分高粱因为品种问题看着比并没有减产,但是年纪大的人还是说高粱米不成,但比以前的高粱好太多了。

  刘茂才特意让把最大最成的高粱穗单独捡出来,这是得留种子的。

  现在村子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在地里,打麦场里,就连行动不便的都在刮高粱。

  因为这个活不急,所以大家都悠着干,整整一个月才把所有的高粱收上来。

  在这一个月当中都是自家吃自家的,因为麦子都分下去了,有的人家没有顾忌,剩下的粮食不多,有的人家会过,相对粮食就剩的多。

  王红喜怕大伙闹意见和老太太刘茂才一起商量就不收粮食了。但是今年的也不会分。就等着秋收过去以后办大食堂。

  怎么样张红梅都没有意见,前世历史大锅饭可是没有坚持三年就结束了,但是这在刘家屯现在看来还是可行的。

  今年二百亩地的高粱,张红梅提供种子种了八十亩地,共出高粱两万四千斤,亩产达到三百斤。

  其余的一百二十亩地总共的产量才一万八千斤。

  最后决定淘汰以前的高粱种,留下两千斤的新种。

  地里所有的粮食都入了库房大家松了一口气,后续还有不少的零活,孩子们都解放出来了。

  大家都在讨lùn gōng社gòng chǎn还有大食堂。

  张红梅觉得怎么都行,就是自己的羊估计得归公家了。家里的母羊给力,又下了六只小羊。这给母羊接生还是村里的赤脚大夫帮忙的呢。以他的话就是:自己以前就是兽医。

  张红梅望天,这可真不敢有病,这小红梅当时不会也是他看的吧?

  现在家里大小十二只羊了,小羊也可以跟着上山了,所以张红梅又当起了羊倌。

  不过最令她开心的事每天都有一大桶的羊奶了,自己可不是羊口夺食,是因为喂的好,奶的产量高。

  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喝上羊奶了,每天刘二丫都会过来喝两碗,明显的长个了。

  因此小石头和三丫也天天过来喝,所以刘家的三个孩子跟张红梅一样在黑瘦的孩子zhōng tè别的显眼。

  村里的人们一打听原来是喝羊奶好,所以有好多人家都过来要羊奶。

  懂事的人家会时不时的给张红梅送点东西,有的人就认为应该,这是集体的。

  张红梅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就是给自己送东西也不会收。可是真心看不惯那些应该应份的人。

  还是王红喜说了公道话,人家自己喂的羊,你要着理直气壮的,咋就那么大的脸?

  就是这羊归公也是以后的事,所以过来要羊奶的人就少了。

  张红梅每天都煮一大锅,有孩子过来玩就给他们喝羊奶。

  有的人爱喝就比如石头,有的人就不爱喝。

  现在早晚天凉了,都得穿长袖的衣服了,山里的白菜长得一般,但是如果要是晒成干就没问题。

  张红梅种的萝卜长得挺好,虽然现在除萝卜有点早,但


  (https://www.tiannaxs.com/tnw154542/497570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