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独战三国 > 第一百〇二章 昨日陈国 今日陈郡

第一百〇二章 昨日陈国 今日陈郡


  刘宠和荀采牵着手站在陈县北城的城墙上,远眺着夕阳下的北方。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给二人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此时,整个陈县,整个陈国都在这光辉的怀抱。

  不,应该是整个陈郡,过去的陈国,现在的陈郡!

  ……

  “当年我就是从这座城门离开陈国,带着未知的命运前往洛阳,没曾想会在颍川遇上你。”

  刘宠说着将荀采的手握得更紧了,荀采也将头靠在刘宠的肩上,二人享受着这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夕阳和宁静。

  “从见你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你了。”刘宠将侧脸贴在荀采的侧脸上继续说道。

  “当年你在湖中的一席话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在颍川就喜欢上你了,当年你离开颍川我就恨不得就跟你一起去,只可惜当时没追上你,后来不顾我父亲的反对,跑到洛阳找荀攸那个大侄子帮你,结果在洛阳连你面都没见着,就被我父亲抓回颍川了。”

  “你说你为什么就喜欢上我呢?”

  “应该是瞎眼了吧……”

  “应该是瞎眼了,要不然也不会嫁给我一个连王爵都保不住的家伙,要不然现在这里还是叫陈国。”

  ……

  刘宠感慨了一阵,从袖袍中掏出随身携带的那个当年在阳翟禹皇神庙得到的小玉瓶递给荀采,叮嘱道:“这个小玉瓶你收好……将来要是有天我死在刺客手中,到时取出小玉瓶中的丹药,说不定可以救我一命。”

  刘宠感觉命运就是这么神奇。

  兜兜转转,从陈县到洛阳,再到塞外、东莱甚至海外,转了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这个开始的地方。

  既然回到了陈郡,历史也无法改变,只怕自己还是免不了将来会死在袁术的刺客手上,所以这才对最亲近的荀采交代了一番,希望这个小玉瓶中的丹药到时能救自己一命。

  荀采见刘宠就像交代后事一样,心中很不是滋味,可这么多年日日夜夜的相处,荀采对刘宠的话自然不会多想,只是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这个小玉瓶,牢牢地将刘宠的话刻在了脑子里。

  荀采是觉得这么多年,从朝堂再到东莱的世家,甚是是鲜卑、三韩、倭国,这些都是刘宠的敌人,说不定哪天哪路人马就会出来复仇,刘宠担忧自己或许会死在刺客手上,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荀采也不怀疑这个小玉瓶的丹药是否有效,因为他知道当年黄忠的儿子就是用这小玉瓶中的丹药救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黄忠家那个小子是活蹦乱跳的,连病都没生过,而且力气老大了,黄忠平时练功的石锁,那小子轻而易举就提起来了,这只把黄忠高兴坏了,说自己家那个小子天生神力,将来绝对是一员纵横疆场的猛将。

  刘宠不知道荀采心里想的是这些,见荀采半天没反应,伸手在荀采的额头上轻轻拍了一下,说道:“这可是大事,你要记好了。”

  “妾身记下了。”荀采将刘宠的手抓了过来紧紧地抱着轻轻地答了一句。

  ——————

  陈县,太守府。

  刘宠召集太守府一干文武议事。

  刘宠左右立着的还是王越、罗敷这两个情报头子,左侧的武将还是刘宠从东莱带来的那几个熟面孔,黄忠、典韦、臧霸、孙观、孙康、吴敦、尹礼,不过右侧的文吏当中除了卫觊都是新面孔了。

  文吏的坐席上依次坐着的是骆俊、卫觊、荀彧、荀谌、荀衍、陈群、崔琰、国渊、袁涣、袁敏。

  骆俊这个原来的陈郡太守只不过是当初刘宠和阉党作为利益交换的棋子,如今刘宠接任陈郡太守,骆俊这颗棋子也没人过问,所以朝廷也没有新的任命,这相当于骆俊直接被罢官了。本来骆俊应该返乡的,不过他被刘宠留下来了,毕竟骆俊把陈郡治理得还是不错的,在内政上还是很有一手。

  至于荀彧大神为什么会出现在陈郡太守府的大堂上呢?

  这还要从刘宠回到陈县说起。

  ……

  刘宠此次回陈郡赴任,原本想经过徐州的时候把糜竺、张昭这两个牛人招募过来的。糜竺率领商队随东莱大军出海和刘宠是见过的,本来刘宠对糜竺印象就不错,不比东莱,陈郡是个很大的郡,本来刘宠想请糜竺和卫觊一起负责陈郡的商业。所以刘宠一路上出了琅琊进入糜竺的家乡东海郡之后就去糜家的庄园拜访,糜竺听了刘宠的招揽之意,本来也受宠若惊,可糜竺还是拒绝了,说糜家的这片家业都靠糜竺一个人打理,实在不能到外郡出仕。

  如此一来,刘宠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东海郡。

  不过刘宠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张昭招揽到,毕竟当年在洛阳和张昭是有约定的。不过刘宠又失望了,当到了彭城去张昭家里拜访的时候,家人说张昭出门远游不知归期。

  所以刘宠又只好带着遗憾离开彭城。

  直到抵达陈郡,在陈县太守府和骆俊相见之后,刘宠才知道仅凭骆俊和唯一带来的卫觊是很难把陈郡治理好的。什么?陈郡其他的官吏?算了吧,刘宠召见完这些官吏心下就知道指望不上了,这些人和当初陈王府那些郎官、宾客差不多,都是没什么才能的。

  这几年天灾不断,哪怕是富庶的中原也没好到哪里去,有许多失去土地和活路的百姓流亡进入陈郡。

  骆俊在任的时候收纳了不少流民百姓,不过骆俊也不过是凭一颗儒者的良心才这么做。要说骆俊和陈郡的一众官吏有什么良策能解决这些流民的问题,那刘宠也不至于刚到陈郡就这么着急了。

  现在的陈郡在骆俊等人的治理下也不过是勉强支撑,而且相比刘宠当年离开时的陈国是远远不如的。

  刘宠不是没信心治理好陈郡,而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刘宠不得不想办法招募几个牛人出来帮自己。

  刘宠首先想到的是在陈郡的世家当中征辟一些人才。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出自世家,真正的贫穷百姓家庭无论是什么年代想出个人才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不是有句话说“没有千万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吗,所以刘宠想在这个时代混,说什么也不可能抛开世家,完全去任用一些寒门或百姓家庭的子弟。


  (https://www.tiannaxs.com/tnw132138/7970106.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