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独战三国 > 第七十一章 蝗灾与赈济(中)

第七十一章 蝗灾与赈济(中)


  东莱郡,黄县,太守府。

  刘宠与众人很沉默地坐在堂上,自从过乡考察回来之后,东莱的局面更加严峻,原本海啸、瘟疫之后东莱就死了很多人,本来东莱就有近半的田地无法耕种,可又是蝗虫过境,东莱今秋的粮食几乎绝收。

  这可让东莱的百姓如何活下去啊,待到来年秋收还有整整的一年,而且来年东莱至少要减少近半的耕地,这不得不刘宠这个东莱太守和麾下一干文武大伤脑筋。原本以为跑到了东海,说不定打打渔就可以避开被袁术派出刺客杀死的命运,说不定还能躲过乱世,可没想到天下未乱东莱眼看就要乱了,说不定不用等到袁术的刺客,自己就要先饿死了,要不然也学那些官吏弃官而去算了,刘宠只能呵呵,要真干出这种事,不说别人,刘宠自己都得看不起自己。

  “主公,眼下东莱粮食绝收,主公可命青州各郡暗卫商铺就近购买粮食运到东莱以解燃眉之急。”钟繇率先开口建议道。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东莱眼下面临的局面,也知道刘宠心中的烦恼,为主公分忧本就是臣下之责,可眼见堂中众人无一人献策,钟繇不由得站出来抛砖引玉。

  “元常(钟繇字)所言虽能解燃眉之急,可到来年秋收这一年的时间,百姓们如何活命?全靠太守府赈济?可太守府哪里又有如此多的钱粮。”田丰担忧地说道。

  “元皓所言极是,且东莱近半田地无法耕种,靠太守府赈济绝非长久之计。”沮授说道。

  “诸位怕是忽略了我东莱耕地虽然减少,可人口想必也减少了许多,太守府只要赈济百姓到了来年秋收,百姓便可以自足。只要想想办法,想来太守府还是能应付过去的。”卫觊站出来分析道。

  “伯觎(卫觊字)所言不确,虽我东莱人口有所减少,可这一年之中只要我太守府赈济得法,人口想必定会增加。人口增加然可耕之地不能增加,百姓衣食必定不足,太守府想应付也怕是应付不过来。”钟瑜对卫觊的话表示反对。

  “我东莱眼下吏治混乱,郡兵崩坏,依在下愚见,我等眼下要务当先恢复各县吏治,整顿郡兵,以防大乱。”沮授一反众人所论开口说道。

  “公与所言极是,可我东莱十三县眼下官吏所缺极大,就凭我等怕是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东莱吏治。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百姓衣食问题,百姓有粮则心中不慌,不慌则不乱,然后再着手恢复吏治、整顿郡兵方为上策。”田丰说道。

  ……

  刘宠听着自己手下的文士一个个争来争去也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众文士所说都是很有见地的,毕竟都是这个时代的能臣、谋士,能一针见血的看清楚问题。不错,东莱目前既要解决百姓的温饱,又要解决吏治问题,可事情总有先后,也各有利弊,最终还是要做决定的。

  刘宠思索了一番,便说道:“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东莱三面环海,大海鱼鳖丰富,只要太守府组织渔民下海捕鱼,再佐以粮食,想来撑到来年秋收不是问题。至于耕地减少,本府认为当兴建工坊,将失去耕地的百姓组织到工坊做工,再发放口粮、工钱,如此也解决了太守府如何赈济百姓的问题。诸位以为如何?”

  刘宠说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用眼神交换了意见,然后众文士纷纷起身说道,“主公所言乃上策,我等不及也。”

  “不然,诸位方才所言皆是高见,有诸位辅助,我东莱必定能够大治。”刘宠说道,“至于官吏一事,本府在北海朱虚县尚有二位好友,本府当书信一封说明原委想来二人也愿意出山相助一臂之力,其余所需官吏可从强弩营中选择合适的将士出任便可,想来这些将士在诸位的指导下定能理好各县政事。”

  “主公所言可是北海管宁、邴原,被月旦评品题为‘龙腹’和‘龙尾’的二人?”钟繇好奇地问道。

  刘宠当时离开剧县去朱虚拜访好友的事情众人都是知道的,而钟繇作为在洛阳就一直跟在刘宠屁股后面的自然也听刘宠说过他这两个好友。

  “然也。”刘宠答了钟繇的话。

  “有此二位大才相助,治理东莱又多了一份力量,真是可喜可贺。”田丰笑着说道。

  ……

  “既如此,那诸位先生便协助本府总领东莱内政。”刘宠宣布,“任命田丰为东莱郡长史,沮授为功曹,钟繇主记室,钟瑜、卫觊各领从事。”

  过了这么久,刘宠终于任命东莱郡的官职了,手下的众文士也都确立了执掌,众人自是欣喜地拜谢,“谢过主公,我等定当辅助主公治好东莱。”

  ……

  刘宠接着宣布,“任命于禁为东莱水师都尉,从沿海百姓渔民从挑选勇猛敢战之士,编练成东莱水师,以护卫太守府组织出海打渔的百姓。”

  没想到主公既然还会编练水师,众人不禁感到意外,想想编练水师可是很耗费钱粮和时间的,不过再听刘宠一说,众人也觉得编练水师是确实有必要。而于禁没想到一来刘宠就任命了自己这么高一个官职,这可是单独统领一军的大将啊,心中可是十分振奋,赶紧拜道:“谢过主公,于禁必不负主公所望,早日练成东莱水师。”

  “任命黄忠为东莱郡都尉整顿郡兵。”

  “黄忠谢过主公。”

  “不急,汉升整顿郡兵之时,可将强弩兵扩编至二千人,汉升箭法卓绝,可同时编练强弓兵一营,许你三千名额。”

  “诺,定不负主公所望。”

  “典韦听命。”刘宠继续宣布道,“典韦可招募民壮五千人编练为长枪兵,一旦成军这五千人便交予你统领。”

  典韦没想到自己也有任命,而且一下子就领兵五千,算算这可是在东莱仅次于黄忠的兵力了,典韦立即拜道:“典韦领命。”

  “臧旻、夏育为都伯,在黄忠、典韦账下听用,至于王越执掌不变,依旧统领暗卫。”

  “黄忠、王越,你二可将当初训练强弩营的练兵之法书写成册,分发各将,东莱上下便按照此法练兵。”刘宠继续说道。

  “得令。”

  ……

  “毕岚,出海打渔和于禁麾下的水师都需要船只,我命你负责东莱船只监造一应事务。”

  “毕岚领命。”

  刘宠安排了毕岚的任命,坐太守大座上走了下来,走到“算圣”刘洪的面前,对刘洪说道,“先生,你也不能白从我这儿学算学吧,我有事请先生出力,先生不会不答应吧。”

  刘洪自从跟随刘宠之后,除了找刘宠交流算学,对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关心,这次太守府议事,刘宠专门派人把刘洪揪了过来,因为想想如果能用好这位“算圣”的话,对于自己东莱的大业可是很有帮助的。

  可刘洪却老神在在地坐在那儿,说道:“且先说什么事,要是不便老夫不会帮你。”

  “本府欲在东莱郡学新设一所术学院,分别教授算学和天文,请老先生出任祭酒,一应故事仿医学院之例,不知老先生意下如何?”

  “……可会为术学院收集天下的算学和天文历法典籍?”

  “当然,本府方才说过,一应故事仿医学院之例。”

  “愿意……愿意,老夫愿意。”刘洪听完乐不可支地连连答应。

  随着华佗和张仲景的医学院开设,这老头也起了心思,也在想是不是可以传授算学,本来他钻研算学就是想提升大汉的算学水平,如今又从刘宠这儿学了那么多更加实用高深的算学,这些应当有更多的人学会才是。

  起先刘洪还以为华佗的医学院不好招生,可当医学院招生的告示贴出去之后,东莱各县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且不论老幼。不说刘洪,就连刘宠当时也纳闷,这汉代想要学医的人这么多吗?当然不是,医士向来就被儒生瞧不起,只不过东莱百姓经过瘟疫一事之后,才知道医术是何其重要。所以太守府发出郡学新设医学院由名医华佗出任祭酒的消息之后,各县才来了这么多人报名。

  不过,刘宠接下来的话,让刘洪感觉自己被坑了。

  刘宠继续说道,“既然先生答应了,那本府安排先生同时协助毕岚负责东莱船只监造如何?”

  “这……。”刘洪心下一愣,原来你是先抛出了一个老夫不能拒绝的好事,才好再向老夫提要求啊,俗话说吃人的嘴短,刘洪不答应也不行了。刘洪只好气呼呼地应了一声,“老夫答应便是……可老夫不懂造船啊……”

  “老先生的本事于造船可大有帮助。”刘宠解释道,“出海打渔和于禁麾下的水师要在海上作战,普通的渔船乃至现下的大多艨艟、走舸等战船都不利于海上行走,老先生与毕岚少不得要研制一些适应大海的新式船只,而新式船只的研制各项数据和比例十分重要,比如甲板尺寸、船只深浅,这些可都得经过测算。”

  经过刘宠这一解释,刘洪才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这时,刘宠也才明白自己捡到宝了,有这个数学家的加入,毕岚研制新式船只想来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快、更大了。

  毕竟眼下东莱的局面,除了取之于海以补民用之外,仅凭太守府或刘宠拿出自己的资产也难以保证东莱的数十万百姓能撑到来年秋收。而要取之于海,必定要有能在海上行使的船只,以现在普遍的船只来看,多数难以适应在海上的航行,而且即便适应载重量也不会很大,想想自己安排渔民出海一趟,不可能只捕捞回来一点点鱼虾吧。


  (https://www.tiannaxs.com/tnw132138/789526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