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大帝归民 > 95

95


  “郭叔用朝廷的钱为自己收买人心,呵呵,好办法。”一直对北方战局十分关注的孟昶听着王昭远的叙述,笑道。

  王昭远道:“是啊。郭叔本就无甚架子,对将士仁厚,与士兵打成一片。如今再加上银两刺激,还有谁不誓死效命。”

  孟昶想了下道:“河中是大郡,城高池深,李守贞也是见过世面的主,恐怕会有场恶战。”

  “郭叔显然也看到这点。”王昭远接道,“于是,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将河中团团围住,滴水不漏,大有将李守贞活活饿死之势。”

  “哈哈。”孟昶大笑,“如此最好。待无了粮食,军心涣散,李守贞只怕再难抵抗。”

  两人正说着,王朴与婵蕊走进。

  “皇上,婵蕊出了个极妙的主意,你听听可行否。”王朴很是兴奋。

  孟昶故意淡淡道:“说来听听。”

  婵蕊抢在前道:“皇上,你难道没有发现咱们的钱很重,携带非常不方便吗?”

  废话,我当然知道,但这个时代能发行纸币吗?“是啊,你可以让铜钱变轻?”

  看着孟昶漫不经心,婵蕊有些气道:“你咋这么笨,不会把钱变成纸的啊。”

  王昭远、王朴听这女子骂皇上笨,大惊失色。可孟昶显然没放心上,“我当然也这样想,可是能实现吗?”

  “怎么不行。”学财会的婵蕊对纸币的起源自是一清二楚,“最早的纸币便出现在成都椒子巷。”

  “是啊,我刚刚与婵蕊大人去了那。”王朴道,“那里有很多专门交易飞钱的铺子。但都属民间,管理比较混乱。”

  “那你们的意思是?”孟昶问。

  婵蕊刚想说,突然觉得不合适,便道:“两位王大人可否先到外面稍候片刻?我与皇上说些秘密。”

  这也太直接了吧,你还不是皇妃呢。王昭远、王朴望向孟昶,听他的意思。

  孟昶没有说话,苦笑着点点头。

  “这婵蕊怪怪的,感觉她和皇上很熟似的。”走到门外,王昭远道。

  王朴“呵呵”笑道:“咱皇上不是说过他在女人面前永远是弱者吗?”

  见已无人,婵蕊道:“你怎么还不明白啊?咱们可以把那些铺子纳进咱大蜀,变成咱们的银行。由政府在各地建这样的银行,发行纸币,由人们用金银铜钱铁钱来兑换,进入市场流通。在现代不都是这样的吗?”

  孟昶笑道:“是啊。但实行起来可能很困难呢。”

  “你知道‘交子’不?”婵蕊道,“那便是北宋年间由成都政府发行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我们不过是让时间再提前一些而已。”

  “妙。”孟昶赞道,“不愧为外资财务部经理,人才哪!”

  “切,少来了。”婵蕊道,“有时间还是多想想怎么回去吧,别整天就知道和那几个老婆鬼混。”

  孟昶苦着脸道:“什么鬼混啊,我们可是合法夫妻。”

  “屁。我看你就是因为这里可以娶好多老婆,才不愿意回去。”婵蕊象个熟人般教训孟昶。本来就熟人嘛!穿越来这的就他俩。

  “天地良心。”孟昶笑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再穿越回去的。如果能把那些老婆都带上就更好了。”

  “恶心。”婵蕊摇头,“到了现代,看你拿什么养她们。”

  孟昶赶紧转移话题,“还是喊他们进来吧。时间长了,人家会误会的。昭远、王朴,你们进来吧。”

  随后,孟昶决定由王朴、婵蕊总负责发行纸币“交子”,并改造原有交易铺子,建造新铺,划入户部管理。先在成都试行,而后向各地扩展。

  面对新的任务,婵蕊全身心地投入,惹得唐糖几人经常来问孟昶,婵蕊到底在忙些什么。

  孟昶两手一摊,“你们女人的事,我咋知道。”

  “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快点把藏宝图拿到。”她们道。

  怎么还提这点事啊。孟昶装作没听见。

  这年六月,不想做饿死鬼的李守贞终于按耐不住,派兵出城挑战,却被汉兵乱箭射回。无奈之下,他派部将李元冒死杀出,前往大蜀求救。

  赵廷隐、李延厚也很无奈地摆手。这是你们自家的事,我们不方便插手。

  郭威见时机差不多了,对各军各部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李守贞也开始做最后一搏,派出多路敢死队,希望能杀出条血路。

  一方酒饱饭足,一方肚皮饿得咕咕叫,根本不在一个天平。于是,李守贞手中的牌被灭的灭,该降的降,所剩无几。

  春节刚过,郭威等人遵照遗诏,将十八岁的刘承佑扶上皇位。

  刘承佑也很识货,派人将“大汉奸”杜重威全家拿下,一人赏了一刀。老爹说不杀你,并不代表我不杀你。

  当杜重威人头落地后,围观百姓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割他的肉,放在嘴中咀嚼,以消解心中的愤恨。曾经的“国家栋梁”竟落得如此悲惨下场,可见老百姓对汉奸的深恶痛绝。

  刘承佑照旧例大封百官,并重用父亲留下的旧臣,形成以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为核心的管理层。

  刘知远一亡,那些有些势力的地方军阀便开始蠢蠢欲动,根本没把刘承佑一个小屁孩放眼里。河间府的李守贞自封“秦王”,首先举起反旗,紧跟着长安赵思倌,凤翔王景崇表示唯李守贞马首侍鞍,公开与朝廷对抗。

  “三镇叛乱”的消息传到刘承佑耳中时,孟昶正在看信。信是李守贞所写,北方边境总指挥使李延厚知事情重大,亲自送到成都。

  “李将军,你给大家讲下李守贞的意思。”孟昶道。

  李延厚道:“汉廷迟早会派兵讨伐李守贞,他虽有三镇,但实力有限,深知难以应付,于是便想到我大蜀。他一是愿向我大蜀称臣,二便是希望大蜀派出援兵。”

  孟昶笑了下,道:“诸位什么意见?”三相赵季良、赵廷隐、王处回及赵普、王昭远、王朴等人在座。

  赵廷隐道:“李守贞此人我听说过,尚算勇猛,但缺乏谋略。刘知远虽亡,但河东军的老底子还在,他不是对手,必被剿灭。”

  孟昶点头道:“我见过此人,在白团卫村时。确实有些勇气。”

  “我觉得既然他肯向咱称臣,不如接受。”赵季良道,“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便取三重镇,何乐而不为呢?”

  赵普摇摇头,道:“我看没这必要。首先这李守贞称臣只是无奈之举,并非诚心。大家想,他若诚心归我大蜀,这三镇便应归大蜀调遣,他何必要求援军?”

  “有理。”众人赞同道。

  “我们现在就算接受他的称臣,派出援兵帮他抵御汉军。成功之后,李守贞必然会驱逐蜀军,咱们何苦来哉。”赵普继续道。

  孟昶很同意赵普的分析,“小普说得对。咱大蜀不会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既如此,就不必理会他。”赵廷隐道。

  “信还是要回的。信的内容我已想好,希望他能放弃叛乱,重归汉廷。”孟昶笑道。

  王昭远突然道:“我前日得到李守贞部将李元到达金陵的消息,莫非也是想称臣借兵?”

  “重疾乱投医。”赵季良耻笑道,“想那南唐与他远隔千山万水,如何救他?”

  “未战先怯,必败。”孟昶笑道,“李将军,你立刻回北部,加强驻防力量,静观其变。还是那十六字方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打得他满地找牙。”

  我晕,这到底多少个字啊。众人齐乐。

  笑后,赵廷隐站起道:“我也同去,以防不测。”

  “同意。”孟昶点头同意,“李将军,你可要好好跟赵大人学习。”

  蜀将中勇者众多,但缺乏统筹全局的帅才。赵廷隐深知自己渐渐变老,必须尽快培养接班人,李从厚有这方面的潜质。孟昶当然明白赵廷隐的深意。

  李守贞四面求援的主意来自手下一名“神僧”总伦。

  “大蜀皇上竟然叫我改过认错,重新归附刘承佑那小儿。”李守贞扔掉孟昶的信,怒道。

  总伦很镇定地捡起信,看后道:“秦王莫要动怒。大蜀不肯帮我们,还有南唐呢。”

  李守贞摇头道:“如今天下也只有大蜀敢与刘汉抗衡,李璟那小子恐怕没这个胆。”

  话音未落,从金陵匆匆赶回的李元走进,递上李璟的回信。

  李璟很愿意接受李守贞称臣,但也表示因路途遥远,即使派出援兵,恐怕也到不了河间。

  “屁话。”李守贞又一次扔掉手中的信。

  “这就有戏。”总伦安慰道。

  李守贞冷冷笑道:“有个屁戏,明摆着敷衍我。”

  总伦想了下道:“秦王,如今只有最后一条路可走了。”

  “还有路吗?”李守贞不耐烦地道。

  总伦道:“有。秦王别忘了北边的契丹。”

  “什么?”李守贞一愣。马上转为愤怒:“你是让我学习石敬瑭杜重威?”

  总伦点头,“有何不可。”

  李守贞手指总伦道:“李某决不会做那引狼入室的贼人。以后若提此事,斩!”

  李守贞是个有骨气的人,这在白团卫村之战中已有体现。

  有骨气的人未必是强者。刘承佑年轻不懂军事,有点害怕,可剩下那些主都是跟他爹出生入死,大风大浪里过来的,怎会怵李守贞这三个小毛贼。

  经过商议后,由郭威出任西征军主帅,全权负责西线战事。并调镇宁节度使郭从义,保义节度使白从珂协助讨伐三镇叛乱。

  郭威带着外甥柴荣专程去看望老太师冯道。

  冯道自后唐李嗣源人宰相开始,历经李从厚,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及现在的刘承佑多朝,屹立不倒,人称官场“不倒翁”。在契丹耶律德光时期,他巧妙劝阻耶律德光少杀民众,得到好评。

  很多人批评他没有立场,摇摆不定,贪图荣华富贵。郭威并不这样认为。在这乱世,能做到冯道这样已经相当不错,自有其独特的眼光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更何况,在“儿皇帝”“孙臣子”满天飞的耶律德光时代,他能见机行事,利用自己的职位造福百姓,可见他的大义之处。

  “郭将军权倾朝野,竟来拜访我这个小老儿,荣幸荣幸。”冯道放下手中鸟笼,笑道。刘承佑登基后,他虽是宰相,却成了虚设,成了在家种花养鸟的闲人。

  郭威对这个“老江湖”摇头道:“冯老先生过谦。可惜皇上还未看到老先生的过人处,否则必然重用。”

  冯道笑道:“小老儿看来只能等到郭将军的重用了。”

  “此话怎讲?”郭威大惊。

  “呵呵,小老儿何时看走眼过。”冯道毫不掩饰,“一个小小的将军实在屈尊了郭将军。”

  郭威慌忙摆手,“老先生就说到这吧。若让小人听见,你我都难逃干系。”

  “好。听说郭将军即将西征,大概是来讨些主意的吧。”冯道漫不经心地道。

  果然老道。郭威点头表示自己来的目的。

  冯道问:“郭将军认为在此乱世什么最重要?”

  柴荣抢在舅舅前答道:“军权。军权即政权。”

  冯道吃惊望着这位年轻人,点头赞赏,“年纪这么轻便能看破,前途无量。不错,没有军权,再高的职位都有掉脑袋的危险。”

  “不错。”郭威道,“只有军权才能让上层不敢轻举妄动。”

  “李守贞为何能得到将士的拥护呢?因为他大方。郭大人在这点上要向他学习。”冯道一语道破。

  “只是舅舅清廉,无甚积蓄,恐难象李守贞般出手大方。”柴荣道。这也是郭威的苦恼之处。他自己清廉,对手下将士也爱兵如子,只是光有颗爱兵的心是不够的,将士们希望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

  冯道摇头道:“郭将军可知一句话:清廉者众人恶之。公家的银两即使你不花,也得不到赞扬,还会招来将士的唾骂。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花,又别人花。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大大方方地花呢?”

  郭威猛悟,“冯老先生,郭某一直被这个问题缠绕,今幸得您的指点。多谢!”

  在那个人性属私的时代,你指望靠道德的约束,靠名声的影响来搞团结,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包括大蜀皇上孟昶,靠的也是雄厚的经济实力。

  “舅舅,冯老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出了门,柴荣道。

  郭威点头笑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西行路上,郭威大慷国家之慨,大手笔地发银子。从古到今,人永远都是钱的奴隶,无人例外。待到了前线,郭威的威望急速提高,所有将士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此次平叛与以往不同,三路齐反。郭威召集众将商议先掐哪一路。

  多数将领建议先捡赵思倌和王景崇两个实力较弱的软柿子捏。已成为舅舅帐内重要将领的柴荣提出了不同看法,“诸位说得没错,但大家想过没有,若先攻长安和凤翔,万一战事不利,而李守贞又抄了我们后路,我们腹背受敌,如何应对?”

  郭威点头道:“荣儿,你的意思是先拿李守贞?”

  柴荣道:“不错。李守贞实力最强,只要打掉了他,另两贼兵少,一鼓作气便可拿下。”

  这建议很有道理。李守贞再强,但与咱朝廷大军没法比,并不是很难应付。拿掉李守贞,吓也能把赵思倌、王景崇吓死。郭威拿定主意,立刻命白从珂、宁江节度使刘词二人出同州自西线,昭义军节度使常克恭出潼关自南线,自己率主力从陕州自东线,三面出击,对李守贞形成合围之势。婵蕊大惊,“啊?那她怎会去了开封?”

  孟昶便讲起当年的故事。

  “你蛮厉害的嘛。”婵蕊夸赞孟昶。

  “呵呵,慢慢你就会知道我多厉害了!”孟昶得意地道。

  碍于杜逸风在旁,婵蕊只能在心中不屑道:“切。”

  “这位便是大晋公主婵蕊,以后便是我大蜀皇宫内务总管。”孟昶笑着向五位妃子介绍道。

  这小子娶了五个这么漂亮的老婆,艳福不浅啊,怪不得不想回到现代。婵蕊优雅施礼。

  “都进皇宫了,还蒙什么面啊。”唐糖道。

  “是啊,妹妹,打开让我们瞧瞧。”段思盈几人道。

  有俺老乡皇上在,我还怕什么啊。婵蕊扯去面纱,露出精致如玉雕,曼妙如水仙的脸,并不比五位美贵妃逊色。樱唇轻启:“婵蕊初来乍到,还望姐姐们多指教。”

  “放心,我们不会为难你的,好好干。”同为落难公主的马依诺惺惺相惜道。

  “是啊,是啊。有什么不适应的,告诉我们。谁欺负你,也告诉我们。有我们在,保证不会让你受委屈。”另几位却想着孟昶所说的《龟甲兵书》。

  婵蕊望向孟昶,心想:这也就是在古代,若是在现代,你这小三小四的,不闹翻天才怪。

  孟昶猜到了她的心思,一语双关道:“命运总是无缘无故地折腾着人,只有将命运掌握的人才能活得精彩。婵蕊大人,给你一个月的试用期,你可要努力。”

  “皇上放心,我的才能你很快便会看见。”婵蕊骄傲地道。我一个堂堂现代外资企业的财务经理,还整不好一千多年前的小小皇宫吗?

  一个月后便是春节,但刘知远没有熬到。

  病情越来越严重,刘知远无奈召来史弘肇、郭威、杨邠等人托孤。随后驾崩,在位不满一年。

  婵蕊的皇宫大内总管做得有声有色。王朴翻阅完帐本后,不禁赞叹:“皇上,你太厉害了!”

  婵蕊有点不高兴。都是我的功劳,关他何事。

  “你找到位高手。”王朴笑着补充道。能不是高手吗?账目清晰,出入分明还在其次,一个月的盈余竟超过了前是一个月的总和。

  “哈哈,能得王朴称为高手的,自小乙哥后,便是婵蕊你了!”孟昶大笑道。

  婵蕊这才露出喜色,道:“王大人过奖。”

  王朴摇摇头,“绝不是恭维。王朴的财政管理虽也算出色,但在许多细节上比起婵蕊小姐来,自叹不如。还望以后多多指教。”

  孟昶得意地道:“那是自然。婵蕊,你将你那些先进的方法多向王朴传授。咱大蜀有了你俩,我敢担保从此三个字:不差钱。”

  五位考核的皇妃见到婵蕊,纷纷上前拉着她的手,赞个不停。

  能不赞吗?皇宫内的闲杂人明显减少,一切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兴致高昂,因为俸银翻了一番,待遇还好了很多。皇妃们的吃穿都远超从前,月银也明显提高。连老太后李氏见到婵蕊都乐呵呵地夸个不停。

  “考核通过没?”孟昶笑问。

  “什么考核?婵蕊早是我们的好姐妹了。对不对,婵蕊?”五人道。

  婵蕊高傲地瞥了眼孟昶,答道:“那当然。”

  进了里面,但见蒙面纱的婵蕊早在等待。

  “王叔,我们从后门走。送匾的马上到,你快去放炮仗,组织大家观看。”孟昶早已安排妥当。

  王处培乐开了花,“哈哈,有皇上的御赐金匾,我一笑坊要火了。婵蕊,咱皇上是我见过的最好最聪明的皇上,你可要好好服侍。”你也就见过这一个皇上。

  婵蕊嘴上“嗯”,心里却很服气。这小子不过命好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很快,一笑坊鞭炮响起,赵普率人敲锣打鼓送来金匾。王处培亲自带人将匾挂于正门当中,扯开红布,露出四个烫金大字“一笑而过”。

  “好。”随赵普同来的欧阳炯等人大声喝彩。

  围观人群欢声雷动,其他青楼的人俱都跑来观看。

  趁这当儿,孟昶带着婵蕊从后门离开回皇宫。

  “五姨本不愿意,说什么不配等等。直到那位唐大叔说了句‘既然你曾背我,就更应该跟我回去,弥补你的过错’,她才哭着跟唐大叔而去。”路上,婵蕊简单地叙述了五姨太被唐伯护接走的过程。

  孟昶点点头,“他俩本就是夫妻,如今又在一起,对两人来说都是好事。”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5884/802313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