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大帝归民 > 33

33


  老公变了。众妃心想。

  远远望着独坐小亭的孟昶,众妃你推我,我让你,无人敢靠近。

  杜逸风夫妇走过来,问她们:“发生什么事了?”

  唐糖答道:“不知道,他不许任何人过去。师傅、师娘,要不你俩过去看看吧。”

  “是啊,他不敢说你们的。”段思盈、留妍瞳几妃跟着怂恿。

  杜逸风犹豫下道:“也许他想一个人静会,咱们就别去打扰了。”

  肖玉蓉白了眼丈夫,道:“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径自走了过去。

  江南初春,已见草绿,厅下小流中小鱼快乐畅游,孟昶却浑身发冷。小葱子在一旁不敢吭声,刚才他一句好心的问候却召来呵斥。

  “徒弟,怎么了?”肖玉蓉见他有病容,忙问。

  孟昶抬头,苦笑下道:“师娘,没人懂我,没人懂我。”说完,忍不住咳嗽数声。

  肖玉蓉急忙握其腕搭脉,马上回头喊道:“快传御医!”

  小葱子拔腿便跑,对那边众妃喊道:“御医,皇上要御医。”

  杜逸风已纵身到了孟昶身边,一摸他前额,奇烫无比,不由分说地抱起他,向寝宫而去。

  孟昶眼前混沌一片,口干舌燥,说话的力气也没。一躺上龙床,便无法坚持,昏迷过去。

  “老头子,这方法行吗?”孟小凡的母亲担忧地问丈夫。

  孟小凡他爸很肯定地说:“这是***赐的神药,我亲眼见他将两腿残废的人治好。”

  母亲摸着孟小凡的额头,道:“小凡的额头很烫。”

  “大师说了,这叫以毒攻毒,刺激他的神经,让他苏醒。”父亲解释道。

  “可小凡的手很凉,浑身都像在发抖。”母亲惊叫道。

  父亲凑过去,心存侥幸地道:“也许药物起作用了,没事的,正常反应。”

  门铃响起,父亲忙去开门,是小凡的表哥,在公安局工作。

  “小凡最近有起色没?”表哥问道。

  父亲得意地道:“我给他吃了***的神药,过两天便会醒来。”

  “***?”表哥大惊,“姑父,那个***是骗子,他的假药已害死好几个人,公安局正在通缉他。”

  “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有什么办法呢。”父亲很无奈地道。

  “真是瞎胡闹。快,快把小凡送医院。”表哥焦急地走到小凡床边,小凡脸色已赤红一片。

  母亲吓坏了,来不及骂丈夫,喊道:“快,快把小凡送医院。”

  孙茯苓吃惊不小。皇上的脉象前所未见,症状奇特无比。面对众多焦急的目光,她淡然地道:“大家不要担忧,只是严重风寒,服药之后便可无事。”

  众人这才舒了口气。

  “大家都退下去吧,让皇上好好休息。”孙茯苓道。

  “我们要留下来陪他。”唐糖这几位妃子不情愿地道。

  杜逸风夫妻瞧出点名堂,道:“有茯苓在,你们就不要在这添乱了。”

  几人刚离去,毋昭裔、李延厚等大臣都赶来,杜逸风忙将他们拦在门外,道:“皇上刚服了药,正在休息,还请诸位不要打扰。”

  “什么病啊?”众臣纷纷问道。

  孙茯苓走出,道:“小风寒而已,大家不用担心。”

  众臣这才离去。

  “是否很严重?”见已无人,杜逸风夫妇焦急问道。

  “脉象很怪,我从未接触过。”茯苓不再隐瞒。

  肖玉蓉忙问:“会不会是中了毒?”

  孙茯苓摇摇头,“我真的无法诊断。弟弟行为怪异,连这病也奇怪无比。”

  杜逸风安慰道:“不要急,徒弟不会有事的。待我和玉蓉合力输功,护其心脉,防止病情加重,茯苓你再细细诊断。”

  “只好如此。”茯苓点头道。

  夫妻二人扶起孟昶,去了衣衫,一前一后双掌抵其身,输入功力。

  蝉蕊匆忙赶来,被小葱子阻在门外,双目含着怒意道:“快些让开。”

  小葱子惶恐地道:“孙神医交代的,不许任何人打扰,还请蝉蕊姑娘不要让我为难。”

  如果一般的病,怎会不让他人进入。蝉蕊心中又添几分焦急,道:“好,我就在这等着。”

  夜深,唐糖、段思盈等六位皇妃不放心,相继来到,俱被阻拦在外等候。想想自己的身份,生怕被误会,婵蕊连忙向她们告辞离开。

  皇妃们谁也不愿离去,天下第一神医在内,大家也没什么担忧,有说有笑的竟等到天亮。

  孙茯苓忙碌一夜,苦思冥想,也想不出疗病良方,甚为着急。

  肖玉蓉走出,马上被几位妃子拦住,问询皇上病情。她只好轻描淡写地说还在休息,不可以进去打扰。

  谁知几位妃子听后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在外等待孟昶睡醒。

  早朝过后,大臣们又一次来到寝宫,探视皇上。见妃子们都在外候着,便也不离开,一起等候。

  “纸包不住火,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杜逸风道。

  孙茯苓道:“皇上的病情若传出,恐怕会引来惶恐。”

  两人正在着急,忽听外传来声:“恭迎太后。”

  这下糟了,总不能把皇太后也拦在外吧。两人没了主意。

  肖玉蓉当然不能拦皇太后,无奈地引着太后李氏走进,周娥皇搀着太后,也随着进来。

  “还未睡醒吗?”李氏问道。

  孙茯苓不敢隐瞒,自责地道:“是茯苓医术不精,自昨日昏迷至今未醒,茯苓彻夜医治,不得其法。”

  李氏大惊,走到床前,但见孟昶面如火烧,虽盖两层厚被,浑身却冷得打颤。他父亲的昏迷如同常人,所以未醒。这孩子如此异常,应该无碍。经历过数次灾难的李氏想到。没有责怪孙茯苓,反而道:“这孩子异于常人,茯苓你不用自责。你安心为昶儿治疗,其他事就交给老身。”

  “只是这需要时间。我怕皇上昏迷不醒,不能见他人,会引来流言。”孙茯苓道。

  “由老身去说便是。”李氏道。

  “太后不可。”身旁的周娥皇忙阻拦道,“太后若实说,说明病情的严重,会引来更大的恐慌。太后若隐瞒,他人也会认为正因为皇上病情严重,才由太后去澄清,引来更大的怀疑。”

  没想到这小妮子想的倒周全。太后,茯苓,杜逸风夫妇忙问:“那该如何是好?”

  周娥皇道:“娥皇以为,不如召几位妃子和几位大臣臣进来,告知实情,从他们的嘴中传出皇上病情并不严重,但需要静心休养的消息,更让人可信。”

  几人点点头。杜逸风道:“好,只有如此。”

  孙茯苓走出道:“皇上已醒,但身上风寒短时间内难以去尽,并且易于传染,大家不可全都拥入。太后懿旨,六位皇妃、毋昭裔大人、李延厚大人、王朴大人、王昭远大人、赵普大人、潘佑大人入内探视。”

  一听此话,六位皇妃便迫不及待地抢先进入,毋昭裔几人紧跟着往里走。潘佑受宠若惊,要知道另几位可都是重臣。

  皇上仍旧躺在那,众人惊奇不已。那几位妃子着急地想说话,李氏已平静地开口:“莫要作声。”

  众人疑惑着望了过来。

  “昶儿得了怪病,至今未醒。”李氏道。

  众人又都望向孙茯苓。

  茯苓点点头,道:“我相信可以救治,但需要时间。”

  李氏跟着道:“为了大蜀的安宁,希望大家能配合。”

  “老公……”六位美丽皇妃喊道,每个人的眼中都已含泪。

  李氏轻轻地摇摇头,她们忍住没有流出。

  “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殿内稍稍安静下来后,赵普道。

  毋昭裔几人将心中的担忧强压住,跟着道:“太后放心,我们会做得很好,直到皇上病治。”

  “潘大人,你可知为何要你入内?”李氏问道。

  潘佑忙道:“是太后对微臣的信任和恩赐。”

  赵普已明白其中缘由,道:“我们几位都是跟随皇上从成都来的,只有潘大人是金陵旧臣。有些事我们说出去,他人会产生质疑。但潘大人说出来,可信度强了很多。”

  毋昭裔跟着道:“潘大人,你的担子最重。”

  “能为皇上效力是微臣的福分。”潘佑道,“若自我嘴中泄密,臣愿自裁谢罪!”

  李氏点头道:“是娥皇推荐的潘大人。若风平浪静地渡过这段时期,你两位都是立了大功。”

  潘佑感激地望了眼周娥皇。降蜀以来,寸功未立,如今有此时机,自当好好表现。

  “我们也知道怎么做了。”唐糖等六位妃子抹去眼中泪花,道。

  李氏笑道:“那就带着笑容出去吧。你们安排一下,轮流来照顾昶儿便是。”

  皇妃们出来了,很开心地嬉笑着。

  毋昭裔几人出来了,对大大臣们连说:“皇上很好,过几日便可上朝,不用担忧。”

  果然没错,离宫后,许多大臣心存狐疑,都来向潘佑打听皇上的情况。

  潘佑得意地道:“皇上洪福齐天,岂是个小小风寒能击倒的。韩大人、徐大人,你们不会是因为皇上没见你们而郁闷吧。”

  韩熙载、徐铉心中当然有此想法,忙掩饰地道:“我们只是为皇上担忧,与你何干。”

  其他大臣看着潘佑的样子,心中道着“小人得志”,对孟昶身体无碍的事实却已深信不疑。三人呆立许久,范质道:“兵来将挡,谁来土掩,京城之中还有兵马。咱们还是赶紧进宫请旨,调集全城兵马守卫,再传檄文到各镇,命令各节度使前来勤王。”

  王溥、魏仁浦紧张地没有应声。

  “总有忠义之士,大家协力陶逆,不愁叛贼不灭。”范质的话音带着颤抖。

  象讲故事一样,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样能成。

  三人还在犹豫不决,已有士兵飞马来报叛军已经进城。守卫城门的石守信、王审琦早在得到通报后,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接大军入城。王彦升率先头部队冲入城内。

  韩通与李处耘慌张跑来,大喊道:“点检使叛乱,三位大人,怎么办?”

  听说叛军已进城,三人哪还有心思考虑怎么办,只想赶快回府。“两位将军,快组织士兵挡住!”范质道。说完,三人匆匆离开。

  韩通与李处耘相视无语。石守信、王审琦掌握着留守京城的大部分兵力,叛军已入城中,我们拿什么抵挡?我们与赵匡胤的个人恩怨摆在那,他作天子,会给我们什么好果子吃?

  两人不再犹豫,互道珍重,赶回府去。回去作啥?好汉不吃眼前亏,趁乱离开才是。

  韩通不走运,在大街上与王彦升相遇。王彦升大叫道:“韩侍卫,新天子到了,快去接驾。”

  韩通正在气头上,随口大骂道:“接什么鸟驾?哪来的鸟天子?赵匡胤大逆不道,我韩通可不做这叛逆之人。”说罢,飞马回府。

  王彦升似乎就是等他这话,笑了笑,拍马率兵追了上去。

  韩通才到门口,正欲叫门,只听得身后大喊:“韩通老贼,自寻死路!”

  回头,王彦升的长刀已砍了过来。

  韩通可是与赵匡胤打过平手的人物,怎会轻易就范?忙往旁一闪,拔出佩剑抵挡。

  若论真功夫,王彦升自不是韩通对手。可此时不能单纯以功夫论高低。王彦升的手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各式兵刃皆往韩通身上招呼。

  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韩通的一剑面对着数百刀枪。拼命抵挡了会,便身受多处伤。王彦升大喝声:“老匹夫找死!”挥刀砍下他的首级。

  还没结束。王彦升指挥士兵冲入韩府,将府内七十余口人杀得干干净净。

  还没结束。离开韩府,王彦升又指挥士兵冲向李府。那里还要发生血案。

  李处耘一回府,忙招呼妻子带着儿子李继隆离开。他一家老小人数不多,总共十来口人,比较方便。

  李处耘带着惊慌失措的一家人才出府,便见王彦升已率兵杀到。

  李处耘忙对妻子道:“快去万花楼。”说完,拔刀迎了上去。前次与孟昶在万花楼的经历,让他知道那里或有生机。

  “李将军快走!”过来一人,弯弓搭箭,向王彦声不停射去,正是曾在高平一战中立下大功的神箭手马仁瑀。

  李处耘道:“一起走。”拉着他便跑。

  王彦升深知马仁瑀神箭的厉害,不敢追赶,无奈骂道:“可恶!”然后率兵去迎接赵匡胤的大军。

  “如果是这样,我等也要马上离开。”听完李处耘说完,百花楼老板王处培慌张地道。赵匡胤知道自己与大蜀的关系,恐怕政事平静后便会向百花楼下手。

  “去哪?”李处耘、马仁瑀忙问。

  王处培想也没想地答道:“金陵。”

  李处耘担忧地道:“我这拖家带口地,多有不便。”

  “李将军放心,我会安排好的。”王处培胸有成竹,因为小虫便在汴梁。

  赵匡胤入城后,没有前往皇宫,下令将士们一律归营,自己则回到都点检衙门。

  高怀德的禁军已全盘掌控皇宫,小符皇后和小皇帝及其他柴氏皇亲战战兢兢地渡过这夜。

  次日,范质、王溥、魏仁浦在王政忠、杨光义等将校的“保护”下来到都点检衙门。

  一见他三个,赵匡胤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地道:“世宗对我恩重如山,我却被大军逼到这一地步,真是无颜以对天地哪!”

  范质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答话。王彦升突然拔剑在手,厉声喝道:“天下无主,我们拥立点检为天子。若有异议者,试试我手中宝剑。”

  其余将士皆跟着大喊:“点检为天子,点检为天子!”

  天下无主?皇宫里那位小皇帝是谁?这话也太矛盾了。眼前这三位文人哪有心思想这些,吓得面如土色,求生的本能促使他们连忙伏地跪拜,冲着张匡胤狂呼:“万岁!”

  赵匡胤慌忙扶起三人,好言抚慰。

  心境稍稍平静后,范质问道:“皇上欲如何处理幼君?”

  赵匡胤身后苗训代为回答道:“请幼君效法尧舜,将皇位禅让给点检。以后将善待于他,不负周室。”

  赵匡胤跟着补充,“我已下令军中,不得侵犯太后与幼主。我对他们永远以臣礼事奉,决不食言。”

  刀等于架在脖子上,哪敢说半个不字。三人忙表示将安排受禅仪式。

  “诸位与我都曾是同僚,我不会亏待大家的。”赵匡胤允诺。

  当日午后,皇宫内,匆匆对孤儿寡母说了一下后,三人将文武百官召集到朝堂,左右站立。

  不一会,在石守信、王审琦等将的簇拥下,赵匡胤从容登殿。兵部尚书窦仪宣读禅让诏书,众臣跪拜,“万岁”之声响彻汴梁。赵匡胤当即下旨改国号“宋”,定都汴梁,一个新王朝在这年正月初五诞生。

  在小虫的安排下,王处培、马仁瑀及李处耘一家,混在难民的队伍中离开汴京,而后奔向金陵。

  “虫哥,你不走?”临走时,王处培疑惑地问。

  小虫笑笑道:“小公子交给我两个任务,现在只完成了一个,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

  李处耘惊异问道:“你是说救我们出城也是任务之一?”

  “当然。”小虫点点头。

  “可是前日才生变,他远在金陵,怎会得知?”李处耘更加惊讶。

  小虫笑道:“实不相瞒,我是一个月前来汴京的。李将军,我们的小公子可不是一般人,那是神人。”

  神人,真是神人!李处耘、马仁瑀等人的心都飞到了金陵。

  金陵的孟昶没有一点吃惊,只有哀愁。结拜大哥的江山就这样被他人所得,心中的遗憾可想而知。

  殿下众臣皆很吃惊,议论纷纷。赵匡胤兵不血刃地夺了政权,其能力不可小觑。

  “诸位怎看?”孟昶问道,神情带着些许哀愁。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看法。无非不过两条:惊讶赵匡胤过人的才能,担忧周北蜀南的旧格局被打破。

  孟昶摆摆手,众臣静下来。“你们觉得这赵匡胤真的是顺应天意夺得江山的吗?”

  毋昭裔道:“初一天上出现两个太阳,可能确实是天象所显。”

  “朕想问大家一个关键的问题。”孟昶道,“契丹真得南下了吗?”

  是啊,赵匡胤拿军权出汴京的目的是迎击契丹,如今他又率部回到汴京,那入侵的契丹兵呢?

  孟昶道:“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预谋。所以,那日全食只是巧合。即使没有它,赵匡胤仍会回汴京。所以,没有天意,只有人为。”

  王昭远,赵普几人道:“皇上说得有理。”

  孟昶的情绪有些激动,“为掩天下人之口,导演出黄袍加身一幕,可见其人心机之深。忘恩负义,心肠狠毒,朕绝不能让大哥的江山落在此人之手。”

  听皇上的意思,似乎要动干戈。众臣忙道:“天下大势皆如此,皇上勿怒。”

  “初得江山,立足未稳,不在此时灭之,只怕今后更难。”孟昶的目光含火,浑身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王昭远跟着道:“皇上所言极是。赵匡胤虽得汴京,自命天子,其他节度使未必顺从,此乃逐鹿中原的大好时机。”

  “话虽如此,但毕竟正统。”赵普道,“我大蜀出兵,算外敌入侵,只怕反而使他们团结起来。”

  赵普的话引来多数大臣的赞同。

  “小普,再过些时日,难道他们就不会更团结吗?”孟昶反问。

  赵普道:“那时的团结只是表面。若赵匡胤趁咱们入侵之时,削弱其他节度使的力量,扩大自身力量。除非我大蜀能一举成功,否则今后若想一统,会难上加难。”

  孟昶冷笑道:“当然要一举成功,朕不会给他翻身的机会。”

  “臣觉得赵大人的话有些道理,皇上要三思。”李延厚道。

  “皇上三思。”众臣跟着道。

  “我看你们是顺风顺水的日子过惯了。”孟昶怒道。

  王朴道:“北部幅员辽阔,各种力量交错,恐难短时间一统。皇上不可一意孤行。”

  除了王昭远,没一人和我站在一起。孟昶更加愤怒:“朕自出蜀,所向披靡,蜀军威名更令天下惊恐。一个小小的点检使,何必惧之。”

  “皇上三思!”众臣齐喊。

  孟昶丢下最后一句:“出兵攻宋,朕意已决。言他者,斩!”甩袖而去。

  皇上变了。众臣心想。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5884/790426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