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明皇纪 > 第三百零九章 大商非朝廷也

第三百零九章 大商非朝廷也


  

  某位已经致仕翰林院的老编修在读了皇帝陛下亲笔所写的《格物致理》后,也对自由落体实验产生了兴趣,并也有些信服,甚至还专门在报纸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结果这样一来也引起一大群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学子们的反对,两路人便干脆约定在江南新扩建的酒楼楼阁三元翠云楼做起了这个实验。

  据东厂的人报道,当时的整个江南城内可谓是万人空巷,无数好事者都去了那里观瞻,连江南制造局局长杜勇烨也亲临了现场,整个场面十分火爆,之青楼花魁出面献唱也不逞多让了。

  不过后来,朱厚照却听说输了的是那位老翰林,而赢了的却是一位年纪轻轻的理科生。

  而三元翠云楼据说也因此生意更加兴隆,因为好杂学者也总是喜欢去那里辩论,三元翠云楼也很会做生意,趁机推出了好问角,使得许多达官贵人、人骚客在辩论之余还能够享用三元翠云楼的美餐。

  ……

  如今皇帝陛下行事日益独断专行,对于国事政事,旁人甚至是少有敢于议论者,但陛下对于这些杂学之事却是全然不管,因而讨论这类话题的自然也越来越多。

  一直居于末流的自然科学开始抬头,而在朝,朱厚照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科学技术也开始取得各类新的成。

  刘实在颤颤巍巍地朝朱厚照行了一礼:“草民,不是,微臣刘实在见过陛下。”

  朱厚照喊了一声平身拿出早已备好的望远镜笑问道:“这是你们做出来的军用望远镜?”

  “是的,陛下,臣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技艺,从结构构造,到使用调整,臣摸索了半个多月,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刘实在把一本大约一尺长半尺宽的大册子递给了朱厚照。

  历经长达半年的努力,刘实在确实在皇家工程院的图书室里泡出了许多好点子,也学到了许多他从未了解或者接触过的知识,并从一个普通老工匠成为了翰林院的检讨,这可是陛下破例授予刘实在的官职,也因为此,还曾在朝堂之引起轩然大波,毕竟皇此举可是打破了“非进士不得入翰林”这一惯例。

  但是朱厚照对群臣的反对全然不顾,还是命翰林院授予了刘实在检讨的职位,这很快成了天下谈,毕竟大明自开国以来,也从未有过如此之事,皇帝陛下此举,也使得许多本来对科学技术持有怀疑态度之人明白,学好数理化,多做发明多尝试创造,不见得那些老学究,死读程朱理学的学子士子混的差。

  且说刘实在所呈递来的册子,这些由他自己写的毛笔字也是字字娟秀,其书法造诣丝毫不亚于某些进士,连其画的流程图也颇得章法,且形象易懂。

  “很好,总算是不枉费你自己辛苦这么久,能制造出这更为易用稳固的军用望远镜,你刘实在功不可没!”朱厚照看完了册子之后忍不住的夸赞了两句。

  刘实在自知没有皇帝陛下的指导,没有皇家工程院的图书室提供的资料支持,是再给他十年二十年也断难造出陛下所要求的军用望远镜来。

  “陛下,您这话折杀微臣了,微臣可是愧不敢当!”现在刘实在也学会了邹邹的那一套说辞来了。

  朱厚照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命人将钟离恺唤来。

  这钟离恺原是京城的大粮商,北方灾荒之时可没少向朝廷捐款捐粮,他也由此得到了东厂的注意,一般而言,被东厂关注,那可算不得是什么好事,但是钟离恺则恰恰相反,东厂有一次在向皇帝陛下禀告近日来的京城之事时,将钟离恺向朝廷捐款捐粮之事说了出来,朱厚照不知这钟离恺究竟是大奸大恶之辈还是真有心报国之辈,因此他命东厂番子密切注视钟离恺的一举一动。

  这个钟离恺平素喜欢结交人雅士,也爱发几句惊世骇俗之言,有一日他在醉酒之后,在《大明日报》提出了国家衰亡并非商人之罪盖因大商非朝廷也的观点。

  意思是说不能因为商人重利把一切罪责加到这些商人身,人本是自私的,一些大地主大商人在有了钱权后自然会自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自然也会成为威胁国家利益的一份子,但是如果让朝廷做这个最大的商人,那没有矛盾这一说了,毕竟最大商人的利益是国家利益,而如此一来,国家会进入对外扩张的状态。

  这种托拉斯的观点一提出来,着实让朱厚照有一种知己难逢之感,他立即命人查明了这钟离恺的底细,原来此人不仅是京城里的大粮商,居然还是禁卫军二营步兵营指挥使陈德成的舅舅,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朱厚照立即召见了这钟离恺,他可是有重要事情想要安排此人去完成。

  朱厚照虽然一直在打压代表商人利益的江南士绅阶层,甚至还除去了许多大晋商,但他也并未想过一直靠着小农经济去发展大明社会。

  小农经济,属于是自然经济,且其过于依赖土地,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明的小农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已经进入了死胡同,结局要么是被满清或者其他政权代替,通过大量屠杀使得人地矛盾恢复至两百年前,而从新发展小农经济,要么只能在这个资本苏醒的时代寻求突破了。

  而朱厚照作为大明的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选择后者,虽说大明现在的隐患还没有后世朱由检任皇帝之时那么严重,但是由于朱厚照的出现,使得大明的发展历程发生了改变,朱厚照也不敢确定,大明是否还会出现张居正式的首辅大臣去开启大明发展的变革之路。

  ……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http:////x.html


  (https://www.tiannaxs.com/tnw10729/2755460.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